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能源安全的阐释字字千钧,对保障能源安全的要求清晰明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当前,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56%,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牢牢守护煤电机组“口粮”安全,端稳能源安全的“饭碗”意义重大。
每天,100多列30多万吨电煤进厂入库,首尾相连超过50公里;
每周,100多名职工驻守煤矿、站台、码头调运一线;
每月,100多亿资金流水精准进出;
每年,10000多件合同1亿多吨电煤洽谈、签订、调运、结算。
汗水点燃华电万家灯火,平凡脚步守护日日夜夜,燃料物流347名职工一路走来,栉风沐雨。
2016年,作为集团公司电煤集约采购主体,燃料物流公司应运而生,肩负起集团公司“经营战略重要支撑、能源保供重要力量、提质增效重要基础、资源配置重要平台、风险控制重要环节”的职责使命。燃料物流公司始终牢固坚持服务集团公司战略全局、服务集约区域控价降本的总体定位,把集约区域煤电机组能源安全作为首要使命任务,充分发挥规模采购集约优势、煤电产业协同优势、专业管理核心优势、物流通道统筹优势,不断推进集约采购体系和集约采购能力现代化建设,争做保障供应的主力军、提质增效的先锋队、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截至目前,服务保障集团公司11个区域37家煤电企业的煤机运营,装机容量5266万千瓦,占集团公司煤电装机总容量的54%,年均采购电煤1.2亿吨,占集团公司电煤采购总量的一半。
稳字当头,扛起能源保供大旗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能源安全战略要求,燃料物流公司牢记嘱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挺起使命担当,围绕电煤中长期合同“三个百分百”,坚持“煤炭是跑出来的”,把底线思维贯彻始终,系统推进常态化保供,保持供需动态平衡。今年以来,签订有效中长协合同9359万吨,覆盖率88.5%,同比增加3289万吨、增幅52.46%,长协煤兑现量同比大幅增加,有序有效完成北方供暖期、春节、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迎峰度夏”、党的二十大和备冬储煤各项任务,保供时长创历史新高。
——增长协。高标准高质量抓电煤订货,把年度合同作为保障供应的“压舱石”和“基本盘”,努力增加长协份额。深刻把握国家政策、电煤需求、煤炭资源和运力情况“四个变化”,强化供应保障和物流体系“两个能力”,抓好电煤中长协合同高水平全覆盖,着力提高沿江沿海电厂中长协总量,着力强化陆运水运供应链体系建设,构建燃料采购供应与市场变化相匹配的供需调节机制和产业协同机制,2022年中长协合同基本实现“全覆盖”。
——抓重点。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电厂的电煤供应组织。干部“靠上去”,措施“跟上去”,功夫“下进去”,密切协同集约区域电厂,全面驻矿驻站驻港,抢抓主产地煤矿产能核增和长协煤运力优先配置契机,稳固集约区域煤电机组保供控价基础。对供应结构复杂、接卸能力较弱、供应通道较少、供应周期较长的区域和电厂,做到资源、运输、库存等协调联动。
——盯难点。全力抓好长协煤兑现、市场煤采购,做好重点区域、困难电厂库存预警。坚持和优化周调度、日调运例会机制,更好发挥“点后”协调会作用,强化应急处突机制建设,做到燃料物流和集约区域电厂协同联动。
——保应急。切实把保供控价责任使命扛在肩上,闻令而动、迅速响应,高效开展应急保供。充分考虑负荷突升、备用启机、极端天气、通道中断等情况,完善应急协调机制、信息报送机制,优化应急调运方案。
面对去年10月份“口粮”供应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提高政治站位,不惜一切代价备足电煤“口粮”,全体干部员工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奔赴和坚守晋陕蒙等资源腹地、矿山、码头一线,山东、山西、秦皇岛、陕西、河南、江苏、湖北等分公司主动协调资源运力,先后多次将重点电厂列入优先装运调度令,实现问题不过夜和动态清零。
集约区域电煤供应总体稳定,库存达到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要求,未发生因采购调运供应原因造成电厂缺煤事件,守住了煤炭供应底线,以实际行动点“燃”万家灯火。
分厘必争,严控资源进厂成本
牢固树立集团公司利益最大化理念,长期、稳定、高质量地控制压降集约采购区域电煤采购价格,从大处着眼、从大局出发,深入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方针,科学制定采购策略,积极开展结构化、差异化、精益化和一体化控价降本,稳扎稳打、一厂一策,集约采购专业化优势不断显现。自成立以来,集约采购区域入厂标煤单价变动幅度始终优于四大发电集团平均水平,对标排名大幅提升。
——优结构。坚定不移提升集约采购控价能力,牢固树立集团公司集约区域“一盘棋”思想,重点发挥对内集约、对外规模优势,优化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流向、不同煤种的供应结构,统筹长协与市场、区域内与区域外、铁路直达和下水煤的比价关系。
——定策略。掌握市场趋势变化,既主动降价,又提前锁量,综合把握量价关系,探索差异化采购策略,推进库存、策略、计划、调运协同联动,低价期采购量高于机组消耗量、高于高价期采购量。
——省运力。大力推进跨区域和区域内直达煤经济调运,按照低成本优先调运原则,开拓运距短、流向好、运力宽松的站点和资源,系统梳理发运站点、运输通道和电厂到站,按照通道近、运价低、资源优的原则,整体优化运输路径。积极推进下水煤集约化、海进江一体化调运,集中跨区域资源,优选中转港口,签订直泊协议,减少等泊时间,控制滞期费、海进江中转过驳费,精准压降下水煤运输成本。
