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边疆 光耀铁军

2024-08-07

  云南保山,中国边境,滇西粮仓。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地形复杂多样,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群山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78个山间盆地。当地人云“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在这里,中国能建西北电建一公司的一线工作者们正在建设座光伏电站,黑岩洼100兆瓦光伏EPC项目浪戛600兆瓦光伏项目以及位于临沧市的凤庆桃花90兆瓦茶互补项目和勐佑190兆瓦茶光互补项目,位置不同,却有相同的能源使命

  2024年6月30日,“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黑岩洼100兆瓦光伏EPC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他们,把一束光变成了一度电。项目选址范围涵盖13个行政村,36个光伏子阵分布于68.5公里山地之间,经过68次研究论证和113次现场踏勘,最终攻克手续办理难、民事协调多、施工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实现升压站、线路工程、光伏厂区全面建成,项目全体参建人员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电建铁军的星光事迹。

  他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

  赵海彬,一名80后年轻领导干部,身形瘦弱,眼神坚定。2024年4月,赵海彬赴黑岩洼光伏项目进行春安检查,彼时,项目部正处在多重困境拼力挣扎之际他毅然决然选择驻点此处,全力以赴帮助项目推进节点目标。

  “今天的工作不管干到任何程度,干到几点,都是早的,公司把咱们派到这里,我们要给公司一个交代!也要给自己一个交代!‘6·30’的目标任务一定要完成!”这是赵海彬召开专题协调会留下的郑重承诺。

  一剂强心针,让骨子里流淌的“铁军血液”再次沸腾。针对各类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赵海彬悉数“收入囊中”,联系本部中层催流程、拜访业主领导谈生产、穿梭36个光伏子阵盯进度、近百公里前后奔波……清晨,只要一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云的颜色,中午,只要刚下山回到办公室就是批审文件直至水温茶凉,夜晚,无论是面对项目领导班子成员,还是技术员、安全员,他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落实到何种程度?工程进展到哪一步?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如何解决?”面对困难,赵海彬稳定内核,无所畏惧。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他始终秉承铁军精神,竭尽所能地带领项目所有参建人员投入光伏建设。

  此时,距离“6·30”并网目标不到100天。

  各方纷纷投来质疑的目光,中国能建西北电建一公司真的可以完成施工任务吗?答案就在这里,在有限的施工时间内,施工团队在陡峭壁崖间打通各类道路126条,全长121公里,通过骡马、人力运输塔材1147.6吨,组立铁塔58基,全部由人工掏挖,外送线路施工21公里,光伏场区总共打桩65216根,安装光伏组件228256块,安装8138个发电单元。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项目部执行经理刘雪营早班会部署“作战方案”,每天更新施工策划,科学指导“人山机海”施工策略,实行网格化管理,高峰时期,现场管理人员15人,754人同时施工,安装作业安全有序;项目总工彭华松投身“图纸、物资阵地战”,对接设计院、沟通供应商,累计修改场区布置规划24稿次;项目生产经理倪忠义费尽“新”思因地制宜,全力克服坡度大、坚岩多等困难,“随坡就势”组件竖排方案,打孔、架线、运输设备千淘万漉,运用全国最先进、最成熟的牵张机技术,实现跨越线缆架设,结合无人机运输,高效解决光伏组件上山难问题,绝不耽搁一天事!项目进度堪称“日新月异”,施工速度之快使质检单位负责人大吃一惊,表示“下个月质检完成后,项目就具备带电条件!”项目所有参建人员得知消息为之振奋,信心倍增!

  然而刚见曙光,又遇霹雳!云南雨季如期而至。那时候,我是真的看不到希望了……谈到项目6月份施工时,项目执行经理刘雪营几经哽咽,“天气原因是不可控的,我能做的,就是带着我的团队竭尽全力、想尽办法去完成我们的任务。”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底色。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开始“与天斗”!室内,施工人员配好光伏组件螺丝,做好万全准备。室外,雨势微弱时,安监科长张生祥带领所有施工人员穿好雨衣、戴好防护手套、脚踏防滑雨鞋,成群结队进山抢工期,搭上防雨棚、摆好热水瓶,人工进行光伏附件散料、外送线路基础掏挖,1米以外修建排水沟,安全员全程旁站监督,叮叮咚咚声在山间连续奏乐,传到了山脚下的升压站,此时,加油打气声正此起彼伏,是一群人铆足了干劲,肩扛手抬进行电缆敷设……

  过程再热烈,只有结果才响亮。6月20日,220千伏送出线路用时三个半月完成全线贯通,6月30日,升压站、光伏场区用时四个月一次带电成功,项目开工进场至今,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至此,云南保山黑岩洼100兆瓦光伏EPC项目圆满完成了全容量并网发电任务。

  “之所以成功不仅有我们,还有前期一起努力的兄弟们。”

  在项目启动初期,中国能建西北电建一公司副总经理杨涛率领苏万东、王毅、吴铎等人,组成先锋队率先进驻项目所在地,重点突破项目征租地和相关手续办理事宜。通过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事项、一名责任人、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一同推进”,做好全周期跟踪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千方百计抢进度、出效益,为项目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次,先锋组清晨6点半出发,凌晨1点半归家,其间每人一碗米线果腹,只为节省时间。“这是我们种地的山,你们不能占!”因为各种问题,阻工人数众多、协调困难,项目部人员挨家挨户宣讲政策、上门恳谈,吃了无数次“闭门羹”。遇到执拗的村民,项目负责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土地”这块硬骨头终于啃了下来。

  春节期间,彭华松、苏万东、倪忠义和吴亚运4名党员留守项目部,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光伏场区清表完成40亩,打孔完成7000个,桩孔浇筑5000个;升压站挡土墙、主变基础、SVG基础、GIS基础、综合楼基础、消防水池基础全部开挖浇筑完成;送出线路N1-30塔基基础全部开挖浇筑完成,为年后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年三十的晚上,他们坐在一起包饺子,形状五花八门,大家都笑开了怀,当地面粉包出来的饺子下到锅里就成了一锅馄饨,吃到嘴里是软粘的,即便如此,大家也觉得很香,纷纷和家里人视频展示自己的年夜饭……

  夜幕降临,他们的欢声笑语飘向了窗外,温暖了山风;他们的无私奉献映照了天空,湛蓝了山野。旭日东升,数以万计的光伏板在陡峭山壁间璀璨生辉,是它们,成就了更好的西北铁军,是我们,步履不停去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黑岩洼光伏项目的故事已告一段落,而怒江河畔、滇红之乡的铁军故事才刚刚开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