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璐)江苏如东黄沙洋海域,季风喜怒无常。
凌晨4点半,三峡能源所属江苏运维公司如东(柔直)项目部检修班长金献凯结束了为期13天的海上值守。
他乘船驶离海上换流站时,一场急雨刚停。
船至码头时,金献凯已被雨水打透三四次。“雨突袭得毫无征兆。时常这台风机还是头顶烈日,旁边一台已被雨水浇得‘噼里啪啦’。”
他的身后,耸立着两百台风机阵列,和约15层居民楼高度、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三峡江苏如东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
这是目前世界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长的海上柔直换流站,负责汇聚江苏如东H6、H8、H10共1100兆瓦的电能,将其转换为损耗更低的直流电后,通过海缆输送至陆上。
▲江苏大丰海上风电场远景 江苏运维公司供图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输电技术,特别适用于长距离的跨海电缆送电、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并网、孤岛供电(黑启动)、异步交流电网互联等领域。如果把电流比喻成水流,那么柔性直流技术就相当于一个精准的“拦水坝”,能够精准控制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流量,使水库水位更加平稳。
尽管技术创新,但在运维中很多空白与探索。
7月4日,我国电网负荷突破历史极值,华东电网以4.22亿千瓦的负荷,成为电力市场供求压力最大的区域。
受电需求急,度电必争,“预”字是关键。
6月初,赶在台风尚未到来的窗口期,南通(浙沪)区域运维团队完成了海上换流站年度停电检修。
停电检修包含86个大项、例行检修试验411项。光是海上换流站的“心脏”——阀厅就有18个阀塔、2592个子模块,涉及子模块试验、水冷管路试验及阀控交互试验等。
在机组满发状态下,换流站停运一天,相当于少发2640万千瓦时电量,大概是一万户普通城镇家庭年用电量。
时间怎么抢?
“电网调度批复下来,我们迅速开始准备,工期倒排,人员组织安排、梳理检修备件、撰写验收清单等。”江苏运维公司如东(柔直)项目部检修班长周振介绍。
一海一陆,间隔70公里,海上换流站与陆上中控室内,指令通过海陆对讲机高频来回。检修中,“党员先锋队”作为攻坚主力,啃下多项技术“硬骨头”。
“发令人发出断开开关等命令,操作人实时执行并反馈,现场检查人员实时核对设备状态。检修完成一块,验收一块,忙中有序。”江苏运维公司南通(浙沪)区域海上风电运维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彬介绍道。
最终,在团队协作、技术设计与策略预判的配合下,检修时间压缩到5天。
▲巡检人员在百米高的风机顶部开展工作 江苏运维公司供图
高效检修,得益于充分准备,更得益于班组四年如一日对设备的“精准把脉”。
“海上柔直工程投运后,我们外送员工参加培训,内在场站搭建课堂。”周彬说。
“课堂”有两个——
一堂设在设备上。电气滑环、电机、水泵,新员工拆拆看,动手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设在会议室。每次检修作业回来,检修人员针对消缺工作总结归纳、分享交流,大家探讨故障成因、总结消缺经验、研提改进措施,每个人都讲一讲。
尤其是在风机数据指纹信息支持下,班组每个月“固定动作”,把十几万条的运行数据导出来,统一做趋势对比。
“海上柔直工程的投运,在设计和建设上,填补了国内海洋工程领域多个技术空白,但运维的空白,还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填补。”周彬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夏天,这“填空题”因更多自动化巡检设备更好答了。
以换流阀厅为例,运行期间,禁止人员进入,红外挂轨摄像头就派上大用场。摄像头拳头大小,轻便灵活,爬升爬降,监测误差在±2度,不到2小时巡遍阀厅。“从前要在内部设置巡检走廊,走一步看一步,一天查一台。如今,摄像头精密扫描,2小时搞定。”周振介绍道。
▲巡检人员出海,在机组开展维修工作 江苏运维公司供图
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运维为核心“战场”,南通(浙沪)区域党支部将党建深度融入守护大国重器、突破技术壁垒的中心工作中。从积极引入挂轨式机器人、无人机等实现智能化巡检,到采用直升机、高速运维船,该支部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示范创新工作室,党员技术骨干带头开拓创新。
创新的指向也鲜明——揪着问题不放。
一次常规巡检中,巡检员王康发现自己管辖的海缆护套存在磨损风险。海缆如同35千伏高压电的“高速路”。路坏了,后果不堪设想。
很快,团队创新设计了机组内海缆支架工装,把部分海缆抬起。班组申请了专利,进行经验推广。
支架工装,浓缩着运维团队创新模式。从海水提升装置到硫化氢处理方法,再到阀厅温度控制……体现着南通区域党支部的口号——“让不可能成为新基准”。
新基准,正沉淀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三年来,他们牵头开展《海上风电柔直换流阀运行维护规程》编制,内容细致到换流阀如何操作、水冷系统启动前提,运行适宜环境条件;深度参与《潮流能电站运行维护规程》编制;取得 104 项创新成果,助力三峡标准引领行业发展;累计开展换流站现场培训21次,在省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比武中斩获奖项。
党建引领工作,取得实在效果。该党支部荣获三峡能源“红旗班组”、三峡能源风电场(站)劳动竞赛一等奖、三峡集团“优秀青年突击队”、三峡集团“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
党支部积极与地方融合共建,联合组织宣传海缆保护、电力安全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擦亮绿色能源品牌。
“海上风电大规模送出成本高昂,柔性直流技术作为受距离限制小的送出方式,成为未来刚需,运维经验极其宝贵。”江苏运维公司组织海上风电运维人员系统总结分析历年风机、升压站、换流站设备故障原因,选取具有一定典型性的设备故障案例, 编撰《海上风电设备典型故障案例汇编》,收录130余项案例,研究对象覆盖从2兆瓦到20兆瓦多品牌的30多种主流机型及升压站、换流站,明确处置流程、安全措施及应急方案,基本囊括当前海上风电运维的常见问题。
从“一张白纸”“一片空白”到130多个案例集成,7万字一本书,背后是海上风电运维人员数年如一日的责任担当。
设备交给谁,谁就得成为最懂它的人。
“海上风电和它的从业者都是年轻的。年轻不怕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吃透问题。回头看,这正是共同成长的必经之路。”江苏运维公司南通(浙沪)区域海上风电运维管理中心主任漆召兵说。
编辑:杨思恒 卢西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