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Y. Shirley Meng教授实验室在钠基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该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钠基全固态电池,其厚阴极设计在室温至零下温度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这项研究为解决锂资源稀缺和环境影响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采用氢硼酸钠材料,通过加热再快速冷却的成熟工艺,获得了一种亚稳态晶体结构。该结构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比文献记载的数值提升了一个数量级。第一作者Sam Oh表示:“我们稳定了一种从未被报道过的亚稳态结构,其离子电导率比前体本身高出三到四个数量级。”
研究团队将这种亚稳态材料与涂覆氯化物基固体电解质的O3型阴极配对,实现了更厚的阴极设计。厚阴极减少了非活性物质占比,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这项突破使钠基电池在电化学性能方面更接近锂电池的水平。
钠基全固态电池技术采用成熟工艺,有利于未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应用。Y. Shirley Meng教授指出:“我们应当设想同一个超级工厂能够生产基于锂和钠化学的产品。这项新研究使我们更接近该目标。”
特别声明:国家电投官方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