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平台协同作用 增强高质量发展整体性协调性

2024-07-0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坚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优东提西、强地带县”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

  广西南宁宾阳县,农光互补综合利用项目将阳光转换为电能,通过220千伏送出线路输送至千家万户,光伏板下作物避开酷暑,生机勃勃。眼下,宾阳县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工作如火如荼。100%可再生能源装机,电力供应“全绿色”,电网重点工程保障绿电并网,动能澎湃,绿满乡村……这是南方电网公司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枢纽平台作用的写实画面。

  大电网平台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南方电网公司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落实国家战略作为最重要任务。以“一省一册”全面推进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海南自贸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2023年12月30日,广东目标网架工程全面建成。广东省东西部电力互济能力由400万千瓦提升至1000万千瓦,全电力供应能力升至3亿千瓦,是原来的两倍以上。新网架容量充足、结构清晰、运行高效、事故可控,用电需求得到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获得基础,广东电网进入合理分区、柔性互联、安全可控、开放互济的新阶段。

  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将实现数字生产转型首个省域电网建设项目,带动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送出;广西,220千伏变电站实现县域全覆盖,“十四五”以来广西新电力区域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年均下降27.8%;贵州,“三横两联一中心”500千伏目标网架建成,新能源占比稳步提高。

  “八交十一直”19条大通道格局下,西电东送战略持续走深走实。十年新增输电能力超3000万千瓦,累计送电量达2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超80%,直接拉动上下游投资约1万亿元,为广东、广西等电能受入省区节约用电成本超过1100亿元,为云南、贵州等西部省份创造超过7000亿元直接经济效益。

  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新能源消纳配置调控能力大幅提升,从源网荷储各环节挖掘潜力保障新能源消纳,历年新能源利用率均高于99%,基本实现全额消纳。能源供给结构绿色转型加速。南方区域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增长1.8倍、达2.8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发电量占比分别达61%、48%。新能源装机容量十年间增长23倍,达1.3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成为南方五省区第一大电源。

  闽粤两省电网实现互联互通,开创两网合作开展电网建设运营先河。工程投产以来两省累计完成26次电力互送交易,累计输送电量超68.2亿千瓦时,两省电力互补互济、调剂余缺、应急互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合作发展。

  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加速

  服务城乡融合发展

  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蕴含着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

  2023年,南方电网公司制订了《关于坚持“优东提西强地带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构建东西有机联动、网省地县高效协同的发展格局。

  城乡一体,循环共振,农网巩固提升深入推进,建成一批新型城镇化配网、现代化农网示范区,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积极融入和服务“百千万工程”,广东电网公司研究提出56项工作举措,以“好电”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相比“十三五”末,广东农村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从 99.95%提高到99.968%,户均配变容量达到3.39千伏安/户,农村地区电力保障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乡村振兴用电需求全面保障,现代化农村电网的建设步伐稳步迈进,农村供电“最后一公里”彻底打通。云南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投入运行,“电力天路”为独龙族再添新动能;“电耀阿佤山”工程重塑沧源电网,边疆用上智能配电网;贵州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11877户建档用户用上“南网电”。

  充电桩行业飞速增长,南方区域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海南充换电“一张网”,一个充电APP畅行全岛;广西柳州“十分钟充电圈”逐渐完善,柳州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全国领先;从“够用”向“好用”转变,贵州红色乡村游实现绿色出行;云南古镇游被充电桩串起,游客出行选择丰富,旅游经济愈发深入;逐渐完善多场景充电服务和综合配套,提升广东游客、村民体验,盘活等待经济。充电“盲区”消除了,电动汽车“出得了城,下得了乡,回得了家”。

  把握高质量发展实践要求

  构建经营新局面

  价值创造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本质要求。“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公司把握高质量发展实践要求,努力构建经营新局面。

  “5+2+N”发展布局加快形成,资产总额突破1.2万亿元、供电用户突破1.1亿户、售电量突破1.3亿千瓦时、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企业运行效率、资产效率、劳动效率显著提升,经营韧性不断增强,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协调统一。

  “成本效率质量创新增长全员”写入企业经营理念,以全要素价值创造为纲,建设现代经营管理体系,将价值创造理念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加快构建企业高质量经营新局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营韧性。

  近年来,国资委考核指标体系迭代到“一利五率”,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明确。南方电网公司持续优化核心指标,打造科学全面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三级维度设计74个具体指标。

  经营增长离不开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推进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和统一融资管理,打造智慧司库体系,完成亏损企业治理、“两金”管控等目标任务,优化升级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砥砺奋进,书写华章。南方电网公司将国家所需、地方所想、人民所盼、公司所能有机统一,坚持增强针对性和协同性,在融入和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中把握机遇,创造价值,为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南网力量。

