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代表委员建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转型发展

2025-03-11

  全国政协委员阮前途(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3月9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播发《两会进行时: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化新期待》。阮前途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用市场手段来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新办法;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将积极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相关工作要求,全力推动构建国家东南电力大枢纽。


  3月5日,新华社刊发《两会新华视点|哪些“十四五”指标已提前完成?》。阮前途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当务之急,既是推进能源革命的重大举措,也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面临需求压力大、供给制约较多等挑战。未来还要在“绿”字上做大文章,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杨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华东分部主任):


  3月6日,《国家电网报》全国两会特刊3版刊发《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杨勇认为,统筹保供和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长三角省市间电力互济,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完善政策举措,各方协同发力,以发展的眼光研判风险,在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杨勇建议,要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按照“全网统筹、保量稳率”原则,合理安排新能源发展规模、布局和时序;推动分类完善分布式光伏管理细则,完善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市场机制;统筹调节性电源、新型储能等各类调节资源发展,持续提升源网荷储协调能力;强化规划统筹,科学谋划“十五五”电力系统整体规划,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本地电源与区外来电优化组合;坚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先进煤电、特高压通道“三位一体、同步建设”原则,加快推进库布齐—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大电网与智能微电网协调发展,夯实电力保供基础,推动支撑保障电源加快建设、尽早投产,提高系统应急备用能力;督促发电企业加强机组管理,确保应发尽发,切实发挥煤电基础保障和兜底作用;发挥负荷侧调节作用,加强空调负荷管理,推动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引导高耗能企业错峰避峰生产,强化节约用电。


  全国人大代表陈安伟(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3月10日,《中国电力报》1版刊发《积极推进“绿保稳” 确保电力可靠供应》。陈安伟表示,电力保供工作必须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统筹省内省外、需求供给、电源电网等各方资源,更加注重市场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托市场解决新能源消纳、保供资源平衡、工商业稳价等问题,推动构建体系化、长效化的“绿保稳”机制。在规范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建设管理方面,陈安伟建议,改变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分散建设”模式,由县级及以上政府主导,对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进行“统建统管”,探索建立建设方质量问题终身追究等机制;实施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资金集中管理,在涉宅土地出让环节,按照统一标准明确小区供配电工程建设资金,由政府部门征收并纳入公共资金池严格监管、规范使用,并强化小区供配电工程资金审计,常态化做好按实结算、信息公开;健全高标准的技术保障、市场保障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因地制宜、超前考虑,按照新型电力系统、新型配电系统等技术方向,分级分类制定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细则,更好指导各方主体履行职责,高质量推进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满足居民高可靠供电需要,以及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新型主体接入互动需要,推动行业协会协同维护供配电工程市场秩序,试点由政府授权行业协会做好承建单位资质审核准入等工作,确保住宅供配电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冯涛(国网山东聊城供电公司数字化与通信工作部(数据中心)信息运检班班长):


  3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播发《两会同期声|代表热议:提振信心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冯涛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充电基础设施的中长期规划,像规划加油站一样来规划这种充电站,把充电站纳入城市更新的一些重点项目,明确不同场景下的建设标准。


  3月7日,《国家电网报》全国两会特刊4版刊发《统筹规划强化衔接 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冯涛建议,构建涵盖新能源项目选址、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产业规划等“多规合一”的新能源规划体系,强化规划与项目实施的衔接性,减少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好保障新能源项目有序推进和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层面统筹编制新能源发展规划,并细化市县层面的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及储能建设规划;结合土地条件、风光资源、电网承载力和负荷情况等要素,经过充分论证后科学确定各县区、乡镇的新能源开发规模和建设时序,确保在规划阶段落实建设条件,确保新能源项目“按规划建设、建成即并网”。


  全国人大代表张强(国网江苏泰兴市供电公司六级协理):


  3月9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发《观两会·代表委员议国是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张强说,从事电力抢修和带电作业35年,见证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在电力行业的具体实践中,搭载了AI的识别系统应用到数字化巡检,机器人代替了高危人工作业,推动供电可靠性达到了99.99%,最前沿的一线工人成为新质生产力最大的受益者。


  3月8日,《工人日报》1版刊发《一线代表委员心声|加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张强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和产业竞争加剧,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张强建议,有关部门构建国家级技能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制定新兴产业职业技能标准,设立新兴产业技能培训专项基金,搭建跨省培训联盟等举措,协同加强新兴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切实解决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扎西尼玛(国网西藏拉萨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服务中心带电作业保电班副班长):


  3月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全国人大代表扎西尼玛:提升薄弱县域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扎西尼玛认为,提升薄弱县域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对提高电网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人民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转变等具有重要意义。扎西尼玛建议,继续加大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着力提升薄弱县域供电可靠性,发挥好中央预算内资金在西藏电网发展、建设中的投资主渠道作用,推动中央资金落实到位,将民生保障工程投资全额纳入输配电价疏导,提高电网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紧扣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这一目标,建立健全西藏电力市场标准体系,加快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依靠公开、透明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协调利益,有效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安全、绿色、经济协同发展需要,更好地将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