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经历了大范围高温、暴雨洪涝和台风等极端自然天气考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对电力保供提出更高要求。7月,我国单月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年的用电量总和。
近日,8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出炉。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继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创下全球纪录之后,8月全社会用电量再次突破万亿千瓦时。我国单月全社会用电量连破万亿千瓦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具体来看各行业用电情况,在8月10154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为59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为2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占比过半,达到58.9%,其次是第三产业,占比达到20.1%。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为年初以来月度最高增速。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韩新阳对此表示,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月度用电量破万亿千瓦时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电力消费进入新阶段。
据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分析,极端天气拉动了今夏用电量增长。随着降温设备普及度提高,用电量对气象的敏感性显著提高。6~8月全国平均气温达22.3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1摄氏度,与2024年夏季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6~8月降温电量占比达18.7%,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韩新阳表示,经济形势稳中向好是用电量快速增长的根本驱动因素。2010~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6.4%,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从9.3%上升至16.8%,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从18.2%上升至27.7%,我国跃升并保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的地位。2020~2024年,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绿色转型发展、电气化进程加速推进,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达5.5%,为今夏全国月度用电量破万亿奠定了基础。
从历史纵向比较看,我国用电量常年较快增长。1996年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历时29年实现从年度破万亿到月度破万亿的里程碑跨越。从国际横向比较看,2024年我国用电量达9.85万亿千瓦时,约为当年用电量全球第二的美国的2.2倍。今年7月、8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已远超美国、印度、日本、俄罗斯等主要用电国家的同期用电量,接近俄罗斯2024年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超过日本2024年用电量(0.96万亿千瓦时),以及德国和法国2024年合计用电量(0.95万亿千瓦时)。
全社会月用电量连续突破万亿千瓦时,也展现了我国日益强大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和韧性水平。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进入“十四五”以来,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特别是新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为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11.2亿千瓦,同比增长48.5%;风电装机容量为5.8亿千瓦,同比增长22.1%。我国能源自主供应的“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大电网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充分发挥,一批省间电力互济工程和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成投运,电力用户响应能力逐步释放。(记者孙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