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天刚蒙蒙亮,高志新已经开着那辆略显老旧的皮卡,驶向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项目建设工地。工地上,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风机的基础已经开始挖掘,远远地看到挖掘机和运输车在工地上往来忙碌着。
高志新是国华投资蒙东分公司一名优秀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工地,检查物资进出记录,核对账目,甚至还要盯着工地的垃圾车,防止有人把工程材料浪费扔掉。工地上的人都说,小高有一双“火眼金睛”,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小高,作为这个监督员,风机基础才刚开始挖,就起早贪黑往工地跑,你这是忙啥呢?”同事调侃他。
高志新笑着回应:“基础刚开挖,廉洁的风得先吹起来。咱们这个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廉洁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松。”
图为开展廉政警示教育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高志新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将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深度融合。在监督莫旗项目党支部时,将参建各方的党员纳入统一管理,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党纪,观看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就在前一天,高志新在盘点物资时发现,材料库的一批水泥少了三袋。他立刻找到负责物资管理的李师傅,问:“李师傅,这批水泥怎么缺了三袋?”李师傅也有些着急,连忙解释:“小高,这批水泥是上午运来的,路上颠簸得厉害,可能是从车上掉下去了。”
高志新皱了皱眉,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跳上皮卡,沿着运输车的路线一路寻找。草原上的路并不好走,坑坑洼洼,车子颠簸得厉害。高志新一边开车,一边仔细盯着路边的草丛。终于,在离工地几公里外的一个土坡下,发现了那三包水泥。高志新把水泥装上车,回到工地后,他并没有责怪李师傅,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李师傅,咱们以后运输物资得小心点,尤其是水泥这种容易损耗的材料。虽然这次找回来了,但要是丢了,咱们可是弄丢了国家的财产啊,还可能影响工程进度。”
图为找回丢失水泥
李师傅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高,你说得对,是我疏忽了,以后我一定点好数、把好关。”
这件事之后,高志新在工地上更加严格了。他不仅自己盯得紧,还发动同事们互相监督,“咱们这个项目,是蒙东分公司的大工程,也是国华投资的重点工程,不能因为一点小疏忽,毁了大家的辛苦。”在早班会上,他这么和同事们强调。
高志新不仅是个严格的监督员,还是个“廉洁文化传播者”。他经常在工地的休息室里组织同事们开展廉洁文化活动。有时是放一部廉洁主题的电影,有时是讲一个廉洁故事,甚至还会自编自导一出廉洁小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廉洁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高志新经常对大家说,“只有大家都自觉了,工程才能干得好,咱们的日子也才能过得踏实。”
有一次,高志新在工地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工友们用完的焊条头,总是整整齐齐地收集在一个铁桶里,而不是随意丢弃。他好奇地问:“你们这是干啥?”工友们笑着说:“小高,你不是总说‘廉洁从小事做起’嘛!这些焊条头虽然用完了,但还能回收利用。我们把这些焊条头收集起来,也能为国家节省资源。”
图为回收工地焊条头
高志新听了,心里一暖。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廉洁的种子已经在工友们心里生根发芽了。
风电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涉及的环节多,廉洁风险也大。高志新深知,只有在打好风机基础之前,把廉洁的“地基”打好,才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他结合项目建设实际,牵头制定了一系列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将廉洁要求贯穿于项目招标、物资采购、资金使用等各个环节。他还推动项目信息公开透明,将项目招标、物资采购等信息及时在平台上公布,接受监督。
图为核对钢筋型号
夕阳西下,工地上渐渐安静下来。高志新站在刚刚挖好的风机基座旁,抬头望着远方的草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期风电项目不仅是清洁能源的象征,也是他和同事们廉洁自律的见证。
“风未起时,廉洁先行。”高志新在心里默默念叨着。他知道,打好的风机基座逐渐增多,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谨慎。而他和工友们用廉洁筑起的“地基”,将支撑起这座风电项目的未来。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守护着风电项目的廉洁底线。他是工程建设的“廉洁卫士”,也是众多一线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