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由中国能建西北城建承建的商洛电厂二期间冷塔筒壁,最后一斗混凝土在225米高空完成收面,间冷塔筒壁如一支混凝土灰色巨笔,在秦岭东麓的苍穹上划出完美的双曲线。这座刷新西北地区纪录的巨型间冷塔构筑物,以比里程碑节点提前6天的速度宣告到顶,其色泽一致的效果、流畅的曲线与“内实外光”的工艺品质,赢得业主、监理及业界专家的一致赞誉。
数字解码:钢筋混凝土诗行
这座凝结科技与匠心的间冷塔筒壁,蕴藏着令人惊叹的工程密码:
基础数据:零米直径174米,喉部直径110米,出口直径115米,下环梁壳体厚度2.2米,壳体最薄厚度0.3米,48对双交叉X钢管柱如巨人的骨骼,撑起间冷塔筒壁225米的巍峨身躯。
创新支撑:钢管柱长42.725米,高度37.5米,每根直径1.321米,总重2877吨的钢结构网络,仅用39天完成合拢,5354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7日内灌注完毕,创造了“毫米级”安装精度。
智能建造:采用YDQ20.8t.m液压顶升平桥与TC7020塔吊协同作业,间冷塔筒壁14节后创造出“一日一节”的施工速度奇迹,先后完成混凝土浇筑3万余方,加工绑扎钢筋6千余吨,钢模板支设14.5万平方米,高质量地完成了间冷塔筒壁施工任务,展现出科技支撑、数智赋能,连续高效的建造新工艺。
暴雨逆袭:三战洪魔筑环基
2024年7月至8月,连续三场特大暴雨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
7月8日,首战,当日16.39毫米降雨,12台抽水泵组成“排水长龙”守护基坑。
7月18日,二战,基坑连续滑坡,项目经理刘鹏飞在齐腰淤泥中奋战18小时,带领团队打入30根槽钢桩构筑“钢铁堤坝”。
7月30日,三战,61.6毫米特大暴雨时,混凝土浇筑困难重重,建设者创造条件,搭设临时雨棚,在汗水中完成关键区段浇筑,实现环基合拢,混凝土强度最终合格率100%。
“雨最大的时候,对讲机都失灵,我们靠手势指挥抢险。”生产经理冯建龙的回忆里,仍能听见那些与自然抗争的轰鸣。
云端芭蕾:翻架模精准之舞
在200米高空,建设者们演绎着“混凝土上的华尔兹”:
翻模体系:370—500组附着式可调节三角架与1.5米高钢模板组成环形舞台,每次上升,每个三脚架和每块钢模板都要经历从拆除到就位的精彩表演,每板1.5米浇筑高度误差控制在±3毫米内。
混凝土革命:掺入纳米材料的C45自密实混凝土经“漏斗实验”严格检测,电动小火车以0.3m/s速度沿轨道精准输送;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项目团队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和检验,专人驻守商混站,对每盘用料及配合比进行跟踪检查,选用优质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科学配比。同时,科学合理调度罐车,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均匀性和流动性。他们始终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
曲线守护:筒壁上内外钢模板300多块,每次翻模,施工人员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出现意外,但他们已经练就了过硬的手法,钢模板很快就到达指定位置;32个北斗监测点实时纠偏,累计调整127次,最大位移仅4.6毫米,最终曲线重合度达99.97%,创造出如模型一般的实体。
模板工长老李这样形容:“调整弧度时,连呼吸都要放轻,就像在鸡蛋壳上雕花。”
安全密码:网格化管理铁律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在狭窄场地内,项目织就立体防护网:
智慧工地:间冷塔通道,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塔上作业人员实时监控,应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一张网”系统,累计开展18次应急演练;不定期采用无人机巡检,安全智能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行为革命:通过"安全之星“评选、每日必查”活动,“网格化管理”责任分解,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十二个到位”要求,西北城建烟塔施工标准化“二十条”硬措施。安全生产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害”“环境无污染”,实现百万工时“零坠落”目标。
交通疏导:高处坠落半径覆盖乡村道路,项目团队在筒壁外侧采取“密目网+安全网”双层防护,同时24小时专人值守,确保"零社会干扰"。
安全员权建军的巡检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日200余项检查要点:“在这里,安全不是规范,是信仰。”
党建引领:驱动竞赛加速度
在间冷塔筒壁上,“党员突击队”旗帜随风飘扬——以工程项目党建“三抓三强四到位”、提质增效“五大行动”、“七抓”工程为抓手,推进项目党建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打造高效团队,在推动工程建设中追赶超越,这是党建品牌的生动注脚。面对高空翻模、平桥顶升、混凝土浇筑等硬骨头,6个“党员安全示范岗”每日巡查2万多步,党员骨干坚守关键工序坚守,用一线奋战诠释初心使命。
竞赛提速:在施工中开展“三创一争”劳动竞赛,牢固树立“建精品工程、树卓越品牌、创一流企业”理念,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融入到每个施工环节和现场管理之中,用爱岗敬业行动、诚信优质服务,把间冷塔打造成为精品工程、标杆工程,树立起烟塔在业界良好口碑,进一步擦亮了“西北城建”烟塔品牌。
间冷塔双曲线筒壁提前安全顺利到顶,是商洛电厂二期2025年首个重要里程碑节点,标志着二期电厂冷却系统进入安装阶段,为二期2*660兆瓦机组工程整体顺利推进筑牢了根基!。
到顶后的间冷塔筒壁与毗邻的240米烟囱构成"云端双子星",成为陕南新时代的地标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