  ● 积极融入和服务“百千万工程”,以“好电”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

  ● 广西柳州“十分钟充电圈”逐渐完善,柳州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全国领先

  ● 云南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投入运行,“电力天路”为独龙族再添新动能

  ● 贵州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11877户建档用户用上“南网电”

  ● 海南充换电“一张网”,一个充电APP畅行全岛

  【一线观察】

  打造新型电力系统“云南样板”

  云南大理,天峰山上,2578米,猎猎风声中一座座挺拔的风机正转个不停。

  “2023年,云南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84.4%,新能源消纳率99.78%。截至今年6月,新能源装机容量4100万千瓦,新能源已成为云南电网第二大电源。”云南电网公司规划发展部主网规划科经理施超说,截至今年6月,云南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4100万千瓦,仅2023年云南省新增新能源装机达2086万千瓦。

  云南电网大力支持新能源电源建设,多措并举服务新能源并网,开辟新能源接入绿色通道,开创“一站式”服务,统一开展新能源接入系统设计,办理时间大幅压缩3—5个月。加大新能源送出通道投资建设力度,建设周期较常规电网工程压缩近30%。云南电网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支撑新能源高渗透率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云南电网目前已建成“四横四纵一中心”的500千伏主网架大格局,并与南方电网通过十回直流异步联网运行,建成投产500千伏德兰线、500千伏隆阳变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支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和消纳。依托智能调度运行体系、智能监控、智能运维,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构建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逐步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网安全运行和现货市场高效运营。

  云南电网公司主动应对电力、电量及调节能力“三缺”风险,源网荷储四端协同抓好行之有效保供举措落实,有力保障西电东送和省内供电平稳,守牢了不拉闸限电底线,保供成效得到各方肯定。2023年云南电网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小于10.5小时,供电可靠性相比“十三五”末期大幅提高。

  大理水风光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近期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南方电网公司阶段验收;楚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示范区、呈贡光储充和配网自愈示范区、玉溪新平新能源网源协同示范区、维西现代化农村电网等加速建设……云南电力市场绿色能源交易电量占比超90%,清洁能源交易比例全国最高。在全国率先开展日前增量交易试点,率先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参与交易,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全国第一;率先推出零售交易平台,全面响应市场发展提速换挡的新要求。

  通讯员 刘民伟 李琛 沙子键 南网报记者 刘杰

  点亮海之南 绿动自贸港

  “我们申请了200千伏安用电容量用于农产品加工,客户经理主动上门联系我们,不仅为我们解决了用电问题,还节约了一大笔投资成本。”海南黄氏润佳莱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昌健对“三零”“三省”用电红利政策深有感触。

  据了解,海口供电局客户经理王妹在收到客户报装申请后,第一时间联系客户了解用电需求,组织力量前往现场勘查,确定供电方案,全流程进行跟踪管控,通过多种举措压缩业扩报装时限,为企业节约了16.6万元的成本。

  海南电网公司扎实推动海南自贸港用电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深化“三零”“三省”服务,在办电流程、办电成本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持续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感”;低压居民、低压非居民、高压单电源环节办电时限分别压缩至1.22、1.22、16.56个工作日;严格执行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业扩工程延伸至客户用地红线政策,今年已为客户节约投资2.65亿元。

  海口供电局市场营销部负责人表示,海口供电局通过聚焦办电、用电、增值服务三大环节打造“椰电易”用电营商环境特色名片,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小微企业200千瓦及以下用电报装“零投资”,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办电成本。近3年来业扩延伸政策惠及客户7000余户,累计为客户节省项目投资3.95亿元。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是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自其开建以来,三亚供电局紧盯园区各大重大项目落地,联合市政府率先在全省推行水电气报装“一站式”“两先行”“四个零”服务,试点“无证明办电”,为客户提供从技术咨询到装表接电的“一条龙”服务,提升办电速度。海南电网公司积极探索海南自贸港“准入即准营”制度用电报装领域的深化应用,创新自贸港重大项目服务机制,迭代升级全链条服务十项管控机制,在海口、三亚扩大“无证明办电”“信用办电”“买车即报‘桩’”等经验,深化水电气网视“六联办”,打造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联合服务,今年上半年办电时限合格率提升至99.88%,线上办电比例达到97.88%。

  “1+19”特色名片因地制宜推出高质量的供电服务和创新举措,让海南电网在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上阔步前行。

  从“事事分头办”到“一件事一次办”,从线下办电到线上办电,海南电网公司不断探索更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办电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与海南自贸港相匹配的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可靠、便捷、高效、智慧的新型供电服务。

  南网报记者 黄昕 通讯员 徐靖琳 周洁欣 金皎 杨永光 吴多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