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632亿到6597亿——中国核电十年跨越迈向世界一流清洁能源服务商

2025-09-15

  9月11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上市十周年暨核能产业链协同交流会在中核集团上海总部举行。会议发布了《中国核电上市十周年发展白皮书》及《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英文版),并围绕核能产业链协同、聚变能源等前沿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截至2025年6月,中国核电控股在运核电机组达26台,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较上市时增长155.81%;累计发电量超过1.95万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15.5亿吨;公司总资产从2632亿元增长至6597亿元,营业收入从262亿元提升至772亿元,市值超1900亿元,较“十三五”末上涨约150%。


  十年来,中国核电从资本市场新秀成长为全球核电领域的佼佼者,实现了规模的跨越式增长,在技术创新、管理革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跟跑”到“领跑”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从‘国之光荣’秦山一期到‘国家名片’华龙一号,从国内领先到扬名海外,中国核电的十年历程,正是中国核工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生动缩影。”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刘建平表示。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核电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这为中国核电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刘建平指出。


  十年来,中核集团勇担核工业现代产业链“链长”职责,增强核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天然铀、核燃料、核电、核环保、核技术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高质量发展,促进核电装备产业链做强做大。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核电技术升级换代,打造了一条自主可控的三代核电产业链供应链,拥有了一大批自主研发设计、安装建造、采购调试等人才,形成了超过10万人的核电相关技术人才队伍。通过“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牵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5300多家企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升级,相关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0%,真正实现了“中国创造”。


  “得益于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理解和支持,中国核电开展了一系列资本运作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在运、在建机组数大幅增加,并实现了新能源从0到3000多万装机的突破增长。”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表示。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刘学诗指出,中国核电上市十年来,营收增长超过3倍,累计分红近250亿元,公司市值从上市之初的527亿元,上涨到最高超过2300亿元,入选“上证50”成分股,成功打造了以融促产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股东回报价值管理的资本市场“双标杆”企业。


从老“三化”到新“三化”


  “中国核电的新‘三化’战略,即集约化、标准化、数智化,是对原有‘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简单来说,就是要解决我们‘体量变大’之后,如何‘跑得更快、更稳、更聪明’的问题。”卢铁忠说道。


  “首先是‘集约化’取代了‘规模化’,核心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提升,目标是让20多台机组像1台机组那样高效协同。”卢铁忠指出,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里,单纯装机容量的扩大不再是公司发展的需要,更关键的是实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规模化提升,更加契合国家对资源节约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其次,“标准化”内涵进一步深化,使其适应当前管理要求和科技发展趋势。中国核电通过提炼、固化在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最佳实践,以形成统一、高水平的“中国核电标准”。“秦山、田湾的好经验,能快速复制到漳州、昌江、辽宁、金七门核电等电厂,新人能更快上手。”卢铁忠指出。


  第三,“数智化”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能力。中国核电将凭借集约化改革所积累的核心能力,重点提升运维管理、技术服务体系,未来面向全球输出高价值核电技术服务。


  “新‘三化’战略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符合国家战略方向,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卢铁忠表示,以集约化破资源约束,标准化筑安全基石,数智化抢时代先机,依托核能、多元发展、创新驱动、走向世界。


从核能发电企业迈向世界一流清洁能源服务商


  记者获悉,未来,中国核电将以新“三化”战略为引领,紧抓“双碳”机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推动技术创新裂变,优化清洁能源布局,稳健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一家不仅规模领先,更在技术、管理、效率、品牌等各方面都卓越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服务商,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贡献更大力量。


  卢铁忠指出,中国核电将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强化市值管理和实践,增强投资者与公司的耦合度,让投资者投得放心、投得舒心,与产业链各方共同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清洁能源体系,致力于将中国核电打造成为“最具魅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核动力。


  “中核集团将继续大力推动核电重大工程批量化建设,推动小型堆、一体化快堆等新技术落地,打造核电技术创新高地;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本运作,构建更加开放的发展格局;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核能治理,让中核技术惠及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刘建平表示。(记者:张浩正 白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