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团参观南方电网数字电网体验中心。南网报记者 李志杰 摄
南方电网公司工作人员对中老铁路沿线线路进行运维。南网报记者 李志杰 摄
“回到祖国,我一定会把在广州的见闻和读者分享。”结束南方电网公司的参访之行后,柬埔寨酸角树新闻网总编辑隋·索皮告诉记者,“南方电网公司先进的数字电网技术以及积极推进澜湄区域能源电力合作的举措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7月1日,202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媒体峰会嘉宾参访南方电网公司座谈会在广州召开。40余位来自澜湄六国的主流媒体社长、总编辑,以及资深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走进南方电网公司,详细了解公司持续加强澜湄电力合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等情况。
数字电网技术应用区域合作中
柬埔寨仙女广播电视总台内容总监亨·索万踏上环抱式感应灯,一道大门缓缓打开,紧接着规划、建设、运维、调度、营销展区瞬间被点亮。
在科技感十足的南方电网数字电网体验中心,澜湄合作媒体峰会采访团体验南方电网公司以数字电网推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双碳”目标实现、赋能美好生活的创新举措和探索实践。
“南方电网公司拥有非常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亨·索万说。参观过程中,采访团积极与工作人员交流互动,表达对无人机运维巡检等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兴趣。
实际上,南方电网公司数字运维技术已在澜湄电力合作项目中应用。不久前,中老铁路供电项目2023年第一期无人机培训班结束。依托该项目,南方电网公司已开展3期无人机培训共培养了32名老挝学员。多年来,公司通过与周边国家电力主管部门、电力企业开展管理交流、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等方式,保持、巩固与周边国家同行的良好合作关系。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南方电网公司累计为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澜湄国家的电力企业开展了培训32次,培养各类技术人才871人次;自2014年与湄公学院签署协议,双方面向政府和电力企业已累计开展了10批次、270人次的专题培训和研讨会议,促进了澜湄国家电力同行间的交流。
从各种智能装置装备研发应用到数据服务城市智慧管理,再到数字电网推动绿色转型,采访团均展现出浓厚兴趣,并对南方电网数字电网建设和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效表示赞赏。
“中国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真是难以置信。”泰国民众联络厅媒体与信息管理部公共关系专员吉滴塔奇·基特纳塔库感慨,数字电网存在于广州这座智慧城市的各个角落,中泰两国应不断加强交流合作,互学互鉴。
共享发展机会,共享幸福未来
电,是银线架接的友谊,是绿色发展的引擎,是灯火璀璨的共同期许。南方电网公司服务澜湄国家电力合作有哪些亮点?未来将如何开展区域能源电力交流合作?这是座谈交流会上采访团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民心相通等贯穿境外项目,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南方电网公司国际业务部(“一带一路”办公室)总经理李昕昊介绍,公司着力推动电网互联互通,促进澜湄国家基础设施联通。包括推动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和中老铁路外部供电等重点项目落地,持续优化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和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等境外投资项目运营管理,高质量建设老挝230千伏北部电网等境外工程总承包项目。
同时,南方电网公司还为区域相关企业开展电力技术培训,为青年学子提供来华学习的机会。自2011年以来,累计培养澜湄国家来华留学生165人,帮助周边国家培养和储备掌握中国先进电力技术人才,已毕业的72名留学生大部分就职于政府能源部门、电力企业等重要岗位,成为增进双边友好关系、促进民心相通的交流纽带。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公司还组织实施“小而美”民生工程,援建2所中老友好学校,开展“希望之光”公益活动,改善当地医疗和教育设施状况。
“保护生态,成果共享,互利共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沿线群众过上好日子,中老铁路建设就是生动的案例。”在座谈会视频连线环节,南方电网老中电力公司的老籍员工赵明艳认为,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很好地服务了老挝绿色发展,项目整体线路长约936公里,铁塔共2220基,一半以上的线路都要在山地中穿行,“我们采用多种成熟技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项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交流机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发现两国的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中越同事之间能愉快地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越南永新一期电力有限公司越籍员工裴氏占表示,随着工作和日常交往,中越员工之间系紧了情感纽带。她希望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管理能力,为项目安全生产和中越文化交流尽一份力量。
