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烛光” 点亮希望

2024-08-03

  本网讯(但棣瑶)还没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幼儿园,远远地就听见了孩子们愉悦的笑声,操场上有一群孩子正在树荫下拍球。走近一看,他们每人同时拍着两个篮球,排成一列,有节奏地稳步前进,动作非常娴熟。

  在这里当支教志愿者的彝族姑娘柏溢钧告诉记者,平地镇中心学校幼儿园开发了幼儿篮球特色课程,为的就是进一步促进孩子们的体智能发展,丰富幼儿学习生活。2021年,该幼儿园成功创建成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还荣获了一系列关于幼儿篮球的省、市级表彰。

  柏溢钧是一名乌东德水电站移民,会计专业毕业后本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在成都找工作,一次回家休假时偶然得知“三峡烛光行动”在招支教志愿者。作为独生子女的她,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又想为家乡尽一份力,便决定去报名试试这份在家乡的工作。

  “三峡烛光行动”是“三峡教育帮扶”子项目之一,旨在通过资助和培训支教老师,解决金沙江下游水电站库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项目自2018年实施以来,已累计输送支教老师1173人。

  “一开始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机会,面试成功以后,还是有些紧张的,不过我很喜欢孩子,第一次走进学校就感到非常亲切,因为现在幼儿园的教学楼就是我曾经念小学的地方。”柏溢钧笑着说。为了能够成为一名更好的幼师,她经常向学校里的资深老师虚心请教,下班后还加强学习,主动参与教学课题研究,每天在工作中认真实践,不断总结。

  如今,柏溢钧已经是幼儿园中班的一位主班老师了,不仅能独立完成全部日常教学工作,还能带着孩子们练篮球。“要不是有‘三峡烛光行动’,我不会成为一名老师,拥有自己热爱的事业,也感谢孩子们让我成长了不少,我会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她说。

  据悉,自2020年起,“三峡烛光行动”教育帮扶项目为平地镇中心学校累计输送包括小学、幼儿园在内的支教志愿者共计38人次,不仅涵盖义务教育的基本科目,也有例如书法、音乐等素质课程。“多样化的支教志愿服务,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就能享受到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平地镇中心学校党委副书记杨莹说道。

  “三峡烛光行动”不仅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每年还会提供培训学习、团队建设的机会,让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发展。

  据四川省扶贫基金会攀枝花市分会会长黄颖介绍,2022年,有4名支教志愿者通过社会公招考试入编,2人成为正式教师,2人成为政府社会事务工作人员,“三峡烛光行动”支教志愿者个人及指导学生获奖有120余人次。

  “还有一个数学老师,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当老师,去超市做了收银员,我跟她推荐了‘三峡烛光行动’,建议她试试当支教志愿者。就是因为这个项目,她又重新做回了老师,留在了教育行业。”黄颖说。

  黄颖告诉记者,目前依然有学校面临师资短缺和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三峡烛光行动’项目对当地最大的意义就在‘两弥补、一促进、一提高、一推动’,即弥补师资不足,弥补师范生实习短板,促进支教志愿者品质就业,提高项目学校教育教学品质,进而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她说。

  在“三峡烛光行动”的照耀下,支教志愿者的活力为乡村学校推行特色教育活动注入了新的动力,他们朝阳般的热情,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孩子们的课堂内容和课余生活,带来了新知识、新视野、新理念,让孩子们通向世界的道路更加宽阔了。

  一同被照亮的,还有那些已经成为和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有志青年们,他们的人生又多了一处可以绽放的舞台,青春的光芒正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编辑:喻清卿 杜健伟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2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三峡集团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