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公司新闻中心近期组织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分赴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探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南网报本期起推出系列报道,见证当地人民群众喜迎二十大的昂扬精神风貌。敬请关注。
金秋时节,广东省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绿树成荫,工厂生产繁忙,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瓜果畅销国内各大城市,返乡创业、就业人员越来越多。乡亲们满怀希望,铆足干劲。处处洋溢着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烈气氛。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连樟村,留下了“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的殷殷嘱托。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连樟村民感恩奋进,如今的连樟村产业兴,人气旺,发展动力足,这条昔日的省定相对贫困村,闯出了一条具有“造血”功能的乡村振兴道路,成为了广东省美丽乡村。
产业振兴动能足
今年中秋节,连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收获的香印葡萄、冰激凌哈密瓜等水果被包装进礼盒,成为走亲访友馈赠佳品,线上线下持续走俏。
园区门口的实体店里,销售员李小曼忙得不亦乐乎。从上午开始,到村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地走进小店,将摆满水果的货架团团围住,挑选色泽艳、品相佳的水果作为手信。
李小曼说,自己在广州打工了20多年,去年回到村里就业,既有经济收入,又能解决照顾老人、小孩的后顾之忧。她指着柜台上的一本册子说:“这上面记录了很多客人留下的信息,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我们店里的公众号上还会有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客户下的订单。”
有了产业,就有了盼头。这几年,如李小曼一样从外地回到连樟村的,有十几人,她们有的在村里务工,有的就地创业。
“从产业园奠基开始,电网建设就在同步开展,园区基本上没有停过电。”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何为说,该项目已建成了23个大棚,遮阳网、风机、自动灌溉系统、调温空调等现代化设备都要用到电,每月的电费就要1万多元。
如今,产业园实行“订单式管理+现场采摘”模式,年销售额达到600万元,吸纳近30个当地村民长期就业,同时定期开展农技培训,传授无土栽培和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获得收入,还让他们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电网强了,村里生产生活用电激增。短短几年时间,连樟村年用电量从2014年的11.23万千瓦时,增长到如今的60多万千瓦时,翻了好几倍。
连樟村智能电网建设项目负责人许量鹏介绍,广东电网公司清远供电局累计投资了1700万元对连樟村电网进行改造升级,可以满足沿线区域15至20年发展用电需求。
“以前村民收入低,生活品质得不到保障。现在村里变化很大,不仅解决了集体资产的归属问题,还打造了扶贫车间、产业入股食品公司,与帮扶企业合作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方式,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连樟村党总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陆国勇介绍,目前连樟村已引进了20个产业项目,开办了7家观光农场、农家乐,仅2021年春节期间就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人气就是财气,动力带来活力。
坐落在连樟村村委会一旁的玩具厂每天都非常热闹,稳定电能助推着生产流水线不断输出产品。工厂的80多名女工全部来自连樟村和周边村庄。村民李彩均在车间里连续工作了4年多,已经盖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前几年返乡创业的陆秀媚,开通了“连樟女儿”的抖音号,粉丝已有6700多人,白天,她在摊位上摆卖当地各种采挖、种植的中草药材、麻竹笋;晚上,她带领村民在新建的文化广场上跳着广场舞,开启直播带货模式……
新农村迎来新思路新动力
乡村蝶变,变化的不仅是产业发展,还有新农村建设的思维和动力。
在连樟村,文旅产业发展又有了新花样,游客不但可饱尝农家特色风味,还可走近“粤菜师傅”工程、体验当地“厨乡”文化。陆国勇说:“‘粤菜师傅’打通乡村振兴‘风味之路’,慕名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广东电网公司在定点帮扶和行业帮扶上持续发力,持续推动充电桩、电磁厨房等电能替代项目,倡导乡村能源消费新模式。
多路电源、储能微电网、光伏发电、自愈式快速复电系统……电网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向“新”而动,也让连樟村的绿水青山更美、金山银山更大。
2020年10月,由清远供电局投资1700万元的连樟村电网改造项目全面建成投运。经过改造升级,连樟村电网架构进一步完善,200多户村民用上了智能绿色电,村庄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一张坚实的智能绿色电网正在织就。
“储能式微电网是由光伏发电、水力发电、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装置和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既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脱离电网孤岛运行。”清远英德供电局工程建设部副主任李敏健介绍,连樟村微电网配置了虚拟同步发电机功能的潮流控制器和储能系统,能够在并网运行和离网运行模式间智能切换,保证连樟村电力供应的不间断。
与稳定电力相得益彰的,是四处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
漫步村庄,两旁栽满绿化树的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杂乱残旧的电线不见了,矗立在村中心的台架变压器也消失了,只看到整洁的楼房上有一排排崭新的黄绿红蓝的电线和充满现代气息的配电房,与周边环境相互映衬、融为一体,一幅崭新的农村画卷徐徐铺展。
用村民陆秀媚的话说,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贫困村已经“改头换面”了。
“今年4月,我们再出举措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广东电网公司规划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将通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持续优化农村用电营商环境、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等19项重点项目,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黄勇华 袁帅 通讯员 孔德淇 卢晓宇 刘思娴 覃轩 钟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