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在广州举办了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大会由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中电联科技中心承办。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中电联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作主旨报告。中国南方电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致欢迎辞。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主持大会,本部会领导、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李萌表示,电力行业科技创新是推动能源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电联要抓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进一步深化平台作用,与各大电力企业、研究机构共同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政策与部署,整合技术、人才资源,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黄学农表示,电力行业要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用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拓展融合创新应用场景,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为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辛保安表示,电力行业要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为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努力奋斗。一是坚持自主创新,抢占电力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基础研究,加强电力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坚持协同创新,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成果转化,强化人工智能应用;三是坚持体制创新,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健全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加强实验能力建设;四是坚持合作创新,营造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电力科技自立自强。
钱朝阳表示,希望中国电力企业在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攻坚克难、产业共创共赢等方面加强合作,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上开展更多跨企业的技术创新交流,共商解决转型难点之策;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上开展更多跨产业的技术创新交流,共商协同转型机制之策;在“人工智能+数字电网”上开展更多跨专业的技术创新交流,共商攻克转型卡点之策;不断推动能源电力先进技术应用以及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专题报告环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平,南方电网首席科学家、直流输电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饶宏,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汽车协会主席、香港理工大学杰出讲座教授陈清泉,杭州宇树科技副总经理杜鑫峰等,聚焦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关键应用,紧密贴合“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技术攻坚需求,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路径选择及问题挑战等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大会面向行业征集100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并汇编成册,聚焦“破瓶颈”,锚定“促转型”,突出“强应用”,全方面展现了电力行业企业三个维度的科技创新价值;会上重点发布了《35kV长距离高温超导电缆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电鸿物联操作系统》《新一代低能耗燃烧后碳捕集关键技术及应用》《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智能化控制系统》《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等5项重大成果。
中电联科技中心发布了《中国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年度发展报告(2024)》。比亚迪储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善鹏、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民作交流发言。国家电网科技创新部副主任许海清、南方电网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马楠、中国能建科技信息装备事业部总经理裴爱国作报告。
中电联副秘书长兼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主持高端对话环节,国家电投科技与数智化部副主任赵伟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卢勇、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坦、中国电气装备科技创新部(数字化部)部长张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政企解决方案副总裁董伟嗣、隆基绿能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张肃等围绕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等不同专业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会上举办了2024年度电力创新奖颁奖仪式,与会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发了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等奖项。同期举办了“电力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运营”“人工智能+数字电网”“电力科技创新与标准化互动发展”三个平行论坛,以及中电联科技创新促进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闭门会议。(范思立)
原文链接: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