电力工业网
添加到收藏夹
头条
GEI
电网
光伏
风能
火电
能源
核电
环保
信息化
会展
服务
储能
科技
推荐数据加载中...
您有未读新闻,点击查看
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拓展绿色发展新赛道
国内首个离网光伏直连制氢及利用综合示范工程累计储供氢超过5000千克,氢能发电超20兆瓦时;氢能应急电源车、氢动力巡检无人机陆续投入十五运会保供电实战……当前,南方电网公司正在加快推动电氢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装上“绿色引擎”。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年。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作为我国能源骨干央企,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有关部署,依托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成立
中国能建西北院揭牌“AI+智慧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
华北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4亿千瓦大关
近日,华北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4亿千瓦,位居各区域电网首位。进入“十四五”以来,华北电网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2.5亿千瓦,占新增总发电装机的84%,新能源发电装机累计达“十三五”末的2.6倍。 根据国家能源局近期公布的全国可再生能源数据测算,华北电网以不到全国四分之一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贡献了全国近三成的新能源发电量,新能源发电增量达到用电增量的2.5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发挥“三个平台”作用,协同区域内省级电力公司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新能源有序并网、安全运行、高效消纳。 年初以
龙源电力综合能源规划运行融合系统达国际领先
近日,龙源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规划-运行多态融合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技成果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多元化能源规划、投资收益分析、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图为综合能源智慧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系统该项目基于综合能源领域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两态融合的先进技术及理念,针对能源大基地、绿电直供、零碳园区等源网荷储项目场景,建成一套满足信创要求、具有自主产权的综合能源智慧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能效模型拟合技术,综合考虑经济成本、系统能效、碳排放量和运行
中电联关于召开2025能源绿色发展大会平行论坛的通知
“三优”筑精益 “绿色”亮新篇
中广核: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在广东汕尾,中广核“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陆丰核电项目6号机组近日完成穹顶吊装。 在山东烟台,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于今年5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为海上光伏规模化发展提供经验。 在新疆乌鲁木齐,由中广核建设的天山国际机场“智慧海关”,可确保99%以上正常旅客实现“秒速通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中广核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实
中国能建湖南院总承包建设的广钢集团余气综合利用项目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广东将320万辆新能源车变成一座“隐形备用电厂”
“放电57kWh(千瓦时),收益200元。”在广州,新能源车陈先生手机“顺易充”小程序跳出一条提醒,这让他想起一周前炎热的晚上参加的一次“测试”,他将车里的电送回电网,帮其电网扛过晚间用电小高峰。 日前,广州佛山两城联手完成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复杂的车网互动实测。据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监测,这次测试历时两天,转换六场景,有103个充电站4026辆新能源车参与,“实战”最高响应负荷2.5万千瓦、响应电量5.4万千瓦时,相当于瞬间拔掉一座小型县城的空调插头。 目前,广东新能源汽
扩大清洁用能,让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能源行业,一头连着经济的稳定运行,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冷暖。 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能源技术、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刷新能源结构“含绿量” 南海之滨,海南昌江核电基地的塔吊在烈日下挥动长臂,机器的轰鸣与海风的呼啸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奋进乐章。 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开工建设的首个核电项目,不久前,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获得成功,向首次并网迈出了坚实一步
国家电投集团召开新能源产业存量提质、增量做优暨智慧场站建设经验交流会
8月8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新能源产业存量提质、增量做优暨智慧场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全面贯彻落实集团2025年系统主要负责人研讨班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国家电投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海斌参加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丰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一年来,在集团“均衡增长战略”的指引下,各单位围绕存量提质、增量做优和智慧场站建设积极行动,多措并举推进场站数智化改造、精细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集约高效运营,集团新能
国家电投集团召开新能源产业存量提质、增量做优暨智慧场站建设经验交流会
8月8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新能源产业存量提质、增量做优暨智慧场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全面贯彻落实集团2025年系统主要负责人研讨班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国家电投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海斌参加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丰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一年来,在集团“均衡增长战略”的指引下,各单位围绕存量提质、增量做优和智慧场站建设积极行动,多措并举推进场站数智化改造、精细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集约高效运营,集团新能
