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黄河上游流域生态环保迎来新突破,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羊曲水电站升鱼机系统首次运行工作在坝下右岸集鱼站启动,当天集获的10尾花斑裸鲤、5尾硬刺高原鳅搭乘AGV运鱼小车安全抵达上游库区,标志着这条专为洄游产卵鱼类打造的专属“回家路”正式贯通。这一实践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为破解大坝阻隔鱼类洄游的难题,黄河公司创新研发智能升鱼机系统,主要由诱鱼装置和运输装置组成,包括诱鱼口、集鱼槽、集鱼箱、升鱼斗、提升系统以及补水系统等,是羊曲水电站的重要环保工程之一。
“该系统规划过鱼时段日均过鱼量达600尾/种,可保障厚唇裸重唇鱼、黄河裸裂尻鱼、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骨唇黄河鱼、拟鲶高原鳅、刺鮈等珍稀鱼类完成洄游产卵,将为维持电站上下游鱼类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黄河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工程部主管雷生鑫说。
羊曲水电站作为国家在黄河流域规划建设的重点水电工程,黄河公司在电站建设过程中始终牢记保护“中华水塔”的“国之大者”,环境保护的静态总投资占到总投资近13%,将抓实做好各项生态环保工作放在最突出、最重要的位置。
除升鱼机系统外,黄河公司还在羊曲水电站同步建成国内领先、黄河上游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最先进的鱼类增殖放流站,通过仿生态鱼池、循环水养殖等技术,每年可培育并放流黄河裸裂尻鱼、厚唇裸重唇鱼等土著鱼种超37万尾,自电站建成以来已成功放流黄河土著鱼类25万尾,助力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现在有了升鱼机和增殖站,相当于给母亲河装上了鱼儿回家的‘电梯’。”雷生鑫说。
放眼整个黄河上游流域,黄河公司在推进生态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远不止于此:在黄河上游干流河段建管包括羊曲、龙羊峡等六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在内的11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可实现“一滴水发十一次电”,形成总库容约310亿立方米的梯级水库群,使黄河下游不断流的保证率从54%提高到80%,增加湿地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有效改善库区周边地区的生态气候,黄河两岸植被、绿地覆盖面积增加150公顷以上,在防洪、防凌、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方面也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截至目前,黄河公司已建成羊曲、李家峡、积石峡、苏只、纳子峡、巨亭6座鱼类增殖站,累计增殖放流各类鱼种800余万尾,启动8座水电站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建设试点,全过程监督所属河段的各类生态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