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2025年电力行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专题会暨成果发布会在南京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以“自主可控,智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办。
会议由创新成果发布、信创生态建设、信创经验与技术分享、热点议题交流研讨等多个环节组成。旨在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推动信创技术与电力业务融合,加强电力信创领域的交流合作,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会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李向荣,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级顾问王继业、南京南瑞瑞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俞俊、专委会委员以及百余名企事业代表参加会议。
在成果发布环节,先后有四项新成果进行了发布。南瑞瑞腾产品研发部高级产品经理、紫金山英才刘文松博士作《基于云边端一体化的智算调度平台产品解决方案》的报告,方案聚焦算力资源不均衡、兼容弱的痛点,通过智算纳管、智算调度、模型适配优化和服务化支撑,屏蔽底层不同算力的差异,打造自主可控的异构算力适配纳管,为高质量应用提供弹性算力保障。
南瑞瑞腾三级业务专家巫乾军博士作《基于光明大模型的新一代电力智能客服应用》的报告,该方案基于光明大模型能力、电力行业语料数据及业务场景,自主研发的新型电力智能客服系统,实现具备上下文理解、连续对话、深度思考的智能交互,为客户提供拟人化的智能机器人服务,全面提升服务体验。
南瑞瑞腾数据中心部门副经理宋文作《DCIM 数据中心运行管理平台》的报告,该平台通过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全面监控、智能管理和绿色节能调节,解决数据中心运维效率低下难题,实现数据中心运行各环节可控、能控。
南瑞瑞腾智能运维高级产品经理王兴作《OPC 信息运维作业管理平台》的报告,该平台打造“入口签到—大屏引导—人脸解锁”的全过程自助服务模式,管住“人员、资源、数 据、操作”,强化作业过程审核刚性执行,减少专区管理员重复性、事务性工作负担,实现自主化运维作业专区。
会上,王继业、俞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创总监王寒冰、工信部电子五所南京院科技管理部部长盛伟、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丁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大客户部部长郑欣、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宋凯、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大普微电力事业部总经理栾文兵、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数据库事业部产品管理及技术架构部负责人王远、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郭祥雷、麒麟软件有限公司企业事业本部总经理苏岳静等11家单位代表共同发布打造“电力信创生态合作平台计划”。
电力信创生态合作平台计划启动仪式
为了提高电力行业自主可控应用水平,交流电力行业信创替代先进技术及典型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行业信创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信创产业的新机遇与挑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委会组织安排了经验分享环节。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信通专家创新工作室技术专家吴越作《大型供电企业多业务场景自主可控替代应用实践经验分享》的报告,报告阐述了通过精准用户画像,基座选型验证,场景差异配置,标准实施运维,持续优化迭代等实施方法,实现了终端硬件100%国产化 ,彻底消除供应链“卡脖子”风险和后门隐患,跨平台兼容,终端设备全生命周期自动化管理等成效。
国网浙江信通公司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技术专家饶涵宇作《电力信创实验室与标准适配测试能力建设实践》的报告,报告阐述了信创实验室重点围绕测试测评、适配验证、安全评估三方面开展研究攻关,并配套推进相关标准体系构建、关键技术研发、专业内容培训及信创咨询规划等方面工作。
海光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总监何良杰作《国产CPU驱动信创安全新变革分享》的报告,报告分享了内生安全密码技术,阐述了如何实现密码运算资源、密码设备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面向业务应用提供统一、合规的密码计算及密钥管理服务能力。
麒麟软件行业资深解决方案经理汪胜钧作《国产操作系统应用适配及原生开发经验分享》的报告,报告从生态建设发展,原生开发战略两部分国产操作系统的迭代路径,如何通过开展“生态一致性评估”,来保障操作系统生态继承性和一致性。
阿里云PolarDB数据库产品经理、高级技术专家宋震作PolarDB作《国产数据库能力演进与业务实践》的报告,报告阐述了数据库国产化替代的需求,并分享了PolarDB产品体系的技术架构与各项功能能力。
信创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向,对于提高电力信息化建设的自主可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创产业逐步走向应用落地阶段,信创技术体系也暴露了多个方面的问题,在开放式议题交流环节,各位专家针对信创标准建设、产品问题与方案、重难点攻关题、“好用”工程建议等多项议题展开了讨论。
本次会议得到南京南瑞瑞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会议的成功举办为解决能源电力行业信创应用的难点问题、形成电力行业发展共识成果、促进电力行业深度应用实践,构建更加开放、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持续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为构建自主可控、智能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核心力量。未来电机工程学会持续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加快释放平台价值,助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全球能源变革中走在前列,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