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维修各班组注意,风雪加剧,按计划立刻对铁道线路及信号设备进行全面维护、检修,确保运输通畅!”4月11日下午3点,对讲机里传来调度员赵洪雨的紧急指令。
近日,受高空冷涡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遭遇一场暴风雪,风力达7级以上,持续降雪深度超过20厘米且能见度低,仅仅数小时,雁宝能源运销公司57.12公里长的自营铁路专用线,就被一层厚厚的积雪覆盖。这导致列车行驶阻力增大,信号设备极易出现故障,该公司迅速启动暴风雪应急预案,对站内线路等关键设备实行24小时维护、盯守,全力保障煤炭运输畅通。
有着18年丰富铁路工作经验的信号维修班班长张智辉迅速集结各站班组的24名队员,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沉稳,“兄弟们,这次任务艰巨,但咱绝不能掉链子,出发!”队员们迅速奔赴雁矿站、二井站、雁南站和雁西站铁路沿线的4个车站,对57.12公里自营铁道线路59组道岔、58台电动转辙机和101架信号机进行清雪和信号设备维护检修。
图为马宝军和孙井涛正在清理岔区积雪
“大家先把道岔这儿的积雪清理干净,这可是行车的关键部位,绝不能让积雪影响道岔正常使用!”张智辉一边大声叮嘱着,一边率先扛起检修工具,朝着一处积雪较厚的信号设备快步走去。漫天飞舞的雪花不断地往脸上扑打,可队员们的脚步却没有丝毫迟疑,一个个紧紧跟在班长身后。
在雁矿站东13号岔区,信号维修工马宝军和孙井涛已经忙活起来。道岔尖轨处积雪堆积,眼看就要影响道岔的正常开合,两人赶忙启动风力除雪机,强大的风力裹挟着积雪四处飞溅,不一会儿,他们从头到脚都沾满了雪,活像两个“雪娃娃”,但他们手上的动作一刻不停,专注地清理着每一处积雪,确保道岔能够灵活运转。
图为张智辉和孙会立正在检修电动转辙机
张智辉带着年轻的信号工孙会立来到一台电动转辙机旁,那转辙机几乎被厚厚的积雪掩埋了大半,机身也挂满了冰棱,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冷的光。张智辉蹲下身子,轻轻拂去机身上的积雪,雪水瞬间浸湿了手套,他却浑然不顾,一心只想着尽快让设备恢复最佳状态。
“大立,你拿着工具,等我把这积雪清理干净,咱就检查一下内部线路情况。”张智辉说道。孙会立赶忙递上工具,眼神中满是敬佩,看着班长熟练又专注的样子,自己也暗暗鼓足了劲儿。
图为李长亮和孙会立正在测量轨道电路
待积雪清理完毕,张智辉打开转辙机盖子,仔细查看起内部线路来。“大立,你瞧,这线路上好像有点受潮了,要是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故障啊。”张智辉皱着眉头,指着线路上的水渍说道。孙会立凑近一看,果然发现了问题所在,焦急地问:“班长,那现在咋整呀?”
“别急,咱先把受潮的部分线路拆下来,用专业的擦拭工具清理干净,再重新安装好,可得小心着点儿。”张智辉一边说着,一边动手操作起来。他的手指在冷风中冻得有些发红,可操作起来依旧稳而不乱,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图为张智辉和孙会立正在检修信号机
这边刚处理好转辙机的隐患,那边又传来消息,有几架信号机的信号灯显示出现了细微异常。张智辉顾不上休息,立刻带着孙会立赶了过去。每一盏信号灯的正常工作参数都关乎着运输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们在风雪中仔细调试、测量,雪花不断地往眼睛里钻,视线变得模糊不清,可两人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硬是精准地完成了调试工作,让信号灯重新稳定地亮了起来。
风雪似乎没有要停歇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整个铁道线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但信号维修班的队员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分组沿着铁道线不断巡查,有的清理道岔积雪,有的检查设备运行,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保障运输安全的担当。
图为李长亮正在紧固钢轨绝缘螺栓
经过连续4小时的奋战,他们清理59处岔区积雪,测量126个区段轨道电路,处理10处转辙机与信号机故障,紧固22根钢轨松动螺栓。茫茫风雪中,这群信号维修工挺起运输“脊梁”,再一次守护运输线畅通,让能源传递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