我国首套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通过验收
8月10日,由龙源电力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项目在北京顺利通过权威专家组验收。该项目解决了海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等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海缆磁场探测技术的空白,在海上风电技术创新领域树立了典范。图为工作人员使用水下机器人对海缆进行综合扫测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向深远海挺进,海缆探测难度与人身安全危险系数进一步增加。作为我国最早开发海上风电资源的新能源企业,龙源电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
2025电力低碳转型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8月8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共同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支持的“2025电力低碳转型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强化规划引领 加快电力低碳转型”为主题,聚焦电力低碳转型热点议题展开交流研讨,旨在凝聚行业共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我国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实践注入新动能。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出席会议并致辞。 安洪光在致辞中表示,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
算一算气膜仓的“复利账”:云霄抽蓄工程的绿色智慧密码
中国能建华北院中标中广核新能源山东汶上南站100兆瓦风电EPC项目
新能源院碳捕集与封存改造评估国际标准获批立项
近日,由新能源院与怀柔实验室联合提出的ISO国际标准《存量化石能源设施碳捕集与封存改造适宜性评估》获得国际标委会批准立项,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首个立项的国际标准。新能源院作为国际标准的核心编制单位,全程深度参与项目启动、提案论证及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为标准的成功立项提供坚实技术支撑。该标准旨在提供一套评估存量化石能源设施实施碳捕集与封存改造可行性的统一方法。通过科学识别关键影响因素、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界定改造核心问题,为全球范围内的CCUS项目改造评估提供标准化
华能召开高效灵活煤电及碳捕集利用封存全国重点...
8月8日,高效灵活煤电及碳捕集利用封存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议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出席会议并致辞,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启钊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温枢刚表示,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的科技创新重大任务,是近年来国家科技改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高质量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装机容量全球第二大的发电企业、能源电力行业的领军企业,2022年,中国华能牵头成功重组“高效灵活煤电及CCUS全国重点实验室”,是首批
中国能建浙江火电中标怀来县500兆瓦风光储绿色古城项目(100兆瓦风电二期项目)EPC总承包工程
【中国工业报】“安全-低碳-创新”三维共振 “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跑
“今年以来,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应持续绿色低碳转型,电力消费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5%-6%。电力供应方面,预计2025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有望超过5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达4亿千瓦左右,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今年是“十四五”规
【中国环境网】2024火电碳强度逆升,煤电调峰困局与低碳突围
2024年,火电碳排放强度不降反升。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近日发布的《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中的一组数据,呈现了全国火电(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上升趋势。 202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02.4 克/千瓦时,同比增加0.51克/千瓦时。而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23克/千瓦时,同比提高0.24%。 在我国能源领域碳排放中,50%来源于煤电。根据《报告》,煤电的深度调峰导致全国火电的碳排
中国能建召开生物质制绿色醇油业务研讨会
《科技日报》头版头条:为了同位素产业不再受制于人——全球首次应用商用重水堆机组批量生产碳-14纪实
https://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5-07/18/content_591631.htm?div=-1 吞下一颗小小的尿素胶囊,半个小时后,对准集气袋长呼一口气,等待片刻,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便一目了然。这种检测方法无痛、无创、快速、简便,已成为幽门螺旋杆菌检验的“金标准”。 该检验背后,一种名叫碳-14的放射性同位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碳-14严重依赖进口,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掌握
陈勇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寿伟光会谈
智绘绿色蓝图,筑就零碳未来——中国能建洛斯达公司绿色建筑引领能源行业转型新范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媒体矩阵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1998 - 2018 中博新电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金泰写字楼三层
电话:17600484320
投稿:155356062@qq.com
备案号:
京ICP备120171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