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特色:哈拉道口中心供电营业所地处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最东部,多为丘陵地带,与老哈河流域相伴,水资源丰富。供电所结合工作实际,创新供电服务网格化管理,强化“村网共建”建设,高效有序协助政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抢抓农田水利建设“黄金期”,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担当。
供电所故事 | 数千眼机电井的“守井人”
6月10日,在松山区王家地村田边,轰隆隆的施工声一片热闹非凡,国网松山区供电公司正紧锣密鼓的架设高标准农田配电设施。田地里,村民们正对处在生长期的玉米进行浇灌。
“有了这么可靠的电力保障,俺家的井都把地浇两遍了,玉米长势比原来好太多了,这高标准农田建好后,浇水很方便,我就不用费劲买水浇地了。”正在浇地的王家地村村民吴大爷站在地头边浇地边对前来开展供电服务的国家电网蒙东电力(松山哈拉道口)蒙古马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罗海东说道。
近年来,赤峰市松山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投融并举、共管协力”模式,通过对农田“三打破、五统一、小改大、高改平、弯改直”,王家地村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随着高标准农田的推进建设,自2024年至今,哈拉道口中心供电营业所建成配套配电变压器1633台,10千伏线路760.7公里,辖区内机电井总数达2700余眼,持续提升农业电气化水平,推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高标准农田“充电赋能”。
“之前不是使用柴油抽水泵浇水,就是用拉水车买水浇地,费用一天大约2400元,用上电以后一天不到400元,省力省时还省钱。”随着设备合闸,汩汩水流顺着管道流入田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营子村的村民赵长春喜笑颜开。
今年来,松山公司哈拉道口中心供电营业所所长隋亚东结合供电所实际,为管理好辖区内机电井供电服务水平,创新网格化管理,建立“一村组一驿站一网格”,配置电力网格员30名,将供电网格与村委的基层服务网格合一。聚焦农业发展新特点,“一对一”服务不同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机井、泵站配套电力设施的用电需求和建设时序,科学编制配电网规划,不定期为农田机井供电设施开展隐患排查,实现2700余眼高标准农田项目配套机电井随时启动、维修、停运工作。
在王家地村的蔬菜大棚里,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杨永通过手机APP远程启动滴灌系统,细密的水雾均匀洒向刚破土的幼苗。“过去担水浇地,既费时费力,还受天气影响。现在电力充足、电价稳稳,而且手机就能控制灌溉,既省时又节水。供电所的电力服务员还定期帮我们检查用电设备,真的太感谢了!看这庄稼的长势,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谈及电力带来的变化,杨永难掩心中的喜悦。
哈拉道口中心供电营业所还开通“绿色办电通道”,进一步简化报装接电流程,高效保障了春耕生产灌溉用电需求。同时针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出主动上门“1键呼叫”供电服务方式,每个春耕重点用电台区都配备专属的电力服务员,24小时响应灌溉用电需求,真正做到“问题在田间发现、服务在一线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