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皖西大地被热浪裹挟,高温橙色预警持续生效。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和襄高速项目现场,却仍是一派沸腾景象:机械轰鸣、焊花飞溅,滚滚热浪中,伫立着一群纹丝不动的身影——这正是项目一线的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同高温较量,在炙烤中铺展战高温、保安全、抢进度的奋斗画卷。
滚烫沥青上的铁军身影
天微亮或暮色初临时,沥青摊铺区已响起“冲锋号”。摊铺机轰鸣,蒸腾的热浪裹挟着浓郁的沥青气息扑面而来,宣告着一场与高温的鏖战拉开序幕。脚下是翻腾的“火毯”,头顶是炙烤的骄阳。摊铺工王师傅挥舞铁锨,汗水淌进眼眶也顾不上擦,袖口早已被反复浸透又晒干,结出深色的“盐碱地”。“热?早‘焊’在骨头里了!”他嗓音沙哑却透着坚定,“通车倒计时牌天天盯着呢!沥青温度低一丁点,压实度不够,路就不经跑,这节骨眼上,必须拼!”
不远处,测量员小陈肩扛沉重的全站仪,在热浪扭曲的空气中反复校准坐标点。皮肤晒得发红发亮,每一步都踩得扎实。“高温让仪器都‘中暑’,参数容易飘。越是冲刺关键期,越容不得毫米误差!”刺鼻的沥青味混杂着蒸腾的汗气,在这片决战热土的上空弥漫,无声诉说着责任——每一滴渗入路基的汗水,都在为通车目标加速。
汗水背后的清凉守护
面对高温与工期的双重考验,项目将 “以人为本” 融入管理:严格执行 “抓两头、歇中间” 机制,错峰排班形成“晨战晚斗午休整”模式,既避过酷暑峰值,又保进度不松。
“早上五点开工、九点收工,下午四点半再接着干,避开最热的时候,人能喘口气,心里也踏实。”钢筋工老张坦言。与此同时,“夏季送清凉、班组送关爱”慰问活动在项目全面铺开:绿豆汤、盐汽水随取随用,藿香正气水、人丹等药品常备;午休时送来的冰镇西瓜,让休息棚里满是甜意。“这清凉甜到心里,干活更有劲!”老张的笑里透着踏实。
“冲刺阶段,每一份力量都弥足珍贵,每一滴汗水都值得被守护。”和襄公司副总经理李宗耀说道,“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按期通车,更要实现‘高质量、零伤害’,让这场高温下的冲刺更有温度、更有底气。”
热浪中淬炼的奋斗勋章
酷暑是严峻考验,却也成为了创新突破的催化剂。在预制梁场,技术团队不断优化新型混凝土配方,加入特制外加剂并革新养护工艺,成功抵御高温带来的开裂风险,筑牢桥梁的“百年筋骨”。路面摊铺现场,引入的玄武岩纤维新材料在极端高温下稳定性显著提升,为这条蓄势待发的“长龙”赋予了从容应对未来的强健体魄。智能压实监控系统如同“火眼金睛”,在热浪氤氲中精准捕捉每一寸路面的压实度,用数据为质量护航。
高温未能阻挡脚步,反而催生出智慧的火花,让这条高速在热浪中锻造得更为强韧,经得起时间与通行的双重考验。
骄阳依旧炙烤,热浪模糊了视线。但和襄高速的建设者们,正以汗水为墨,意志为笔,在灼热的土地上刻写着担当。这热浪中的坚守,熔铸的不仅是一条带动发展的康庄大道,更是一曲用责任担当诠释初心使命、向着胜利目标全力进发的时代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