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八月,热浪翻滚。当人们寻求荫蔽躲避酷暑时,陕投电力运营麟北项目部循环流化床锅炉区域,有一群身影正迎着滚滚热浪,在“钢铁丛林”中攀爬、检修。他们,就是锅炉检修工,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保障生产“动力心脏”的“设备医生”。
走进锅炉房,轰鸣的机器声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炉体虽已停运,但内部积蓄的高温和外界酷暑叠加,检修平台宛如巨大的“桑拿房”。此刻,检修班技术员边俊宏正带领团队对#1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临停检修。他头戴安全帽,身着被汗渍反复浸透又烤干的深蓝色工装,脸上沾着油污,整个人“镶嵌”在狭窄的炉膛内,手持专用工具,小心翼翼地检查一个个风帽——这些如同锅炉“咽喉”的关键部件,其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物料流化效果和燃烧效率。汗水顺着安全帽带不断滴落,但他眼神专注,动作精准。“风帽孔哪怕有一丝堵塞,都可能影响锅炉效率甚至引发故障,必须查细查透!”边俊宏声音沙哑却坚定。
在锅炉的另一侧,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许明权正拿着听针,像一位老中医“号脉”般,仔细倾听引风机轴承的运行声音。嘈杂的背景音中,他屏息凝神,捕捉着任何一丝可能预示隐患的异响。“夏天高温,轴承润滑更关键,细微的声音变化都可能是故障的前兆。”许师傅的耳朵,是设备安全运行的一道重要防线。他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项参数和检查要点,记录着每一次“听诊”的结果。
炉膛内专注的眼神,听针旁凝神的脸庞,汗渍斑驳的工装……这些八月酷暑中最寻常的画面,汇聚成了保障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运行的无声力量。(作者:陈少东 审核: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