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向阳花开 ——云南保山白玉34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侧记

2025-02-21

  走进云南保山瓦房乡一带,山体蜿蜒起伏,地形复杂多样,崇山峻岭之间,一排排光伏蓝海层层叠叠,漫坡越野,一路向上,倒映满天彩云,光华流转,如花绽放。近日,中国能建投资公司投资、安徽电建二公司EPC总承包的保山白玉3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升压站、线路工程、光伏厂区全面建成,项目具备全容量并网条件。

  开工即决战,山作棋子地为盘

  白玉光伏项目属于大型山地光伏,占地面积约5483.6亩,建设总容量340MW,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35千伏集电线路约158公里,是公司目前承建已完工的最大容量光伏项目。

  项目所在地峡谷陡峭、地势险峻、雨水天气多、征地协调工作量繁重,施工极其复杂。沉积岩石差异大,开孔灌浆难;方阵点位起伏大,支架安装难;陡坡急弯点分散,组件运输难……

  项目于2024510日开工,业主要求1230日全部完工,军令如山,短短230天,最大容量、最短工期,我们只能背水一战,务期必成。有一句话叫做,无限风光在险峰!首次协调会上,新能源事业部执行总经理李胜郑重承诺。

  开工即决战、起步即冲刺。事业部领导班子成员驻点现场亲自指挥调度,带领2000多名建设者,以敢打敢拼、知重负重的精神,迅速形成战斗力。咬定节点目标不放松,在荒山边缘安营扎寨,强化资源保障,将光伏区划分成6大区域,细化网格管理;多个作业面同步推进,合理安排工序衔接;成立专门小组加强与业主、村委会的沟通协调,挨家挨户为村民宣讲政策、上门恳谈,解决场地和主要道路征地约5483亩;组织人员多次勘察地质地形,分析周边环境,科学优化进山线路,23台破碎机和机,沿着陡峭壁崖间,凿山新修、扩建道路45公里;同时,派专人前往厂家跟催设备,实现物等人、人不等物,保障组件设备按期到货;每日例会解决施工难题,更新施工计划,人山机海,全面开动,朝着节点目标奋勇冲刺。

  对垒风雨,强筋铁骨铸雄关

  历尽艰难,项目稳步推进,却迎头相逢雨季来临!升压站建设工期与保山雨季不期而遇,暴雨连天从6月持续下到10月,升压站位于瓦房乡的山坡上,山体陡峭,加之红黏土地质,持续的强降雨,造成升压站边坡多次发生滑移坍塌。

  全年90%的雨集中在这五个月里一起下了。天不作美,雨下起就没完没了,工期一天天临近,那时候急起来恨不能给老天爷拜一拜。团队碰头会上,统一了思想,既然老天爷不给面子,我们就来和他赛一赛,看是他的雨水多,还是我们的决心大。谈到升压站桩基施工,项目经理孙振新攥紧拳头,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为了防止边坡滑移、设备基础沉降,项目部集思广益,聘请当地专家,协同业主、设计多次勘察现场,反复研究论证,将传统的重力式挡土墙改为抗滑桩+桩板墙支护方案,并在高边坡的抗滑桩区域增加预应力锚索,强筋铁板,对垒风雨如磐。

  号令如山,全体参建员工积极行动,大雨如注、坑洼泥泞,挡不住合力齐心的脚步,大家穿起反光雨衣、脚踏防滑雨鞋,踩着没过脚踝的红黏土,搭棚、挖沟、立模、支筋……搅拌车、运输车来往穿梭,整齐有序,风声雨声,湮没在一片机械轰鸣与作业人员的吆喝声中。大家铆足干劲,拧成一股绳,经过74天的风雨洗礼,在回填土区域增加84根工程桩作为地基处理,上下边坡各修建一道长136米、高14米,共计61根的抗滑桩围挡墙,筑起了保护升压站的坚强堡垒。

  精耕细耘,匠心擎起光伏蓝

  光伏区116个光伏方阵分布于周边12个自然村及70公里群山之间,平均海拔在1900米,山体坡度基本在20°-60°,要安全优质完成770028块光伏组件,不仅要一块一块的啃,更要精心细致的

  “116个光伏方阵,转完每一个点,开车需要一天时间。然而,要保证全面履约,优质履约,创响公司光伏品牌,就必须不放过任何一个点。白玉项目,我们自然想做到‘白玉无瑕’白玉无瑕项目总工张晋悠悠的说。

  “每天辗转现场,被山坡上丛生的枝蔓划的‘遍腿鳞伤’遍腿鳞伤”‘满臂印记’满臂印记,施工高峰期,整宿扎营在山上是常有的事。

  “部分施工点最大坡度达到60度,我们在陡坡施工区域安装被动防护网、配备安全绳,最大程度保障作业人员安全;通过牵引线固定打桩机位置,有效防止机械侧翻;光伏组件安装顺应山势铺设;施工机械无法抵达,开辟无人机空中运送通道,利用30台无人机运输材料设备,不仅有效解决运输难题,还实现项目高质量履约。项目生产经理王健娓娓道来。

  项目部除了做好例行的安全教育培训、日常三交,还在施工现场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安全隔离网、防撞墩;针对10个光伏方阵存在山体落石风险影响二级公路,安装被动防护网、监测落石、控制车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爬过道道坎,闯过道道关,工程建设一路快速推进。暑去寒来,2000名参建员工用汗水与智慧,在荒山上浇灌出一片光伏蓝海。

  马帮铜铃,迢递凯歌向云端

  白玉项目新建1135千伏集电线路,全长51公里,共156基铁塔。沿途高山密林,地势陡峭,部分铁塔施工地点位于山顶,给水泥、砂石料和铁塔材料运输带来极大困难。项目团队经过多方研讨,决定采用最原始的运输方式马帮驮运和人力运输,全力打通材料运输最后一公里。在崇山峻岭中,马帮清脆的铜铃声,响彻山谷,60匹骡马和人力共运输塔材约1720吨。

  线路施工中,为抢抓雨水间隙期,项目管理人员白天旁站监督,晚上对接施工量,线路基础施工全部采用人工掏挖,作业人员24小时轮班作业,全力以赴抢进度,仅用5个月,就实现了线路全线贯通。

  230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白玉项目建设日新月异,项目团队破难题、解困局,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兑现了一个个承诺,项目顺利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的目标。

  彩云之南,向阳花开。

  登高远眺,莽莽山间,一片片光伏蓝海蔚为壮观,一条条银线伸向远方,一座座铁塔熠熠生辉,从近岭到远山,能建人勠力齐心、比肩同行,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让保山永葆绿水青山底色,焕发经济发展新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