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扎实融入和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制定实施了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以及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等重点举措,“一省一策”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地,以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南方五省区共享均衡发展,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深化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
1—5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63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十年来,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年均增长5.9%。用电量快速增长的背后,供电区域电力供应够不够,用电体验好不好,成为南方电网公司服务2.72亿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此,南方电网公司高标准推行“三零”“三省”服务,在南方五省区34个城市推广应用“主动办、线上办、联席办、一次办”服务,办电服务便利度全国领先,基本建成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年平均停电时间42.3分钟。广州、深圳两个核心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已低于纽约、旧金山。其中,深圳福田中心区客户2023年供电可靠性已达世界顶尖水平。
南方电网着力打造一流用电营商环境,广东、广西电网公司和深圳供电局连续多年在地方公共服务评价中名列第一。2023年,深圳开展工业园区供电环境升级改造,消除转供电中间环节,每年可为客户节约用电成本超30亿元。“用电成本预计每年可以节省120万元左右,下降超过三成。”康泰健美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切实感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南方电网大力引领新电气化进程,在各个领域深挖电能替代潜力,目前,南方五省区年度电能替代电量从45亿千瓦时增长到359亿千瓦时,十年实现翻三番,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3%。贵州茅台镇“电酿酒”已成主流,华贵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弟强说:“‘电酿酒’碳排放强度更轻,锅炉固体废料污染更少,安全压力也大大降低,节约了大量人力和能源消耗。”如今,茅台镇350家酿酒企业将分阶段推进电能改造,44家酒企已完成“电酿酒”改造,累计用电量达3293万千瓦时,共计减少约7121吨碳排放。
同时,南方电网公司在南方五省区建成充电桩10.7万支,在全国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乡镇充电平均服务半径缩短至20公里,并在海南率先打造电动车充换电“一张网”,充电实现“一个APP畅行全省”。2023年,南方五省区乡镇充电桩充电量达4.23亿千瓦时,同比提升80%;充电订单数2126万人次,同比增加81%。
推动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
从城市、湾区,到深山、海岛,面对100万平方公里的供电面积,南方电网公司系统部署“优东提西、强地带县”,加快现代电网建设,助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实现机井通电和自然村通动力电全覆盖,彻底打通农村供电“最后一公里”。稳定可靠的供电,让村民们安居乐业更有底气。
2022年5月11日,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投运,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一步跨千年”。独龙江乡农产品加工基地立刻加装了两台800千伏专变,引入电烘烤加工线。“电烤果是未来草果产业发展的趋势,2024年草果产量有望超过3000吨,像海底捞等著名餐饮品牌都是我们的客户。”加工基地负责人王杰介绍,独龙江乡出产的电烤果在云南怒江草果市场的比例由不足1/10飙升至1/3。得益于现代种植业等多项产业的发展,2023年,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30万元。
2023年8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投资7440.09万元建设的贵州省毕节市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配电网项目全面建成,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建档用户11877户群众用上了“南网电”,彻底解决了“用电难、用电贵、停电频繁”的问题。
“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将投资1870亿元,建设现代农村电网,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已基本建成13个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和9个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区。2023年,全网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下降17%,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农村地区户均停电时间,分别同比降低15.9%,20.0%,24.2%,7.2%,17.9%。其中,广西新电力供电区域户均停电时间同比降低22.5%。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作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性力量,南方电网公司在落实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定点帮扶成效显现,连续6年获得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扶贫)工作考核最高评价。
在红色革命老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彭美先实现了“在家门前就业”。她工作的三石镇食用菌产业核心示范区,是南方电网公司在东兰县定点帮扶的企业之一,预计今年年产值将超8000万元,带动周边就业超300人次。同时,广西电网公司利用数字化系统,将电力数据和涉农资源数据、外部数据进行整合并深入挖掘和分析,辅助制定更合理的帮扶管理策略,提高定点帮扶效率。目前,东兰县147个村集体经济均有稳定收入来源。
“在家门口上班”的还有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冷春花,她说:“以前,我家属于建档立卡户,现在在厂里上班每月有3000元工资。”南方电网公司通过维西县特色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推动产业帮扶,聚焦地方特色产品深加工等厂家,一项特色农产品(如小红米、食用菌等)就可带动900户农户每户增收3500元左右,还能带动近2000户农户获得经济收入。截至6月底,维西县特色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63款产品上线销售,销售额达651.6万元。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离不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南方电网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施南网知行教育帮扶行动。
202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儿童读书节、老科学家进校园、电博士课堂等将近40场活动在不同地方的南网知行书屋举行,架起孩子知与行的新桥梁。截至2023年底,南网知行书屋项目已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乡村小学建成360间书屋,配置了优质图书近125万册,惠及57个县(市),直接受益学生人数超36万人。项目广受各界好评,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荣获共青团中央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奖”。
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坚持有效发挥央企“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坚持“优东提西、强地带县”,加快推动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着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阔步向前。
南网报记者 黄昕 通讯员 陈臣 朱婷婷 吴玉霞 罗凯 马莎 胡雨 陆冬琦
深化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
● 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年均增长5.9%
