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网
添加到收藏夹
头条
GEI
电网
光伏
风能
火电
能源
核电
环保
信息化
会展
服务
储能
科技
推荐数据加载中...
您有未读新闻,点击查看
中国科协清洁能源学会联合体组织专家组赴海南开展“海南省海洋新能源‘多能互补’重大技术发展方向研究”项目专题调研活动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中国科协清洁能源学会联合体组织专家组赴海南开展“海南省海洋新能源‘多能互补’重大技术发展方向研究”项目调研活动,并召开调研座谈会。来自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海南大学等单位的28位专家参加调研。专家组先后调研了海南电网电力调控中心、博鳌东屿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乐东莺歌海
中电联成功举办碳市场系列活动“绿色发展机制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研讨会
9月2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在上海成功举办碳市场系列活动三——“绿色发展机制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研讨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出席并致辞。 本次会议举办适逢“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聚焦国内外绿色发展机制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的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探索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的创新模式,探讨绿色发展机制对电力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为能源电力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理论成果与实践范例。会上发布2024年中国电力碳足迹因子研究,为
华新福建分公司连江风电场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 赋能新能源运维提质增效
本网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5G工厂名录》,华新福建分公司连江风电场凭借在“5G+新能源运维”领域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成为推动5G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彰显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扎实成效。 作为深耕新能源领域的基层企业,该风电场以“全链条赋能运维升级”为目标,构建起技术先进的5G基础设施:采用5GSA组网与700M+2.6G混合组网模式,增设MEC边缘系统,结合地貌特征精准选定7个点位新建基站,在实现全域无死角覆盖的同时,大幅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5G应用落
中电联发布两项零碳园区关键标准 引领行业绿色数智转型
9月24 日,由中电联大数据与统计分会主办的 2025 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在崇礼成功举办。作为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的17个平行论坛之一,论坛以“数字电力・AI 启航”为主题,聚焦数智化技术发展趋势与技术探索,深入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零碳园区建设、绿色能源应用等前沿方向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创新实践,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数智动能。 论坛上,中电联标准化部正式发布《零碳园区碳核算技术规范》与《零碳园区评价规范》两项零碳园区领域核心标准。这两项标准的发布,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零碳园区建设进入新阶段——中电联发布首批区域级零碳园区成果
9月2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发布了首批区域级“零碳园区”证书,这标志着我国零碳园区建设进入了全新阶段,为全国各地产业园区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首批区域零碳园区亮相 园区作为产业集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集中区域,已成为降碳减碳的关键载体。据统计,中国各类产业园区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的31%,推动园区低碳化、零碳化转型对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政策的实施,国际贸易中的碳壁垒逐渐凸显,产品碳
电力装备绿色低碳管理实现新突破——中电联发布首批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认证成果
9月2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正式发布了首批51项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涵盖输电杆塔、互感器、导地线等输电基础装备。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电力装备在绿色低碳管理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产业链全环节碳足迹可视化、可管理、可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品碳足迹认证是指对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量化评估和第三方验证的过程。在电力装备制造与使用环节推行碳足迹管理,不仅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也对电力企业绿色供应链构建具有深远影响。一方面
叶向东出席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系列活动 与山西省省长卢东亮举行会谈
本网讯 9月26日至27日,中国华电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叶向东出席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参加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与中央企业集体会见并发言,与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卢东亮举行会谈。山西省领导董晓宇、李金科、赵红严参加活动。 唐登杰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家央企长期以来给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广大央企进一步加强在晋发展布局,共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携手谱写央地合作共赢新篇章。卢东亮表示,愿与中国华电深化能源安全保供、新能源项目建设、科研及装备制造、电力交易和虚拟电厂
【新华网】《氢能产业发展与技术》丛书正式发布
2025年9月24日,在河北崇礼举行的第三届电气化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氢能分会组织编写的《氢能产业发展与技术》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正式发布。 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际能源布局的重点方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和新近颁布实施的《能源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当前,我国已在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应用示范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全球领先的规模化应用体系,但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在
【新华网】绿色发展 共创未来——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成功举办
9月23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在河北崇礼成功举办。 论坛以“绿色发展 共创未来”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电力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际组织的领导、专家及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前沿实践与创新发展深入交流,凝聚行业智慧,汇聚创新力量,共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计,共谋绿色低碳发展未来,为助力“双碳”目标和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战略引领明方向 使命担当聚力量 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他指出,电力行业是践行“双碳”目
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技术与标准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9月25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技术与标准创新论坛在河北崇礼成功举办。 作为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探索车网互动关键技术 标准引领试点创新”为主题,围绕推动我国车网互动技术进步、加强试点城市及试点项目技术交流分享、完善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支撑车网互动标准制修订工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来自政府部门、能源企业、制造企业、科研院所
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在华能投运
9月25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在华能甘肃正宁电厂圆满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营,年捕集二氧化碳达150万吨,技术和装备实现全国产化。作为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和发改委首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它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百万吨级工业化示范应用迈上新台阶,为全球煤电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中国方案”,有助于煤电实现大规模、工业化、深度减排,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华能陇东能源基地的核心配
