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渤海湾的斜阳肆意倾洒,为汽轮机厂房的钢铁脊梁披上一层金辉。3月29日午后,当1号机组并网的电流声掠过春日的风,河北公司沧东电厂主控室中,运行监盘屏幕上各项参数趋于稳定,这场横跨近两个月的劳动竞赛,也在春日的暖阳里画上句点。
54个昼夜的坚守,共发现设备解体缺陷192条,让设备缺陷消除率定格在100%,这背后是近千名参修员工的辛勤汗水。31个优秀作业点如星辰闪耀,25名“安全之星”、21名“质量之星”的身影映在电子展板上,与“党员示范岗”的红旗交相辉映,勾勒出电力人逐光而行的奋斗长卷。
图为维护人员进行脱硫低压开关检修
走进该厂1号机组B级检修现场,焊枪在金属表面划出金色的弧线,安全帽下的汗水顺着老焊工周师傅的脸庞滑落,他正用布满老茧的手掌反复摩挲焊缝:“这道口子得像紧密咬合的齿轮,严丝合缝,半点儿漏不得!”工具敲击的脆响与金属碰撞声交织成曲,青年检修工小刘攥着测振仪穿梭在设备间,突然驻足:“这台水泵振动数值比修前大2丝,必须重新拆解检查,直至达标!”在与时间赛跑的检修战役中,这场以“比安全、赛质量、创一流”为内容的劳动竞赛如同淬剑之火,将千余名参修人员的干劲淬炼成钢。
“劳动竞赛绝非简单的‘挂红旗’‘发奖状’,而是要让每个岗位都成为竞技赛场。”该厂党建工作部综合主管、竞赛评委之一的魏新华一边审核着竞赛参评资料,一边对照167项评分标准,笔尖在《优秀作业点评分表》上沙沙作响:“这个摊点安全管理和质量验收没有问题,但工器具摆放不够整齐,扣2分……”
该厂劳动竞赛由党委统一领导、工会办公室牵头组织,维护部、安全环保监察部协同推进,设置优秀作业点、安全之星、质量之星三类奖项,共覆盖972名参修人员和840个作业点。通过建立“日巡查、周评比、月总结”的机制,将竞赛指标与检修任务、星级班组建设深度融合,工作任务清单就是竞赛项目表,质量验收标准就是评分标尺,安全绩效数据就是排名依据,让原本抽象的竞赛指标变得可量化、可追溯。
图为1号机组B级检修劳动竞赛表彰会现场
劳动竞赛期间,各参修班组掀起“比学赶超”热潮。在运行集控室里,刚获得“安全之星”的尹广凯正给徒弟讲解如何布置吸收塔的安全措施:“隔离措施要进行反复核查,确保隔离方案100%覆盖风险点……”在检修协调会表彰仪式后,环保二班班长李建民对未获奖的人员鼓励道:“本期湿除作业点获评优秀作业点,脱硝作业点要对标提升标准化水平,争取下一期也评上……”检修现场、公司内网及办公楼大屏上的“检修光荣榜”每周二更新,当看到自己的照片出现在电子屏时,承包商“质量之星”周宇山羞涩地笑了:“干活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在沧东,承包商也能当‘明星’。”正是这种“人人参与”“赛场就在现场”的机制,让每名员工都兴致勃勃地成为安全质量的把关者。
检修期间,372张工作票、365张动火票、557张操作票实现“零差错”,6支党员突击队攻克凝汽器节能优化、锅炉受热面防磨等7项重大技改难题。在凝结水气动门定位器改造现场,党员先锋队通过技术升级和材料优化,最终将项目能耗降低20%-30%,故障率减少50%以上;在DCS系统改造区域,青年技术骨干连续5天新敷设各类电源线、网线1000余米,完成3000余点的信号线拆接;在除灰输灰系统改造作业点,检修人员实施焊口无损检测450道,阀门气密检测210台……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劳动竞赛全体参与者的努力,是精品工程的匠心浇筑,更是安全先锋与质量标兵的日夜坚守。
图为运行人员执行检修工作票安全措施
劳动竞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安全理念的升华、质量意识的觉醒、文明素养的提升、工匠精神的传承。通过“师带徒”“党员一带二”等机制,实现技能传承与精神共振,从“个体卓越”到“团队共进”的升华。该厂正以劳动竞赛为载体,培育出一支素质过硬、技能精湛、精益求精的职工队伍,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暮色漫进厂区,最后一期“检修光荣榜”亮了起来。电子屏的光映着渐浓的夜色,照片里的参修者们动作沉稳坚定,笑容中难掩攻克技术难题的自豪,守护设备安全的笃定。远处,1号机组的轰鸣声与渤海湾的潮声交织,为这场检修战役奏响凯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