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电网发展成效⑪:跨越千里的“电力丝路”

2025-09-29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专题报道《疆电外送:跨越千里的“电力丝路”》《预测准控制精 新疆绿电高效外送》,深度展示“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推动新疆能源转型和资源优势转化,促进新能源消纳外送,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和能源结构转型,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疆的煤炭、太阳能、风能储量均居全国前列,更难得的是,新疆与中东部地区在用电时间上形成互补,这独特的优势让“疆电外送”成为可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疆电外送”规模不断扩大。如今的新疆,已织就“内供七环网、外送五通道”的电网格局。这条“电力丝路”,不仅点亮了中东部千万家庭的灯火,更为全国能源结构转型注入新疆动力。


  电力工人操控无人机为新疆准东—安徽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空中体检”,确保这条跨越3000多公里的电力“高速路”安全稳定运行。


  “相比以前我们拿着望远镜走路巡视,无人机巡检的优点是不受山区等环境的影响限制,巡视效率也比人工巡视快很多。同时,它搭载的红外热成像仪和激光雷达等新设备,可以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巡视作业。”新疆送变电公司东疆运检分公司副班长郭靖介绍。


  为何在电力巡检工作人员眼中,保障输电大通道的稳定运行容不得半点差池?因为每时每刻他们都在保障一场独特的“迁徙”——电力大转场。


  新疆与中东部省份存在两三个小时的时差,而这顺理成章形成了天然的发电错峰优势。


  清晨8时,北京的街头已车水马龙,迎来一天中的用电早高峰。这时,新疆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新疆的风电场发出的清洁风电,跨越千里,精准抵达北京的千家万户,为城市的清晨注入活力。


  夜幕降临,晚上8时的北京,用电需求大幅攀升。一场大型演出的背后,每2小时就需消耗约4000千瓦时电。而此时的新疆,阳光依然热烈,光伏正值发电高峰。这些来自新疆的“阳光电力”,再次踏上征程,跨越山河,为中东部城市的夜晚保驾护航。


  如此精准的“电力转场”,背后是毫秒级的智能调度。每一度电如何找到最适合的“目的地”?


  “我们的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是全疆电力数据的汇集点,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全疆电力系统的负荷以及新能源发电情况和各地区的用电需求情况。我们通过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实现全疆电力的调配,将南疆富余的新能源出力通过大电网送至北疆,实现‘疆电外送’。”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控制处处长朱清介绍。


  屏幕上的指令,化作了铁塔间流淌的电流。截至目前,新疆共有哈密—甘肃敦煌、烟墩—甘肃沙洲、哈密南—河南郑州、准东—安徽皖南以及哈密—重庆5条“疆电外送”输电大通道。截至7月底,新疆电网总装机2.26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1.34亿千瓦,占比约60%,新疆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


  不仅如此,为了把新疆丰富的煤、风、光等能源资源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其他省份,一张纵横交错的电网不断加快完善。截至2024年底,新疆已建成750千伏变电站32座,输电线路98条,总长度达1.23万公里。新疆电网也成为全国750千伏变电站最多、线路最长、覆盖面积最大的省级电网。


  在“疆电外送”这场跨越千里的能源旅程中,来自新疆的风能与太阳能始终是主角。可是,风能总跟着天气变化,太阳能也是“看天吃饭”,这像是“不稳定的脉搏”,让电网调度的难度陡增。新疆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呢?


  要让分散在戈壁、草原上的风能、光能发的电,精准并入大电网,实现稳定输送,并非易事。


  采访中,电力工人告诉记者,要想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利用,第一步就是要“预测得准”——摸清风的脾气、掌握光的规律。


  “我们开发的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能够实现大风风带辨识、沙尘感知预警、新能源概率预测等功能,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风光功率预测准确率达96%以上。”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技术管理专责刘大贵介绍。


  预测得准,还要“控制得精”。这就需要让风能、光能、水能、火电、储能协同作战,才能确保电网稳定。为此,国网新疆电力搭建了一套覆盖“风、光、水、火、储”全要素的发电自动控制系统,让每一种能源都能“各尽其责”。


  “我们以‘风光’新能源最大化消纳为目标,通过全要素发电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时分析掌握新能源的发电情况,根据新能源的发电多少,自动调增或者调减火电的实时发电出力,多出来的新能源电力还可以适时预留给储能充电,实现了最大限度使用新能源,大幅提高了风光发电的利用效率。”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高级专家朱卫卫介绍。


  就这样,新疆的风能、光能被精准控制,在毫秒级智能调度的牵引下,跨越千山万水,源源不断地为东部众多城市注入清洁动能。


  如今,新疆外送电力的“绿色含量”越来越高:新疆输送的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来自绿电,外送绿电超过了2700亿千瓦时,相当于种植了111.8亿棵树。


  不仅如此,新疆电能的足迹已遍布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外送电量突破9500亿千瓦时——这一规模,足够支撑全国14亿人日常用电280天。


  “2025年,新疆计划新建、续建超高压电网工程项目41项,较2024年增长50%,超高压电网工程建设、投产规模达到历史最高值,新疆电网进入以‘大规模、高强度、高质量’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建设部正高级工程师单强介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