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篇:科技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2022-10-21

本网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些科技创新的关键词,为我们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作为能源央企中国华电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国家队作用,在深化科技攻关、推进策源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中,更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培育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勇挑重担 发挥科技创新“国家队”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华电电科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汇聚院士和知名专家团队联合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申报和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国资委第二批“1025”工程评估1项,牵头申报的“区域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绿色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评审,实现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国家级科技大项目全满贯。策划国资委创新联合体攻关任务,其中燃机智慧运维云平台研发及试点应用LHT任务已获国资委批复。牵头组织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燃机自主运维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智能发电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的创新联合体建设,与清华、西交等15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过去十年,福建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力度,累计36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取得授权专利177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进入新时代,华电福建区域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研发经费和智力资源统筹,用好激励保障政策,确保提高全年研发投入强度。推进2021-2023年数字化行动计划,探索建设数据共享服务、5G+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加强关键领域攻关,围绕风电、水电、光伏、抽蓄、储能等业务板块重点难点问题,推进项目研究,攻坚海上风电建设、光伏电站智慧运维等关键技术,开展区域光伏电站智慧集中管控平台开发与研究,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为高科技制造型企业,国电南自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力开展项目研制与产业化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只争朝夕 突破“卡脖子”技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创新是能源转型变革的第一动力,金上公司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工程建设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为建设国家级大型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叶巴滩分公司聚焦高海拔、高温差、混凝土温控等施工重难点,加强与国内顶级技术咨询团队的专家委员会和科研院校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以科技进步、技术革新推进工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大力运用数字化新技术,开展智能温控、智能浇筑、智能灌浆、智能监测等智慧工程项目,数字建造平台“叶电云”及其移动端已全面上线运行,形成“感知+分析+控制”一体化智能操作。金上巴塘分公司(拉哇分公司)坚持依托重大工程,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应用工程建设新技术,培育行业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拉哇电站复杂地质条件下振冲碎石桩施工科研项目成果已获包括“长江科学技术一等奖”在内的多项科技(进步)奖,获得16项发明专利授权。

浙江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围绕绿色低碳技术,在电力装备领域发展、新兴业态项目技术应用上展现新作为。围绕数字转型,在数字电厂、数字工程、智能巡检上布局,加快智慧运维云平台建设,实现新能源集控中心投运。加大“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总结龙游公司燃气机组控制系统全站100%国产化的成功经验,组织科研团队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上形成合力,建立问题导向、目标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机制。

“创造六项‘世界之最’的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集工业无人机、三维建模、AI智能缺陷识别系统等高科技于一身的东风‘数字电厂’”“首套基于国产CPU、操作系统的‘华电睿信’水电智能监控系统在洪家渡发电厂、构皮滩发电厂成功投运”标志乌江公司科技创新已迈入快车道。该公司将牢记使命,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推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示范应用项目、集团公司“揭榜挂帅”项目、集团公司十大重点科技项目实施,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度,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建设,坚决兑现“军令状”。

华电煤业聚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密切跟踪推进“矿用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国家级“揭榜挂帅”项目,持续推动5G智能传感器及矿山物联网技术、西黑山一号矿井少人(无人)智能化科学试验示范项目,获得行业科技奖项2项,授权专利45项,完成0.5吨级机器人样机1台及1吨级机器人结构总体设计,系统单位华电力拓公司入选2022煤炭行业信息技术企业20强,为该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开采、加快高效快速掘进技术装备研究及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注入了强大动力。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近年来,江苏公司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科技队伍建设,全力做好“卡脖子”核心技术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成了基于自主可控国产CPU的分散控制系统在33万千瓦机组的示范应用、基于安全可控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MaxCHD在10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上的研究与应用、9F燃机控制系统(TCS)国产化自主可控示范应用等重大科技项目。近五年,累计完成集团重点科技项目5项,一般科技项目30项,累计投入科技项目资金约2.48亿元,共取得各项专利232项,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聚集要素 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圈”

华电云南区域坚持把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标尺。通过不断有效运用重点任务“揭榜挂帅”,党员“岗、区、队”揭榜破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领衔解题等创新形式,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涌入创新大军,越来越多的突击队和党员先锋岗冲锋在前。该公司不断以创新赋能发展,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技术在火电企业应用,推进新能源“远程集控、片区点检、场站委托运行”模式研究和实施准备有序开展,推进研究编制公司数字电厂方案、计算机监控系统国产化方案。深入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激发创新动力创造潜力,专利及创新成果数量实现逐年递增。

湖南常德公司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聚焦关键点,找准着力点,将技术改造、保电保供工作与“劳动竞赛”、“创新工作室”、“提质增效专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合理化建议”、“金点子”载体,充分发挥“创维创新工作室”领头作用,广泛开展课题小组研究,推进五小、QC活动,围绕公司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培训工作,追踪职工创新项目进程,加强统筹推进和技术帮扶,促进职工技能提升、成果转化、岗位建功与企业经营提效、发展提质工作的深度结合,持续发挥科技主力军作用,激活创新要素、赋能科技创新,带领职工自主创新“跑”出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华电内蒙古区域“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为主要攻坚阵地,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累计对20家创新工作室予以授牌,完成创新成果113项,24项成果荣获国家、省市优秀技术成果奖,推广应用12项,申请发明和实用专利6项;大力推动岗位创新创效,先后拨付创新工作室奖励、命名资金50余万元,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创新研发的积极性,仅2022年征集创新成果39项,8项成果获得表彰奖励,取得“修旧利废”“源网荷储”“联储联备”等突破性成果,创新辐射范围与质量逐年攀升;立足重点项目发展,与业内科研公司、高校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打造全球首批、集团公司首个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示范项目,为新时代清洁能源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新征程上,中国华电将继续深化科技创国家队作用,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华电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