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运输的广袤版图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列车安全的忠诚卫士,以无声的坚守,确保一趟趟能源保供列车平稳驶向远方。他们,就是铁路列检人。
在车辆检查时,他们迈着相同的步伐,以相同的频率,细致诊断车辆的每一个部件。这种独特而紧密的工作关系,被称为“对敲”。他们的故事,平凡却充满力量,处处彰显着责任、互助与深厚情谊。
图为师徒共同学习理论知识
铁路装备准格尔分公司海勒斯壕南运用车间的赵鑫,是一名刚定岗的新学员。他的师傅李泽龙,也是他工作中的“对敲”搭档。初次见面时,谈及工作,赵鑫满是困惑。他回忆起第一次使用对讲机时的紧张,第一次敲车却找不到故障的茫然,第一次换不下闸瓦时的焦急,第一次未执行安全规定被警醒的后怕,以及第一次违章作业后的深刻反思。这些经历,都是他成长路上的印记。
再次见到师徒二人时,他们正全身心投入车辆检修工作。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人打着手电筒,仔细检查车辆转向架配件,另一人则探身确认车辆基础制动装置。他们眼神专注,动作娴熟,仿佛有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
图为“对敲”检查确认车辆管系漏风故障
在铁路列检行业,“对敲”代表着一种紧密的工作伙伴关系。在铁路上,不允许单独行动,每位列检人都有自己的“对敲”搭档。他们一同工作、作业、学习,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形影不离。对于新学员而言,定岗后成为师傅的“对敲”,不仅是工作的交接,更是传承的开端。
李泽龙在检车员岗位上已耕耘十多年,丰富的经验让他成为班组的技术骨干。赵鑫刚从学校毕业,怀揣着对铁路事业的热忱加入这个大家庭。赵鑫第一次跟着师傅上线路时,内心既紧张又兴奋。“第一次面对长长的列车,感觉要检查的东西太多了,心里特别没底。”赵鑫回忆道。但师傅李泽龙就像一颗定心丸,耐心指导他每一个检查步骤,提醒他重点部位和常见问题。
处理车辆故障是他们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务。有一次,一列货车在检修时发现制动系统漏风故障。师徒二人迅速行动,按照故障排查流程,一人负责检查各类阀门,一人负责查看管路连接。经过仔细排查,终于找到故障原因—支管法兰接头漏风。李泽龙熟练地调整法兰接头的垫片,赵鑫在一旁递工具、虚心请教处理技巧。狭小的空间里,两人小心翼翼操作,汗水很快湿透了工作服。在共同努力下,故障迅速排除,确保了车辆的安全运行。
图为师徒传授车辆故障检查方法
除了工作上的紧密配合,安全提醒也是“对敲”搭档的重要职责。铁路工作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每次上线路前,李泽龙都会认真检查赵鑫的防护用品是否佩戴齐全,提醒他注意脚下安全,严格执行“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制度。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现赵鑫有不安全操作,他会立即制止并纠正。“安全第一,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李泽龙常常这样叮嘱赵鑫。赵鑫也深知安全的重要性,不仅认真听取师傅的提醒,也会主动关注师傅的安全,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保护的良好氛围。
工作之余,李泽龙和赵鑫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一起在食堂吃饭,分享工作中的趣事;休息时,一起讨论业务知识,交流学习心得。老师傅会给徒弟讲述自己年轻时的列检故事,让他了解铁路的发展历程和老一辈列检人的奉献精神。徒弟则会给师傅带来一些新的理念和信息,帮助他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亦师亦友亦同事的关系,让他们在枯燥的工作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图为师徒摆放更换的过限闸瓦
在检车员岗位上,“对敲”搭档往往会一起工作三到五年甚至更久。他们之间的感情如同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醇厚。在老师傅眼中,徒弟就像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从青涩的新学员成长为合格的列检人,满是欣慰。徒弟对老师傅则充满感激和敬佩,赵鑫说:“师傅不仅教会我技术,更教会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铁路人。他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许多列检人工作多年后,回想起列检生活,依然觉得无比美好。那些与“对敲”搭档一起度过的日子,虽充满辛苦和劳累,但回忆却无比充实。在列车的轰鸣声中,他们用双手守护列车安全,用默契和情谊诠释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就像列车在钢轨上运行,每一个动作、每一次配合,都关乎列车的运行安全。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对敲”搭档,才确保了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畅通。他们的故事,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如同一首首朴实的乐章,在铁路线上奏响动人旋律,见证着国家能源集团铁路事业的发展与辉煌,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铁路列检人在岗位上坚守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