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助力老挝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媒体聚焦】新华网:中企承建老挝光伏项目以ESG实践助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行业融合催生新动能 绿色电气引领低碳未来——第三届电气化发展论坛在崇礼成功举办
9月24日,第三届电气化发展论坛在河北崇礼举办。本次论坛是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的17个平行论坛之一,以“行业融合·绿色电气”为主题,聚焦电气化发展的学术前沿、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和实践案例,广泛交流思想、碰撞观点,加快推动建立绿色电气化发展共识。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江苏省配用电与能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星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二级巡视员朱璋,欧洲电力工业联盟秘书长克里斯蒂安·鲁比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论坛由中
邹磊出席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并作主旨发言
9月24日,以“完善碳定价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聚焦中国碳市场建设和发展成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格局、国际绿色合作与创新等议题,汇聚全球绿色发展领域知名专家和业界代表展开交流探讨、深化国际合作、发布前沿研究和建设成果,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动能。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出席大会并作主旨发言。邹磊在发言中表示,国家能源集团作为中国骨干能源企业和碳市场重要参与者,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
中国能建西北院总承包的三峡哈密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10万千瓦光热电站全系统并网发电
国家电投集团绿色氢基能源产业亮相第三届大国工匠论坛
9月23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开幕。 在吉林省总工会成果展位上,国家电投集团吉电股份打造的“国家电投绿色氢基能源产业沙盘”成为展会焦点。不仅展现了我国绿色氢基能源产业的最新技术成果,更彰显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沙盘通过精巧的设计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完整展示了从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氢气储运到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营的全产业链闭环。沙盘集中展现了国家电投集团在绿色氢基能源领域的三类标杆示范项目和绿色
国氢科技携手中石化销售公司推动氢能绿色交通生态迈进新阶段
9月12日,国家电投集团国氢科技与中石化销售公司启动了“中国氢能产业生态系统(交通)计划”,推动氢能绿色交通生态迈进市场化新阶段。 目前,氢能交通产业处于从示范推广向规模化应用迈进的关键时期,国家电投集团国氢科技将围绕打造市场化产品、联合产业与金融资本、车企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多方力量,构筑“氢能绿色交通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产业生态闭环。同时,以先进氢能技术为引领,探索市场化商业模式落地,规模带动“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区域氢资源开发及利用,推动氢能交通从“政策驱动”向“市
【中国工业报】《氢能产业发展与技术》丛书正式发布
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际能源布局的重点方向。9月24日,在河北崇礼举行的第三届电气化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氢能分会组织编写的《氢能产业发展与技术》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正式发布。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和新近颁布实施的《能源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当前,我国已在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应用示范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全球领先的规模化应用体系,但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在技术创新、
《氢能产业发展与技术》丛书正式发布
9月24日,在河北崇礼举行的第三届电气化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氢能分会组织编写的《氢能产业发展与技术》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正式发布。 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际能源布局的重点方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和新近颁布实施的《能源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当前,我国已在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应用示范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全球领先的规模化应用体系,但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在技术创新、
筑基健康企业 护航能源绿色发展——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论坛成功举办
9月22日,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论坛在河北崇礼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职业安全卫生分会与国中康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中康健(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郝英杰,国中康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瑞庆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国中康健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陈龙发主持。 论坛以“筑基健康企业,护航能源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通过发
绿色发展 共创未来——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实现“双碳”目标,9月23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在河北崇礼成功举办。 论坛以“绿色发展 共创未来”为主题,包括领导致辞、主旨演讲、专题发言、成果发布、圆桌对话、展览展示、技术参观等环节。来自政府部门、电力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际组织的领导、专家及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前沿实践与创新发展深入交流,凝聚行业智慧
白鹤滩电厂荣获“碳达峰碳中和标杆企业”称号
白鹤滩电厂荣获“碳达峰碳中和标杆企业”称号 本网讯(彭宗卫、周军)近日,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主办的2025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大会上,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白鹤滩电厂荣获“碳达峰碳中和标杆企业”称号。 白鹤滩电厂获评“碳达峰碳中和标杆企业”称号表彰现场 长江电力供图 2021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贺信中指出,要“统筹推进白鹤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中秋国庆假期和第四季度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中秋国庆假期和第四季度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1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工信局、辽宁省工信厅、重庆市经信委,各派出机构,全国电力安委会各企业成员单位: 今年以来,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数量有所上升,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严峻。近期,建筑施工领域发生了“8·22”尖扎黄河特大桥垮塌等一系列重大及典型较大事故,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为贯彻落实国
王宏志: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 发展新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要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兼顾,注意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能源开发与节约利用等关系,推动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媒体矩阵
战略合作
友情链接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1998 - 2018 中博新电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金泰写字楼三层
电话:17600484320
投稿:155356062@qq.com
备案号:
京ICP备120171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