● 广州、深圳两个核心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已低于纽约、旧金山
● 广东、广西电网公司和深圳供电局连续多年在地方公共服务评价中名列第一
推动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
● “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将投资1870亿元,建设现代农村电网,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
● 南方电网公司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五省区建成充电桩10.7万支,在全国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乡镇充电平均服务半径缩短至20多公里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定点帮扶成效显现,香格里拉核心区1小时供电可靠性示范区落成
● 制定实施了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以及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等重点举措,“一省一策”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地
● 南网知行书屋项目建成360间书屋,直接受益学生人数超36万人
【一线观察】
从“输血”到“造血”
广东清远:以推进新时代乡村电气化为着力点融入和服务“百千万工程”
远处云雾轻掩青山,眼前碧水环绕村舍,绿油油的稻田里农夫在辛勤劳作,光伏板下魔芋等农作物长势喜人……记者走进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新联村,乡村振兴的气息扑面而来。
稻田不远处,一座造型精巧、与乡村自然景观和谐共处的二层建筑刚刚竣工。一群供电人员正在忙进忙出,搬运供电设备,安装充电桩等。这里是南方电网首座“南网E站”,该站集合了智能配电房、屋顶光伏、新能源充电桩、供电服务便民窗口、村民活动室于一体,并可通过智能配电房,实践应用低压直流柔性互联、低压配网重构与自愈、低压透明台区等技术,加快推进农村电网现代化。
“今年4月,孟振平董事长来水头镇调研时要求我们要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积极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清洁用能与新能源汽车下乡,分层分类分批次推进乡村电气化,探索发展乡村新兴业务。”广东电网公司清远佛冈供电局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罗伟彬说,他们根据佛冈县自身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融入和服务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着力点落在了“新时代乡村电气化”建设上。
绿色化描“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水头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该镇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有序推进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2023年水头镇新能源发电量为1.24亿千瓦时,超过全社会用电量0.61亿千瓦时两倍,并完成清洁能源全额消纳,实现“零弃水、零弃风、零弃光”。但同时,位于粤北的水头镇社会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为了推动绿水青山进一步迈向金山银山,让老百姓过上更亮堂更美好的生活,借着“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当地政府部门、供电部门以及相关方面决定“拧成一股绳”。
“我们促成清远供电局的央地合作企业(诚创公司)与镇政府签订框架协议,以‘整村开发’的模式来发展分布式光伏。”清远佛冈供电局水头供电所所长邹奕聪介绍,供电所员工、诚创公司业务专家和新联村村委工作人员组成入户宣讲队,向村民推广分布式光伏。
截至7月3日,水头镇新联村光伏已建成26户,在建5户,签订合同56户,占可开发户半数以上,并根据屋顶面积,每户每年可获得租金收入600—1000元。“为了新联村的发展,我们和供电部门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机制。”水头镇新联村党总支书记黄泽炎说,“佛冈供电局牵头建设综合能源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我作为清远市人大代表也进驻了联络站,后续我也会和各进站人大代表整合更多更优质的资源,通过‘人大代表+电力客户经理+村委人员’的网格化服务模式,振兴乡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他所提到的联络站是全省首个综合能源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由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进站,通过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为佛冈县推进综合能源发展、建成新时代乡村电气化示范县提供资源对接、政策解读、投资引导以及产业布局建议等服务,探索以能源兴产业、以能源促企业、以能源富群众的新路子。
有好的合作机制,可以更好地统筹资源。“南网E站也是我们探索的一个模式,它基于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理念进行光伏电站、充电站、开关房、配电房等多站融合建设,通过引入市场主体对整村屋顶光伏资源进行开发并让利于民。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南网E站屋顶光伏项目,将收入无偿转入所在村委,建立了光伏收益与村集体公共服务支出之间的平衡,让‘输血’变为‘造血’,能长期发展下去。”清远供电局计划发展部总经理严巨龙介绍,南网E站能够实现投资企业、村委村民的互利互惠,它的光伏收益将用于补贴村委污水处理、路灯和电动自行车充电等电费支出,具备可复制推广特性。
电气化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3年7月,广东电网公司调研组赴浙江开展调研,学习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和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建设管理经验。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而新时代乡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是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支撑,可推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乡村交通用能清洁化、低碳化。”广东电网公司电网规划中心主任、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办公室主任刘正超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将传统产业和地域产业做出当地特色,就拓宽了农民的致富路。
在振为魔芋(清远)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魔芋在自动生产线上清洗、切片、磨粉、加工、包装,变成各式各样的时兴食品和化工产品……水头镇的魔芋产业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全产业链建设,振为魔芋(清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兴旺向记者介绍,水头镇拥有全省最大的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魔芋种植基地,魔芋全产业链产值过亿。“魔芋从种植到加工都是全电气化‘陪护’,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是魔芋产业发展的底气。”赵兴旺说,今年公司还和钱大妈、海底捞等大型企业签下了合作意向。
“新联村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现在汽水厂民宿、凤山精舍民宿、联创公社景区3个民宿都是全电民宿,根据县政府与清远供电局签订的框架协议和新时代乡村电气化建设方案,民宿还能收到补贴,三年每户每年补贴1万元。”黄泽炎介绍。
“我们立足各地区乡村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农村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实际,以自然村或产业特色片区为基本单元,因地制宜分阶段、分步骤开展新时达乡村电气化建设,真正做到让政府得民心、农民有收益、企业得发展。”清远供电局党委书记江伟斌介绍。
“供电所在南网E站旁边建设了2个充电桩,这可方便了游客和村民。”黄泽炎说,村口马上要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南网E站的光伏发电收益补贴部分充电的电费,这不仅能更好地降低出行成本,还大大减少安全隐患。“说一千、道一万,‘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真正地为村民办了实事,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南网报记者 黄璐 通讯员 杨雅洁 周晓 林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