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些会议悄然变味,沦为形式主义的重灾区。部分会议“空、虚、多”,台上滔滔不绝,空话、大话、套话连篇,却不研究真实情况、不解决实际问题,台下昏昏欲睡,会开完了,问题“涛声依旧”;有的召开会议过多过频,随意扩大会议规模,动辄要求众多部门和人员参会陪会,据有关通报,某央企一年内要求下属公司参加的会议多达800多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3次;还有的将开会本身等同于工作完成,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这般会议,消耗的是物力财力精力,侵蚀的是效能效率效益,亟待一场“纠偏风暴”,让会议回归真抓实干的正轨 。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
会风连着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反映干部作风,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毛泽东同志就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评道:“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他还指出:“每次会议时间不可太长,会议次数不可太频繁,不可沉溺于细小问题的讨论,以免妨碍工作。”
中央八项规定明确要求:“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要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单位都要简化办事程序,说短话,开短会,发短文件,能当机立断的事,就不要推诿扯皮;能三四个人面议的事,就不要找一帮人来作陪;开半小时会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开一小时会。”
会风不正的根子在于作风不严不实。改进会风说到底就是改作风、戒虚功。如果大量时间浪费在讲空话、说套话上面,宝贵的精力耗费在重形式、走过场上面,资源和力量都耗在会议室里空转,工作质量和执行效率又从何提高?
开短会、讲短话,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留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抓执行,让大家在共同目标下赢得时间、把握主动,在各自岗位上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这样的会议才是群众之所盼、发展之所需,才称得上是“胜利召开”。
二
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而国资央企在国民经济中更发挥着“顶梁柱”“压舱石”作用。透过会风所能看到的,是一个企业作风硬不硬、工作实不实、效率高不高、发展好不好的问题。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毋庸讳言,一些改革方案和创新成果确实需要花时间开会来研讨决策、验证沉淀,但经营发展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无不是在现场实干出来的,绝不是在会场空谈出来的。
行业风口瞬息万变,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企业不应沉迷于会上你提几点意见我谈几点想法,不应该让干部职工把时间耗费在会议室里,也不能以是否开会发文作为评判工作优劣的标准。只有走出会场、走进现场、走向市场,在摸爬滚打中保持理性的清醒,在攻坚克难中保持进取的锐气,才能抓住风口机遇、实现价值创造。
“一切聚焦价值创造”,恰恰是中国能建近五年来大力践行的理念原则。它从提出到实施,始终离不开一项重要保证,那就是“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过硬作风。无策划不开会,开真正解决问题的会。会前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会上研究对策、谋划举措,会后抓紧落实、跟踪问效,这些正是“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具体体现与必然结果。
近年来,公司领导经常强调的“三级目录”,也在告诉我们怎样开短会、提效率:不开没有准备的会,不要漫无目的开会,对重要事项,要形成清晰明了的“一级目录”,逐项细分形成二级、三级目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状”,确保执行落地、到期闭环。2022年,《董事长致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一封信(提示函)》又提出“六有”要求:每天有计划、周周有盘点、月月有分析、过程有纠偏、系统有举措、管理有闭合。从“三级目录”到“六有”要求,以创造价值为目标的“能建之为”一再说明:一个崇尚实干的组织,必然注重会议实效;一个作风务实的企业,必然与形式主义水火不容。
时间拷问初心,实践检验成果。中国能建提出的战略家、实干家、创新家“三家”特质,同样宣示着对“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躬行,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摈弃。从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到项目履约节点的达成,再到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目标的推进,开会固然重要,但超越形式主义牵绊,回归真抓实干本身,才是战略突围之本和经营致胜之道。把大家的思考力、创造力、转化力从一个个会议中解放出来,把企业的改革活力、发展动力从一摞摞材料中解放出来,何尝不是“解放思想、解放人、解放生产力”的实际行动?何尝不是“一切聚焦价值创造”的具体体现!
我们也从一系列生动实践中得出:开短会、讲短话,干实事、谋实效,走出形式主义的精神内耗,打破官僚主义的思想枷锁,“三家”特质的内涵更加充实,“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作风更加硬实,“一切聚焦价值创造”的底气也就更加厚实。
三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真抓实干,就要坚持“非必要不开会”的原则。要加强会议统筹,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可以合并的会议一律合并。推行“无准备不开会”,严控会议规模、层级和时间,提前搞好调研、做好充分准备,绝不开漫无目的、没有“干货”的会,防止开会时决策者“拍脑袋”、参会者“放空枪”、听会者“打呵欠”。
真抓实干,就要倡导“有一说一”的发言方式。鼓励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不穿靴戴帽,不上纲上线,做到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直击要害。
真抓实干,就要增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开完会,就要做到目标定了马上有措施、任务来了心中有对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考验心中不慌、迎接斗争阵脚不乱,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去抓好工作、推动实践、形成闭环。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让我们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推动“开短会、讲短话”蔚然成风,真正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用“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实绩实效,努力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央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