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潮涌,秦淮桨声。每逢端午,南京莫愁湖就成了火热的赛场,鼓声震天之中,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院”)的龙舟队应声而出,劈波斩浪、奋楫争先。这场持续二十年的龙舟赛,从最初三百多职工参与的文化活动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凝聚千余人心力的精神薪火。
图1:江苏院2025年5月举办的第20届龙舟赛合影
龙舟竞渡的演变,就像江苏院发展的一面镜子:以文化为纽带,把“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融进骨子里,划出了一条从传统电力设计院,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精彩航程。
图2:江苏院龙舟精神
从“职工活动”到“精神密码”:一场二十年的文化接力
“2005年,江苏院头一次办龙舟赛那会儿,谁也没料到,它后来能成了咱们院的一个‘文化招牌’。”一位参加过首届比赛的老工程师笑着说:“最开始啊,就是想在端午节搞搞气氛热闹一下,哪想到这一划就‘上瘾’了,越划越带劲儿!”如今,这全院10个分子公司、所有管理部门都来参与龙舟赛,连家属们都组着团跑来加油助威。赛场上,鼓手奋力擂鼓,声震四方;舵手目光如炬,稳控航向;划手们臂膀翻飞,桨叶齐刷刷破开水浪。岸边挂的横幅——“稳舵‘双碳’新航向”、“划出‘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度”——成了场边最抢眼的风景,也彰显了龙舟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同频共振。
图3:江苏院2005年在莫愁湖举办的首届龙舟赛合影
“二十年办下来,龙舟赛在我们这儿,早就不是简单的比赛了。”江苏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吴刚介绍:“它已成了我们的‘精神密码’。”这个密码,既有“和合为民”这种大家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协作基因,也藏着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精神劲儿。正如龙舟竞渡需要动作整齐划一才能赢,江苏院在能源转型的主战场里,也特别强调“一盘棋”思维:无论是在传统火电、输变电领域还是在陆海新能源、新型储能、综合智慧能源、智慧勘察以及能源融合业务的新赛道上,大家“桨往一处划”的心气儿和默契,始终没变。
龙舟精神“上岸”:从竞技场到能源转型战场的能量转化
“龙舟要快,靠的是每一支桨的奋力划动;企业要强,靠的是每一位员工的创新活力。”江苏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查申森的话,道出了传统龙舟竞技与现代企业发展的深层共鸣。
在全球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中,这种共鸣尤为强烈。面对技术空白,项目团队以龙舟竞渡的协同节奏,迎战“浪涌”,最终让“江苏院方案”在新型储能赛道上率先冲线。
图7:江苏院设计的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
龙舟竞渡的协作哲学,在海外战场同样闪光。泰国NPS绿湖漂浮光伏项目施工时,语言差异与复杂水域曾如“湍流”阻路。江苏院工程师化身“龙舟舵手”,通过标准化作业与属地化协作,让中国光伏技术成功“泊入”东南亚市场。
图8:江苏院总承包的泰国在建最大水上漂浮光伏发电项目——泰国NPS绿湖一期和二期2*30兆瓦漂浮光伏项目
当数字化转型浪潮奔涌,龙舟精神被赋予新内涵。江苏院自主研发智慧工地、智慧电碳等管理平台,如同为传统龙舟装上“智能桨”,效率翻倍。如今,江苏院已获评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在数字化赛道上划出了加速度。
图9:江苏院自主研发的电碳管服平台
“十四五”以来,一串串跃动的数字,恰似龙舟赛道上不断超越的航标:江苏院新签合同额突破200亿元,中标9个百万煤机项目、特高压6变12线,完成新能源开发指标170万千瓦,斩获科技成果奖128项、知识产权306项……这些刻度,标记出转型航程的远度与深度。
图10:江苏院勘察设计的江苏射阳港电厂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
文化赋能的底层逻辑:“船坚桨齐”破浪“双碳”
“龙舟竞渡,不仅靠船坚,更靠桨齐。”江苏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升华以龙舟为喻,阐释了江苏院发展的底层逻辑:“‘三综甲’资质是我们的船,确保航行资格;但真正决定速度的,是龙舟文化的‘桨’——同舟共济的凝聚力、百桨齐发的创新力、中流击水的突破力。”
这一理念在江苏院的战略转型中生动演绎:“船稳桨疾”,依托“三综甲”资质优势,江苏院在500千伏凤城-梅里工程中,团队如龙舟队征服急流般统筹20余项跨领域约束,建成世界最高输电塔;“调桨转舵”,江苏院克罗地亚里耶卡污水处理项目,将电力设计“船体”转向环保领域,以龙舟式的灵活协作打破行业壁垒;“众桨成潮”,苏州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项目诞生15项世界首创技术,正是“鼓点统一、分进合击”的龙舟战术在现代能源体系的完美复刻。
图11:江苏院设计的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跨长江电力输电通道江苏凤城-梅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图12:江苏院承建的克罗地亚里耶卡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总承包项目
图13:江苏院设计并实施土建总包的我国首个智慧能源小镇——苏州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项目
中电工程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萍莉评价道:“江苏院用二十年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展现了央企的文化自信与创新实践。”
龙舟竞渡,传承的是精神,凝聚的是力量。从莫愁湖畔的鼓声阵阵,到能源转型的浪潮奔涌,江苏院把“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化作攻坚克难的行动指南,以“奋楫争先”的拼搏劲头开拓转型新局。如今,这支传承廿载龙舟精神、肩负新时代使命的能源队伍,正以文化为根、创新为魂,在绿色发展的航道上稳健前行,用实干与担当书写着能源报国的新篇章!
图14:江苏院参与总包的国内规模最大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