——增通道。巩固稳定现有物流通道,新增晋陕蒙等资源区域至燃煤发电企业集中区域的跨区域直达煤通道,晋北区域经大秦铁路至秦皇岛港、神府和东胜区域经朔黄铁路至黄骅港、内蒙地区经蒙冀铁路至曹妃甸港、瓦日铁路至日照港的铁水联运下水煤通道,印尼供应华南区域和俄罗斯等供应华东、华南区域的进口煤通道。
——推创新。创新采取库存提升、库存前置、库存置换、跨期采购、采购前置等控价措施,做到采购策略既与市场走势相一致,又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创新开展规模采购、以量换价、定量包销、招标前置、集中竞价,组织实施经济调运、精准调运,加快资金周转,提升结算速度。创新构建燃煤发电成本数据分析模型,对供应电厂煤炭模拟核算销售到厂成本,准确掌握影响因素,实现供应成本最优。创新开展供应商分级分类管理,发挥规模化需求优势,聚合碎片、打包谈判,以规模降成本,做到采购前预先评估、调运时综合统筹、供应后及时评价,实现全时段、全方位、全过程成本管控。
疏浚延展,集约发运供应链优化升级
针对优质资源落实难、履约兑现难、运力保障难等诸多问题,瞄准煤炭产区“有政策、没资源”“有煤炭、运不出”等突出矛盾,燃料物流公司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将坚定不移打造集团公司电煤集约发运供应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提升燃料供应链的稳定性、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入开展“应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到、怎样做好”大研讨、大调研,多轮次踏勘晋陕蒙资源和运力富集区,初步形成建设“运力保障、资源可控、配置优化、供应稳定”电煤集约发运供应链的发展思路。在集团公司分管领导、业务部门指导下,抓要点、解痛点、通堵点,积极开展铁路立户、站台运营、场地交货、储煤掺配等方面的有益尝试,顺利完成陕西大保当、靖边北、杨桥畔、山西孝南、内蒙罕台川北等7个站台立户,9月25日首列自有铁路计划集约发运电煤成功发出。
——创新思维。聚焦需求和煤源更集约、队伍和管理更专业、意识和行为更市场,加快煤炭、运力、站台、港口等合作资源开发,加快建设集约发运供应链,勇当集团电煤集约发运供应链链长。
——积极抢位。坚持“能立尽立,应立必立”,加大路局协调,在煤炭富集地和瓦日线、浩吉线等铁路“大通道”,加快推进集运站台立户和租赁,积极开通直达列,提升直达煤运输能力。
——广拓煤源。加强与政府和煤矿衔接,全力争取长协资源,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与战略客户合作,在优质资源不减量基础上,努力争取新的优质煤炭资源,不断取得煤源拓展新突破。
——增设泊位。加快推进水运煤快速供应链建设,在华电曹妃甸港口设置专用场地、泊位,开展煤炭储存掺配。
——联储联备。加快推进联储联备应急保障机制建设,协同集约区域重点电厂在晋陕蒙站台、沿海沿江码头开展联储联备,确保储的上、备的足、调的动、用的好。
守正创新,数字赋能风险管控
作为煤炭经营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和廉洁风险始终并存。燃料物流公司严格执行煤炭购销“十六个必须十六个禁止”,全面发挥集约采购风险防控优势,坚持“制度+科技+机制”集中管控模式,精准管控要点、优化程序流程、完善制度规定、强化合规体系,定界限、划红线、筑防线,实现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检查监督向实时监督转变、人工监督向科技监督转变,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防范了重点环节风险。
——建成1个平台。坚持“完善升级数字化底座、全面建设数字化应用、优化提升数字化价值”的思维理念,全面建成集团公司燃料采购管理系统,完成计划、采购、竞价、供应商、合同、调运、结算、监督8大功能模块建设,实现了燃料购销业务全流程管理、全过程控制,实现煤炭采购管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和数据规范化建设,实现全部煤炭采购、全部业务流程“100%线上运行”。业务、管理、财务、监督“四位一体”融合体系的构建,首次实现了煤炭采购管理业务全流程廉洁风险信息化防控,管理功能信息化改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
——形成1个体系。积极开展内控合规风险防控一体化信息化试点,针对自提煤、预付款、供应链金融等,研究新业务、把握新规律、防范新风险,强化内控建设,打造内控风险合规“三合一”体系,形成1套总体管理制度、3项技术指南、N项业务标准手册即“1+3+N”内控体系。
——织成1张网络。针对点多、面广、线长、分散的廉洁风险,启动建设“全流程+全天候”精准监督模块,集采购调运过程管控、验收结算后评价全过程于一体,业务、财务和监督环节实现无缝衔接,有效杜绝业务“打擦边球”现象,压缩一线人员自由裁量权,实现全流程24小时监督,筑牢业务监督、职能监督和执纪监督“三道防线”。
回望来路,爬坡过坎、砥砺前行,展望未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大潮激荡,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燃料物流公司必将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拥抱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在守护能源安全“生命线”的大潮中,涵养家国情怀,乘风破浪、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