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优秀案例目录,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特色帮扶促团结绿色发展绘蓝图以共建共享助力青海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案例入选“推动共建共享”领域优秀案例目录。
本次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优秀案例目录,聚焦提高效益效率、创新驱动发展、落实国家战略、提升治理效能、加快可持续发展、推动共建共享等6个重点领域,推介出40篇代表性强、创新性突出、推广价值高的优秀案例。黄河公司案例是国家电投集团唯一入选案例。
长期以来,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将“创造绿色价值”的使命落实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实践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小彦日前在西宁发电分公司调研督导生态环保工作时要求,要守牢生态环保红线底线、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各项措施等进行现场调研,对全力配合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提出要求。
截至5月底,黄河公司发电总装机容量3468.83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92.45%,累计上缴税费近480亿元,在青发电装机2863.14万千瓦,累计投入2.3亿元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抗震救灾等,实施“光伏+清洁供暖”、远方助学等帮扶项目137个,惠及地方人民群众超40万人次。
例如,黄河公司在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镇尕布村开展“精准扶贫、筑梦未来”贫困学生助学活动,累计为贫困家庭12名在校学生发放助学金5万元。
“输血+造血”双轨并行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黄河公司坚持“输血+造血”双轨并行。例如,该公司投入超3000万元实施对口援青贵南县清洁能源供暖管网改造和民族中学教学设施升级;在定点帮扶羊旗村开展生态畜牧养殖帮扶项目,为羊旗村援建生态畜牧合作社并采购800多只藏系羊,带动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在定点帮扶尕布村开展的种养一体化项目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产业“自给自足”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2024年,黄河公司出资2488万元实施离网地区玉树州杂多县查旦乡微电网供电工程,解决当地5833名农牧民群众用电难题。《建设一座电站,造福一方百姓――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黄河公司以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建设案例》荣获第三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能源+生态”共创价值
黄河公司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指引,加快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开发建设,在青建管包括羊曲等6座百万千瓦级在内的14座梯级水电站,累计增殖放流黄河土著鱼类超820万尾,为维护黄河上游“中华水塔”稳固和中下游生态宜居安全格局作出贡献。
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的殷殷嘱托下,黄河公司全力加快一流光伏产业建设,在青海构建了从电池组件制造到回收利用的绿色循环光伏产业链,高效TBC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6%,开发全球首款商业级钙钛矿/TBC四端叠层双面组件,产品远销瑞士、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广受全球客户青睐。相继打造了“水光互补”“实证基地”“青豫直流特高压配套电源”等里程碑式的典范项目,创造了光伏领域的“五个世界之最”并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力支撑青海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全面建成。
多年来,黄河公司通过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恢复的草原生态系统每年固碳超过2.2万吨,累计投资1342万元建设“生态公益光伏林”。同时,公司旗下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养殖“光伏羊”,以“板上发电、板下牧羊”实现共赢。
“央企+地方”共同发展
作为青海省最大的能源保供企业,黄河公司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安全保障体系,着力塑造互利共赢、多元和谐的企地关系。
黄河公司作为国家电投旗下清洁能源旗舰,同时也是青海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和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主力军。截至今年上半年,黄河公司电力总装机3462.32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92.43%,在青电力装机2863万千瓦,每年提供清洁电能超600亿千瓦时,是青海省最大的发电企业、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和最大的能源保供企业。
同时,黄河公司也努力在多方面践行央企责任。在积石山“12・18”地震发生后,黄河公司迅速响应,为抗震救灾提供可靠电力保障,并紧急搭建710套活动板房,为受灾群众撑起“临时家园”。多次参与场站驻地周边的火灾扑救、抗洪抢险行动,获得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此外,黄河公司还牵头整合国家电投集团在青区域6家二级单位、15座场站资源,建立健全应急协同组织机构和指挥体系,实现与地方政府的应急物资和区域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