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复杂发电工程数字化设计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2025-04-03

3月29日,由龙源电力牵头,联合国电电力、龙源电力设计院、北京构力科技、国能大渡河金川水电、国能浙江舟山电厂等企业完成的“复杂发电工程数字化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定,该项目填补了能源场站协同设计领域技术空白,成功攻克了发电工程全链条数字化技术难题,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发电工程智能设计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新质生产力。

图为龙源电力山西静乐娑婆风电项目

面对发电工程领域建模效率低、数据孤岛现象严重、BIM(建筑信息模型)与 GIS(地理信息系统)融合困难等诸多关键技术难题,项目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技术产业化应用”项目和集团公司 “基于国产BIM的发电工程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全力构建起三大核心技术体系。在此过程中,项目团队成功研发出发电工程数字化设计建造工具,实现能源场站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与动态优化。过去构建一个复杂的能源场站三维模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如今借助这一工具,建模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团队提出多源异构数据互通转换建构的数据归一化融合方法,并构建基于发电工程系列标准的数据质量校审体系,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复杂建造过程跨阶段、跨专业的数据连通,让不同环节、不同专业的数据能够顺畅流通、协同工作。此外,项目团队还提出BIM精细化几何模型与GIS大尺度空间数据的多要素深度融合方法,构建新能源场站工程设计自动寻优系列算法,开发风、光新能源场站协同设计技术,极大提高了新能源场站工程设计效率和精准度。通过运用该项技术,综合考量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尾流效应等多维度复杂因素,优化风机微观选址,有效提升了风电场整体的风能利用效率,有力保障了风电项目收益的稳定性与最大化。

图为龙源电力安徽霍邱冯瓴渔光互补发电项目

自2022年起,国产BIM技术成果在龙源电力风电、光伏及国能金川水电等电力工程项目中得到深度应用,成效显著。以龙源电力静乐娑婆风电场扩容项目和龙源霍邱县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例,依托BIM+GIS平台,项目团队高效完成风机排布、基础设计及升压站施工,通过超6万立方米的挖填方模拟,优化施工流程,工程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工程设计周期平均缩短30%、方案优化率提升40%,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先后荣获工信部第六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银奖、2021年“智水杯”全国水工程BIM应用大赛金奖、中电建协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资委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奖励一等奖,并入选国资委“十大国有企业数字技术成果”,成为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具备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鉴定委员会高度评价该项目,认为其构建了覆盖火电、水电、新能源的全场景数字化设计体系,将加速能源产业“智能设计-智慧建造-精益运维”全链条升级,为“双碳” 目标的提前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展望未来,依托该项目成果的核心优势,项目团队将瞄准能源革命前沿领域,朝着风电大模型研发攻坚、海上风电数字技术突围、“沙戈荒”大基地智慧赋能、建设-生产全链数字化贯通等战略方向加速迈进,致力于构建覆盖陆海空、贯通源网荷储的数字化能源生态体系,为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描绘更加宏伟的蓝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