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技术与标准创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车网互动发展已迈入“政策引导、试点先行”的关键阶段,首批9个试点城市、30个试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作为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探索车网互动关键技术 标准引领试点创新”为主题,围绕推动我国车网互动技术进步、加强试点城市及试点项目技术交流分享、完善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支撑车网互动标准制修订工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对于下一步推进举措,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是紧盯目标进度,加快试点建设。希望各试点城市、项目相关单位积极推进试点建设,在设施建设、政策机制、车桩网协同调度、电池安全管理等领域加快推动工作;二是强化工作协同,凝聚发展合力。各试点地区要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政府、试点企业、电网企业等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三是完善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发展。中电联等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完善车网互动实施效果评价、并网技术要求等关键标准,加快构建车网互动标准体系,推动标准与技术创新同频共振。
中电联党委委员王思强指出,车网互动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当前,该领域开展了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工作,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车网互动生态圈逐步成型,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协同”升级。要健全政策机制,依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完善需求响应、现货市场、辅助服务机制,增强盈利预期,助力形成公平开放市场竞争环境。
论坛上,中电联发布了《车网互动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库》(以下简称《指标库》)《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2025版)》(以下简称《标准体系》)两项技术白皮书。《指标库》以“科学量化、动态对标、精准施策”为核心原则,构建形成“三力协同・动态联动”的车网互动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综合考量技术现状、市场需求与未来趋势,明确了车网互动标准体系框架,涵盖“基础和通用、设备与接口、服务平台、负荷聚合系统、建设与运行”五大领域,规划国家/行业标准共96项,全面覆盖车网互动全产业链环节。(王轶辰)
原文链接:车网互动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