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圆满完成迎峰度夏、防汛救灾和重大活动保电工作

2025-09-30

  今年夏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频现,局部地区降雨极端性突出,多个台风接连“袭击”东南沿海地区,给电网运行和电力保供带来挑战。发电侧,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占比持续提升,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进一步显现。用电侧,夏季降温负荷“尖峰化”特征明显,全国用电负荷4次创新高,7月、8月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10226亿千瓦时、10154亿千瓦时,连续两个月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全力做好迎峰度夏保供、防汛救灾和重大保电工作,不断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应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广大电网员工担当作为、冲锋在前,切实增强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打赢了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防汛救灾、重大保电攻坚战。


扛牢首要责任,全力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是公司每年都要打好的一场“硬仗”。6月13日,公司召开2025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暨安委会第三次会议,安排部署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6月18日,公司举行2025年迎峰度夏暨大面积停电事件联合反事故演练,集中检验公司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迎峰度夏期间,公司各单位坚持团结治网,强化政企联动,压实责任、精心组织、细化措施,有效应对了今年夏季高温负荷历时最长、主要流域来水偏枯、暴雨洪涝灾害频发、重大活动保电集中等多重挑战,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


  6月至8月,我国平均气温创新高,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受经济增长和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各行各业用电需求显著增加,空调等降温负荷拉动用电负荷不断攀升。


  7月4日,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达14.65亿千瓦,公司经营区用电负荷达11.96亿千瓦。这一数字在8月4日至6日继续刷新,并于8月20日攀升至12.35亿千瓦,较去年夏季最高值11.80亿千瓦增长5500万千瓦。


  江苏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超过1.56亿千瓦、山东电网用电负荷8次创新高、河南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较去年极值增长12.4%……来自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迎峰度夏期间,公司经营区用电负荷6次创新高,6个区域电网18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累计81次创新高。对于迎峰度夏期间的用电高峰,公司早有预判、做足准备。


  各类电源增发稳供为电力保供提供“粮草”。截至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达36.7亿千瓦。公司积极做好电源并网服务,依托国家煤电油气运部际协调机制,与发电企业共同努力,加强一次能源统筹协调,同时深化新能源预测等技术手段应用,开展水风光优化调度,加强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调用,切实保障电力供应充足可靠。


  电网“筋骨”愈加强劲,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四川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攀西地区向四川省内负荷中心的输电能力;江苏无锡望亭至太科22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改造后,有力支撑江苏南部创新产业集聚区用电;新疆伊宁县化工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提升了区域新能源电源接入能力,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6月底,公司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提升区域内供电能力超3300万千瓦,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再添底气。


  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优势充分显现。年初以来,公司投运陇东—山东、哈密—重庆、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目前已建成的42项特高压工程构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为电力跨区跨省互济提供通道支撑。


  全国用电负荷今夏首创新高当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入大功率运行状态,连续第4年达到1100万千瓦输送功率;投运不到70天时间,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便突破50亿千瓦时,单日最大输送电量近1亿千瓦时,约占重庆全市日均用电量的五分之一;6月至8月,上海庙—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日均输送电量1.64亿千瓦时,可满足2600万户家庭一天用电……“今夏,公司经营区跨区跨省输电最大电力达2.29亿千瓦,跨区输电最大电力达1.51亿千瓦,均创新高,有力保障了华北、华东、华中等负荷中心的电力供应。”国调中心调度计划处副处长梁志峰介绍。


  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完善,进一步丰富了电力保供手段。今年夏天,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入华东电网,再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地。从西到东,从北向南,通过省间电力现货交易,来自青海的绿色电能点亮江苏的万家灯火,山西的火电参与跨省互济,支撑湖北电网度过用电高峰。据统计,迎峰度夏期间,公司经营区省间现货最大互济电力1432万千瓦,精准支援20余个省份用电。


  抽水蓄能电站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多新型调节资源也参与到电力保供中。今夏,国调中心组织公司经营区各分部、各省级电力公司开展新型储能度夏常态化集中调用。公司经营区新型储能可调最大电力超过6300万千瓦,接近3座三峡电站装机容量,夏季晚高峰平均持续放电2.4小时,为空调负荷最大时段用电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服务大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公司超前安排、周密部署,以“五个最”的工作标准,实现“四个零”的工作目标,高质量完成上合组织天津峰会重大保电任务,并首次实现上合组织峰会场馆全绿电供应。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公司累计出动供电保障人员2.43万人,调用车辆5203台、发电车85台,值守在天安门广场、长安街沿线、人民大会堂等地,确保重要时段、重要场所、重要用户供电可靠,圆满完成保电任务。


  今年夏天,在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洪涝灾害和台风接连来袭的情况下,公司充分发挥“一盘棋”优势,积极担当作为,先后完成夏季达沃斯论坛、第12届世界运动会、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等重大保电任务,以实际行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保障电力供应事关人民福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今年6月、7月和8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5.4%、8.6%和5.0%。夏收夏种农事繁忙,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暑期文旅市场火爆,全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长。对此,公司上下多措并举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有力支撑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全力护航农业生产。在甘肃兰州,高原夏菜的采摘期与夏季用电高峰期重合。为服务菜心等高原夏菜的采摘加工,国网甘肃电力推出“特殊办、加急办、容缺办、网上办、帮你办”专项服务和“客户经理+项目经理”双经理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当地夏菜种植基地生产用电。


  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在经济大省浙江,国网浙江电力通过推广用户侧储能等方式帮助制造业用电大户降低用能成本,在用电高峰期正常生产。“我们建设了15兆瓦/30兆瓦时用户侧储能项目,用电低峰期充电、高峰期放电,每天可转移高峰电量6万千瓦时。”浙江联鑫板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项目负责人童铭说。


