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面对桂北大地复杂多变的汛情,国家电投集团广西公司针对水电、新能源防汛特点,以标准化管理固根基、联防联控聚合力、数字科技强效能三策联动,构建防汛新体系,确保电力生产稳定和防洪安全。
第一策:健全防汛应急标准体系,筑牢防汛根基
防汛工作清单化。健全标准是夯实防汛基础的重中之重,公司“三防办”建立防汛工作规定动作清单、印发年度防汛防台工作方案、防汛值班工作手册,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有效避免缺项、漏项。 应急演练规范化。公司每年通过“随机出题+场景任选”的方式组织召开年防洪度汛“双盲”应急演练,通过实战化演练检验防汛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策:联防联控,拓宽防汛“朋友圈”
携手并进,实现梯级电站联防联控。公司深度落实科技兴安,针对长洲水利枢纽是西江航运干线最后一个梯级枢纽的实际,通过水库汛期智能调度策略、大藤峡水利枢纽联合调度安全性分析等研究,逐步推进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大藤峡水利枢纽联合调度落实,实现安全效益与发电效益“双提升”,2024年成功抵御2008年以来最大洪水(洪峰流量36600立方米/秒),累计增发电量超4.68亿千瓦时。打通信息屏障,抢抓应急响应时间线。与广西气象中心深度合作,通过重大天气专报、实时短信等及时掌握气象预警信息,整合组建集团在桂新能源场站信息网,实现信息共享,为“三防”工作预留响应时间。
第三策:科技兴安,助力数智化、智能化防汛
“数智化哨兵”,站好防洪度汛前哨岗。为保障防洪度汛安全,公司大力引进数智化技术,上马泄水闸运行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泄洪预警系统、北斗定位大坝防碰撞安全预警系统等,多智能系统联合站岗,为枢纽安全运行穿上了数字化铠甲。截至目前,长洲水利枢纽已安全运行6463天。 “云端之眼”,数字化技术应用赋能多元场景。暴雨初歇,一架无人机在维检班组“飞手”的操作下向着坵坪风电场上空飞去,“无人机空中巡检+人工定点巡查”联合巡检模式的应用为新能源场站巡检工作装上了“千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