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阐述,一张张精彩的图片展示,从电力互通有无、共建共享,到人文相亲、民心相通,采访团对南方电网公司不断深化澜湄区域电力合作,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作出的贡献深有体会。他们希望,南方电网公司加大投资合作,更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澜湄六国,大家同饮一江水,不仅分享发展机会,更共享幸福未来。”缅甸仰光媒体集团主席吴哥哥说,“希望未来澜湄国家能在更大范围共享能源电力合作成果,让澜湄之水在更多领域浇灌出丰硕果实。”
南网报记者 包莉婷 江涛 蔡译萱 通讯员 戚玥 郭翔 徐苔林 王娜
澜湄合作南网实践
1.全力推进电网互联互通建设,促进澜湄国家基础设施联通
(1)跨境项目:公司通过多回110千伏及以上线路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其中,清洁能源规模占比超90%,为区域能源转型和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2)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项目整体线路936.8公里,建设铁塔2220基,并将中老铁路10座牵引变电站接入老挝国家电网。项目于2021年3月完工,有力保障中老铁路12月顺利通车。
(3)老挝230千伏北部电网项目:投运后,老挝北部电网由115千伏升级到230千伏,并与老挝中部电网并网,形成该国全国统一的230千伏骨干网架,为老挝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供应,为中老铁路建设及运营提供电力保障,助推老挝南乌江流域水电开发。
(4)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项目:自2018年投运以来,水电站累计发电量接近13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完成了11个移民安置点建设和近万名移民搬迁等工作。
2.着力深化澜湄交流合作,促进规则标准融通
公司持续深化多边合作机制建设,于2014年倡议建立了澜湄国家电力企业高峰会机制,目前,峰会已举办七届;于今年1月发起成立澜湄区域电力技术标准促进会,旨在以标准推动区域电力产业升级,筑牢节能低碳的生态屏障,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3.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澜湄国家民心相通
(1)培养来华留学生:自2011年以来,公司累计培养澜湄国家来华留学生165人,帮助周边国家培养和储备掌握中国先进电力技术人才,已毕业的72名留学生大部分就职于政府能源部门、电力企业等重要岗位。
(2)开展电力技术培训:自2013年起,公司累计为澜湄国家的电力企业开展了培训32次,培养各类技术人才871人次;自2014年与湄公学院签署协议以来,双方面向政府和电力企业已累计开展了10批次、270人次的专题培训和研讨会议。
(3)援建中老友好学校:2020年,公司投资超过300万元,在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营地附近建设两所中老友好学校,为当地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每年,水电站员工都定期前往学校开展“占芭花”爱心公益助学、“南网课堂进校园”活动。
(4)开展“希望之光”老挝公益行活动:今年1月14日,“希望之光”老挝公益行活动正式启动,推动老挝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中老文化交流。目前,该活动已先后在老挝西维莱小学、西科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校和万象市“希望之手”教育中心开展。
采访团声音
老挝《万象时报》副主编 索沙坤·万坎
通过这次参访,我对南方电网公司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希望有更多像南方电网公司这样拥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公司来到老挝投资,更好地推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
泰国民众联络厅媒体与信息管理部公共关系专员 吉滴塔奇·基特纳塔库
这次参访加深了我对澜湄电力互联互通的认识,期待中泰之间有更多交流互鉴的机会,南方电网公司和泰国的电力企业有更多合作交流项目。
泰国电视五台副总裁 他汶楠·康可兰
听说,未来南方电网公司还会持续深化澜湄区域电力合作,这非常好,数字电网是非常有价值的技术,它能更好地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柬埔寨仙女广播电视总台内容总监 亨·索万
在澜湄地区,我们沿着同一条河流生活,也应该把这里的人、经济、技术联系起来。南方电网公司的数字电网技术,可以通过交流让其他澜湄国家的电力工作者都有机会学习,并应用在自己的国家,推动区域实现更智能、更清洁、更可持续发展。
缅甸仰光媒体集团主席 吴哥哥
中国南方地区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了许多外企来开展商务合作。南方电网公司提供了稳定、可靠、高质量的电力,并通过应用数字电网技术满足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要。澜湄合作意义非凡,六国携手,互利互惠,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柬埔寨酸角树新闻网总编辑 隋·索皮
展厅里展示的现代化电力技术和设施让我很震撼,希望未来像南方电网公司这样的企业能多来柬埔寨投资,让柬埔寨从通往未来的数字化电力技术中获益。我也很高兴看到澜湄区域合作越来越广泛,希望澜湄国家之间能增进理解,实现共同发展。
媒体报道
本次参访活动结束后,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选摘相关内容如下:
柬埔寨《高棉时报》报道(截图)
泰国中泰新闻网官网报道(截图)
泰国中泰新闻网脸书报道(截图)
人民网英文版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