  服务文旅产业发展。暑期旅游高峰期间,国网四川电力在前期改造升级配电网的基础上,针对都江堰青城山等景区核心位置增设供电服务点,加大用电安全特巡力度,为酒店、民宿等用户提供“一对一”供电服务,助力当地服务业升级,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可靠供电同样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动能。6月至8月,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核心城市张家口,国网冀北张家口供电公司及时跟进政府数据产业布局规划,超前对接企业用电需求,组建“营发调运”专家保障团队,为企业提供“管家式”专属服务,全力支撑供区内39个国家重点数据中心用电量同比增长56.91%。


  聚焦用电侧,公司坚持政府主导,落实分时电价政策,用好节约用电、需求响应、错峰检修等措施,充分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客户侧负荷资源被精准感知。国网上海、浙江、湖北电力等利用虚拟电厂将分散在工业、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负荷资源聚合起来,灵活响应电网调节需求,助力电力供需平衡,并使用户从中获取收益。


  8月14日,受持续高温影响,上海用电负荷居高不下。国网上海电力组织47家虚拟电厂运营商参与了百万千瓦级虚拟电厂需求响应专项调用,实测最大响应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达到116.27万千瓦,相当于在短时间内增加了2台不占土地、不消耗煤炭的60万千瓦火电机组。


  顺应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态势,山东、江苏、湖北等地电网企业围绕用电高峰期车网互动开展探索。为进一步推广车网互动新模式,公司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做好电网接入、电费计量等支撑保障服务,积极服务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建设,支持更多用户侧资源参与电力保供。


  电力保供的参与范围也扩大到了普通居民用户。“今年夏天,我们开展了节电响应活动,通过一定奖励引导居民节约用电。”国网安徽电力市场营销部副主任郑抗震介绍,该活动共吸引全省超过540万户次居民报名参加,单日最大压降负荷100.11万千瓦,既满足了居民日常用电需求,又削减了近1.5%的尖峰负荷。


全力防汛救灾,坚决守牢民生用电底线


  今年夏天,我国防汛抗台风形势依然严峻。“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暴雨极端性强,33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7条河流超保,22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再加上台风“丹娜丝”“竹节草”“杨柳”接连来袭,电网安全运行和民生用电保障面临考验。


  守一方电网,保一方平安。公司各单位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对台风、极端暴雨等灾害天气的预警预判,强化防汛隐患整治,前置部署抢险队伍、应急物资,累计派出6万余名抢修人员,出动6100台应急发电车(机),从“防、减、救”等环节全链条发力,构筑起防汛抗台风的坚固防线。


  做好监测预警,掌握防汛抗台风主动权。近年来,公司与中国气象局等加强合作,强化气象监测及灾害预警分析,精准研判重大灾害性天气对电网的影响,打好防汛抗台风的“有准备之仗”。


  7月5日,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登陆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针对福建、广东启动防汛抗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国网福建电力加强对电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调整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组织470支抢修队伍随时待命,全力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8月25日至30日,辽宁辽阳出现持续强降雨。在降雨来临前,国网辽阳供电公司便同步启用辽宁电力气象预警中心的“预测-预报-预警-响应”全链条服务,实时监测雨情、水情对电网的影响,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国汛情区域分化,北方偏重,极端性强。7月下旬,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公司视频连线基层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强总理批示要求,进一步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第一时间抢通电力“生命线”。在北京密云冯家峪镇,面对山洪、泥石流造成道路中断的局面,第一批电力抢修“先遣部队”跟随武警官兵,身背5台20多公斤重的移动充电电源挺进深山,在淤泥中跋涉4小时,将移动充电电源送至冯家峪镇镇政府,助力通信信号恢复。


  坚持“民生为要、复电为先”。在河北易县,供电员工在暴雨发生后迅速利用无人机勘查电网受损情况,开展物资调配、人员分配、抢修复电等工作。在周边县区供电员工的支援下,全县在降雨过去44小时后,恢复了全部30条停运线路供电,251个村3.2万户村民家中的灯又亮了起来。


  东南沿海省份的供电员工也在全力应对台风带来的挑战。7月30日8时至31日6时,受台风“竹节草”影响,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部分地区遭遇暴雨或大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国网上海、江苏、浙江电力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全力抢修恢复供电。截至7月31日15时,三省市受影响客户全部恢复供电。


  科技赋能,应急抢修更加高效——“电网一张图”快速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故障研判,实现用户“未诉先办”;国网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让物资供应更加畅通,确保灾后抢修物资“供得上”“供得快”;智能巡检机器狗、无人机辅助开展雨中巡检,为后续工作赢得更多主动权,进一步提升抢修效率。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7月21日,吉林省集安市发生山洪后,国网通化市供电公司党委连夜组建党员突击队,克服道路受阻等困难,徒步前往财源镇等受影响严重地区开展电力抢修工作;7月23日晚,山东济南莱芜区遭遇强降雨后,当地供电公司党员干部带队抢修10千伏槐树线潘家沟支线,连夜敷设1000米电缆,于24日4时恢复周边4个村供电;7月底到8月初,为更好地支持北京密云、河北承德等地抢修救灾,国网空间技术公司派出党员服务队队员驾驶直升机奔赴防汛一线,运送电力抢修人员,吊运发电机及各类抢修物资……防汛抗洪攻坚战中,公司各单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冲锋一线、抢修复电,以最快速度让灯先亮起来、让群众的心安下来。


  盛夏已过,秋季到来。今年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告一段落,各条战线上的国家电网人依旧忙碌。加快电网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秋检工作、不断推出供电服务新举措……公司上下把保障电力供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融入每一项日常工作,点亮城市乡村,服务企业生产,守护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