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你看,这个线号头打印得够不够清晰?”“尚尚,你看重动继电器的线圈接线是不是该这样绕?”午后的阳光透过山东菏泽公司开关室的玻璃窗,在三位身着蓝色工装的姑娘身上跳跃。张萍、王尚、赵卓尔围在崭新的PCS-9624D装置前,指尖轻轻拂过银灰色的金属外壳,像是在期待一位新朋友的回应。
时间倒转回一个月前,这个由三个“90后”组成的改造小组,正站在3号公用变625B开关柜前发愁。眼前这个服役多年的老伙计——WCB-1.1C型保护装置,就像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技师,虽然还能勉强工作,但每次检修时继电器线圈的“蜘蛛网”接线总让人头疼。看着她们手中崭新的图纸,那些蜿蜒的线条仿佛正在编织着新的故事。
图为张萍正在进行继电器线圈接线
“咱们得给它换个‘心脏’啦!”张萍指着图纸上的PCS-9624D装置,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这个新家伙不仅体积比老装置大了近三分之一,还带着智能化“基因”。但这也意味着她们要给开关柜门“动整形手术”——扩宽出线孔,加装两个按钮开关,还得在柜门上“开天窗”走线。回忆起改造初期的场景,赵卓尔忍不住笑出声:“那天我们三个趴在公用变控制室,对着旧图纸研究了整整三小时。”原来新旧装置的端子排布局差异很大,她们硬是把上百根线号逐一比对,用荧光笔标出需要调整的线路,最终绘制出的新图纸足足比原稿厚了半指。
真正动手时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第一根电缆穿过新开的线槽时,王尚突然发现:“等等!这个继电器的辅助触点位置......”话音未落,张萍已经举着万用表冲了过来。三个脑袋挤在狭小的柜体里,像极了课堂上的好学生,连呼吸都放得轻缓,生怕惊扰了精密的电子元件。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她们就着应急灯的冷光,发现新装置的接地端子与旧柜体间竟有3毫米的间隙——这看似微小的误差,让三人硬是重新调整了整个布线方案。
图为张萍正在进行继电器线圈接线检测
最考验人的当数绝缘测试环节。三人屏息凝神盯着兆欧表,指针轻微的颤动都牵动着神经。“380V、500V......达标了!”随着最后一项测试数据的合格,她们相视一笑,工作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成深蓝色。窗外梧桐树的影子悄悄爬上控制屏,暮色中传来她们清脆的笑声:“走,去食堂加个餐,补充点能量接着干!”食堂阿姨看着这三个风风火火的姑娘,笑着给她们多加了两勺红烧肉:“你们这改造工程,比电视剧还精彩嘞!”
如今站在焕然一新的开关柜前,那些曾经令老师傅们头疼的“蜘蛛网”早已消失不见。张萍轻抚着光滑的接线端子,感慨道:“咱们这次不仅换了设备,更像是给继保班注入了新鲜血液。”阳光透过她们年轻的身影,在锃亮的金属柜面上投下跃动的光斑,仿佛预示着更多精彩的篇章正在书写。赵卓尔掏出手机拍下这历史性的一刻,发到班组群里配文:“新时代的电力花木兰报到!”
图为聚焦绝缘测试效果
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伍,用她们的智慧和汗水证明:电力事业不仅是钢铁与电弧的交响,更是青春与创新的合奏。当3号公用变的电流再次欢快地奔腾在崭新的线路上时,那跃动的电流里,分明闪烁着属于她们的时代光芒。夜幕降临时,她们收拾工具准备离开,开关室内残留的余温裹挟着淡淡的焊锡香,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中,那些惊心动魄又温暖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