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SEE·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系列活动走进华电新疆

2025-09-12

本网讯 8月21日至27日,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主办,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I SEE?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系列活动在新疆圆满举办。来自中资企业香港青年代表、香港高校学生代表及香港新闻媒体代表等30余人走进华电新疆公司和定点帮扶地区,深入了解绿色发展、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央企守护边疆民生、推动民族融合的非凡成就,感受祖国边疆的发展速度与民生温度,见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的点滴实践。

活动首站,青年们来到华电乌鲁木齐百万风光基地西山20万千瓦光伏站。连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整齐排列,如同一片“蓝色海洋”。青年们驻足光伏板前,仔细详细了解风光基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贡献和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目标充满坚定信心。


在新疆华电雪湖风电场,广袤的戈壁上一座座高耸的风力发电机迎风转动,构成一幅“大风生电力”的壮阔图景,这里每年可产生清洁电力超3.8亿千瓦时。青年们走进集控中心,听取风场介绍,观看机器狗巡检,走进风机内部观摩,深刻体会到“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背后的国家战略,真切感受到国家能源发展的时代脉搏。

在华电喀什热电有限公司,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青年们步入集控室,了解电厂作为当地冬季唯一的集中供热热源,如何安全稳定做好喀什市、疏勒县、疏附县三地175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任务,保障近百万群众温暖过冬。


文化与生态参访环节同样精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内文物展品丰富,从古老的彩陶、丝织品到精美的民族服饰、乐器,串联起新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脉络,生动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程。青年们纷纷驻足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前拍照,难掩惊叹。文物背后的故事,让青年们深刻认识到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瑰宝。

走进彩棉博物馆,青年们深入了解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历程、种植技术革新与产业价值;通过观看棉花采收、播种短片,直观感受现代化农业机械如何助力新疆棉花提质增效。

在坎儿井展区,“地下万里长城”的古代水利工程让青年们驻足惊叹。青年们了解到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组成,是古代新疆人民适应干旱气候、利用地下水的智慧结晶,至今仍在滋养着沙漠周边的农田与植被,感慨古人智慧传承之地的深厚底蕴,感叹边疆文化与生态共生的独特魅力。

乡村与校园参访充满温情。恰逢华电小学——喀什市第二十小学开学日,各族孩子身着校服迎接青年们,现场充满欢声笑语。看着教室里崭新的课桌椅、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青年们拿起相机,记录下这充满希望的开学第一天:“教育是最好的融合剂,中国华电为孩子们搭建了成长的桥梁,也为民族融合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在阿克陶县加马铁热克乡,坐落着中国华电定点帮扶的赛克孜艾日克村、巴格拉村两个民族村。青年们与村民围坐一堂,促膝长谈、拉家常,倾听生活心声。青年们还实地探访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细致倾听驻村工作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与具体路径,并感慨道:“看到村民们的笑脸和互帮互助的场景,才懂‘乡村振兴’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精准帮扶’加‘民族同心’!”


本次活动特别举办“寻根铸魂增强文化自信 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主题讲座,中国华电党建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讲授了中华文化与华电文化解读,结合华电“奉献清洁能源”使命,解读“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内涵,引发香港青年强烈共鸣。活动还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会,驻村干部、村民、大学生代表与青年们围坐分享,从乡村变化到助学故事,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识。


青年们纷纷表示,此次新疆行打破了以往对边疆的片面认知,亲眼见到的是产业兴旺、文化繁荣、民生幸福的真实新疆,感受到的是各民族同胞守望相助的温暖情谊。大家坚定地说,未来将以“两地交流使者”的身份,把在新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给更多香港同胞,用青年视角讲好中国边疆发展故事,让更多人读懂祖国的辽阔与多元,更将把此次行程中的收获转化为奋进力量,积极投身两地融合发展事业,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复兴注入青春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