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中学 学中干”就是这个人生信条支撑着中能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所属中能建慧营非金属材料(辽宁)有限公司电工班班长蒋春桐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电工。”他总是这样介绍自己。自参加工作以来,便扎根于电气装备安装和修理的第一线。三十余载春秋,他凭借不懈的努力与坚持,从一名只有高中学历的普通农村工人,逐步成长朝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以平凡的劳动铸就了不平凡的经历。
勇于突破技术壁垒的“土专家”
身形瘦削、肤色黝黑、性格内敛,这是55岁的蒋春桐给人的初印象。
蒋春桐出生在朝阳市建平县沙海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历经十余载农耕生活后,这位朴实的劳动者于2007年加入膨润土行业,开启了职业转型之路。因对物理、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有高中学历的他,自参加工作后一直靠自学和实干,掌握了企业全场用电规律,并能熟练解决各类用电设备故障,及时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各类用电技术问题。从车间管理到机械维修,再到电力系统维护,他在多个技术岗位的锤炼中快速成长,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蜕变为企业的核心技术骨干。
随着企业技术升级浪潮,大量精密电气设备的引进对电力系统提出严苛要求。即使是高精尖的电气设备,在运转时总有出现故障的时候。“咱们修不了,只能请外部专家修,连来带去不仅花钱多,还耽误事。受制于人的难处太多了。”蒋春桐说。面对这些难题,反而坚定了他要做“自力更生”的行业专家。
“如何用专业技术反哺企业发展”便成为蒋春桐持续探索的课题。这位技术“土专家”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始终保持着求知若渴的钻研态度——既在施工现场虚心求教行业前辈,又对每项技术细节反复推敲验证,通过深度参与基建工程、设备大修、技术改造等实战场景,他将每一次操作实践转化为技术精进的机会。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蒋春桐一头扎进专业书籍和实操训练中,白天向老师傅请教,晚上自学专业知识,通宵达旦地去琢磨。“问题要是解决不了,我就整宿整宿的睡不好,直至解决为止,那颗悬着的心才能落地。”蒋春桐说。
只要有电机出现问题,蒋春桐都能通过耳朵听出细微的差别,找到问题所在。“正常的电机运转声音是连续性的,而有问题的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声音的频率和声调都会不一样,这需要长年累月不断的实践中才能体会出来。”蒋春桐介绍他的听声辨位技能时说道。
“蒋师傅在厂里是出了名的心细、严谨、好学、责任心强,电路、电气设备出了问题,就连生产厂家都搞不定的难题,只要经他的手,没有修不好的。”中能建慧营非金属材料(辽宁)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师杰夸赞道。
在这期间,蒋春桐取得了高级电工资质,其电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得到提高,成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骨干力量。
敢闯创新技术高峰的“攻坚者”
蒋春桐没有满足于既有维修技术水平,而是把目光瞄准了更高难度的技术创新。
在膨润土车间的控制室里,两名职工正娴熟地操作电脑,对生产设备进行开闸和关机,并对设备运转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要在以往,需要两人出门登上10米高的机房开机,然后等待作业完再关机。设备出问题了,根本不知道在哪个环节,只能一个个排查。”控制室的女职工姜雪杰说:“2018年,蒋师傅对原有电气设备的线路进行技改,原来需要人工繁复操作的开关机,改成一人坐在电脑前操作,不到1分钟就能完成。”
而这只是技改成果的一部分,这件事要从2018年的膨润土钠化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和提升说起。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力图改造建设一条节能减排、节能降耗、环保达标,生产自动化的生产线。此时的蒋春桐被指定为改造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和安装。承担任务后,他马上想到了去相关厂家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几次现场学习后,蒋春桐就开始回来琢磨怎么自己去画图纸设计安装,一遍不行就行两遍、三遍···,直到最终调试好所有电气路线和设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蒋春桐展现出卓越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通过修旧利废,对供土设备系统进行改进,加装变频电机,解决了下料斗堵塞的难题,实现了稳定供土。针对原土中的石头清理问题,他设计改造了除石设备,大幅提高了生产线的连续稳定性。此外,他还成功引入加碱自动给料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无尘化和自动化。实现了该生产线的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安装。
立磨车间采用皮带秤输送原料,经蒋春桐观察发现称重传感器位置和配料车间添加原料入口位置不对,存在重复计量问题。经过反复多次的观察和数据统计,蒋春桐带领电工团队对控制系统进行技改,通过改动传感器位置,使配料添加能够精准计量,此举给公司节约了大量原材料。
配料车间调试过程中,经过不断分析研究,蒋春桐发现生产环节温度上升控制排料不适合生产原料实际情况,建议改为时间控制排料,并把中间手动排料环节改为自动控制,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此技术改进被设备厂家认为是一次很好的技术创新。
项目投产后经实践验证,生产效率比普通钠化生产线提高5%,产品合格率100%,同时还满足了环保要求。为企业节约成本100多万元。
在蒋春桐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着他对每个技术改造项目的全情投入。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后期的方案优化,每个步骤都建立在详实的数据基础之上。
传道授业的“电气专家”
2020年,蒋春桐牵头创建了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搭建了新平台。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围绕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展开研发,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 “立式磨粉设备用除尘装置”“膨润土自动化磨粉监测系统”2项发明专利和“膨润土料仓”等1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成功将这些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助力企业推出多款畅销产品,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蒋春桐的努力下,企业先后被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辽宁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作为电工班班长,蒋春桐不仅技术精湛,还善于团结同事,激发团队的创造力。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电工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023年蒋春桐凭借不断学习,在辽宁省职工技术大赛暨全省维修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选手,取得了优异成绩,彰显了他过硬的专业素养。2025年1月创新工作室和蒋春桐荣获“中国能建第六届先进班组和先进班组长”称号。
用匠心坚守岗位,用奉献担当使命,用汗水铸就辉煌,蒋春桐以一项项凝结心血的工作成果,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深厚内涵,在平凡岗位上谱写了一曲生动的劳动赞歌,用汗水与智慧绘就了奋斗者的最美篇章。
对于年轻一代,蒋春桐语重心长地寄语道:“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创新,在干中学、学中干,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展现新时代个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