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贵州金元纳雍电厂以央企担当在乡村振兴中书写帮扶答卷

2025-03-26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坚决助力乡村振兴,是国家电投集团作为能源央企必须担当的政治任务,作为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系统内唯一指定的定点帮扶单位,纳雍电厂不折不扣履行定点帮扶政治责任,积极投身农村能源革命,彰显央企本色。

  自2015年以来,在国家电投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纳雍电厂先后选派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2名协调员全面对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在产业帮扶、基础建设、教育医疗、党建引领等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功帮助5929名贫困人口、7万余人于2020年年底全部脱贫摘帽。2021年以来,纳雍电厂持续与纳雍县阳长镇马店社区、街上村、河沟村建立帮扶项目,为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不断贡献力量。

帮扶纳雍县援建的核桃寨蛋鸡养殖场。

产业振兴:激活乡村“造血”功能

  纳雍县传统农业收益微薄。纳雍电厂的驻村第一书记们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详细了解乡村实际情况后,提出“产业兴村”策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一直以来,纳雍县阳长镇马店社区都有种植地瓜的传统,但大多是农户自产自销,不成规模。原驻村第一书记孟涛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鼓励村民种植地瓜,和村民们签下协议,由合作社1.5元钱每斤保底回收。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马店社区凉薯种植规模扩大至千亩。孟涛还带领村民打造“高山有机凉薯”品牌,将产品销往大城市,地瓜成了马店社区致富产业,孟涛也因此成了当地百姓口中的“地瓜书记”。

  驻村第一书记朱育军面对纳雍县阳长镇街上村村民对产业发展的疑虑,他以“辣椒书记”的名号打开局面。通过“镇里引导+企业合作+农户参与”模式,带领村民种植600亩辣椒,亩产达5000斤。村民们感慨:“跟着朱书记种辣椒,每亩能多赚2000元!”如今种植辣椒成了当地百姓的“致富密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驻村第一书记赵久良初到纳雍县曙光镇河沟村时,就担起了土鸡蛋“代销员”,河沟村家家喂有土鸡,可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遇上赶集也要走七八公里山路。他发动职工、亲友,通过“线上订购+线下送货”为村民卖鸡蛋,卖鸡蛋的钱一分不少地送到村民手里。有了固定销路,村民也有了稳定收入。赵久良在驻村期间,道路包修通,村民难事包解决,百姓的鸡蛋包销售。村民们亲切地叫他“三包书记。”

  在发展集体产业方面,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为纳雍县阳长镇核桃寨村建设了规模蛋鸡养殖场,贫困户年均可增收4500余元。为勺窝镇湖坝村建设高山杜鹃育苗大棚项目,建成后将大棚确权分给贫困户,按照每个5000元年租金将大棚外租给龙头企业培育高山杜鹃,受益人口150户。

  从种地瓜到辣椒种植,从包销农产品到扩大集体产业,一个个生动实践的背后,是央企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推动乡村从“输血”到“造血”的深刻变革。

  修桥筑路:打通发展“最后一公里”

  基础设施薄弱曾是纳雍县发展的瓶颈。纳雍电厂驻村第一书记们以修路、架桥、通电为突破口,让偏远山村连上“快车道”。

  在马店社区,孟涛向纳雍电厂申请资金,修通了双龙组规划连片种植的产业路,让村民们的地瓜销售从“不好背”到“不愁卖”。

  曙光镇河沟村曾因交通闭塞,村民赶集需步行七八公里山路。驻村第一书记赵久良带领团队争取资金,历时两年修通全村7个村民组的通组路。村民们实现了从“步行出山村”到“汽车上大路”的真实转变。

  在街上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占宏、朱育军先后积极协调修建桥梁,建成了“金元桥”,解决了孩子们蹚水过河上学的难题,这座桥成了当地百姓农产品销售的“致富桥”。

  受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的影响,马店社区二、七组(双龙区域)水资源枯竭,解决百姓用水问题成了驻村第一书记陈彦秋的“心头大事”,他迅速组织工作队进行了水质现场评价及水质安全认定,采用提灌工程实现应急供水保障,目前该工程量完成了70%,预计2025年4月投入使用,让村民摆脱“靠天吃水”的艰难困境。

  在姑开乡高山田村,纳雍电厂党员突击队义务敷设300米电缆,保障能繁牛养殖基地用电,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这一项项民生工程如春雨润物,悄然改变着乌蒙山区的肌理,成了点燃百姓们奔向美好生活的“希望火种”。一个个“小而美”的特色产业成长为“大而强”的富民产业,为共同富裕写下生动注脚。

帮扶纳雍县援建的街上村金元桥。

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窝

  “既要富口袋,也要暖民心。”纳雍电厂驻村第一书记们始终将群众冷暖放在心头。纳雍县河沟村一个贫困户的孩子患重病,因贫困被迫放弃治疗。了解情况后,驻村第一书记赵久良自掏腰包垫付医疗费,并协调民政部门申请救助款,终将孩子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150盏路灯照亮百姓出行路。2024年,纳雍电厂协调帮扶资金18万元用于改善街上村夜间照明,2025年新春佳节前夕,150盏路灯全部投入使用,真正实现了“夜间出行有亮度、安全保障有力度、乡村发展有温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村民们十分感激地说:“道路变亮了,我们心里对好日子的期盼也更加有信心了。”

  医疗与教育是民生之基。纳雍电厂推动25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改善基层医疗条件;为孤儿兄妹申请助学资助,并发起募捐解决其生活困难。在消费帮扶方面,纳雍电厂员工以略高于市场价认购当地樱桃、布朗李、滚山鸡等农产品,拓宽了农户销售渠道。

  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纳雍电厂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将红色基因融入帮扶实践,架起了一座座连接民心的“振兴桥”。近年来,纳雍电厂通过“支部结对+产业联动”模式,与地方党委、企业、村集体开展深度合作,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融合、民生改善”的发展路径。

  在阳长镇马店社区,纳雍电厂党员突击队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同栽植辣椒苗,助力打造“辣椒基地”。通过技术指导、劳动力支援,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搭建线上销售平台,拓宽农产品出山渠道,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就是群众贴心人”。

  在能源保供一线,纳雍电厂党委与地方煤矿企业开展党建联建,成立党员突击队保障电煤供应,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点亮万家灯火”到“温暖百姓心窝”,纳雍电厂将继续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用央企担当书写了一份有温度的帮扶答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国家电投集团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