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宿州公司再获“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

2025-03-05

本网讯 近日,从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传来喜讯,宿州公司荣获2024年“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成为宿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这是该公司继2015年、2020年后,第三次获评该称号,充分彰显了其在安全文化建设领域的卓越成就。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宿州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持“提意识、植理念、强培训、重管理、抓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方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安全发展之路。通过创新引领、精准培训、文化浸润、对标管理四大板块的深度融合,成功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文化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创新引领,筑牢安全思想防线。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为此,该公司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制作成“微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和真实的事故场景,剖析事故原因,汲取教训,让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这种直观震撼的教育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每周根据工作实际,提炼各岗位的风险话题,组织员工开展“安全日每周一题”讨论活动。通过全员参与、互动交流,员工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岗位风险,掌握防范措施,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良好氛围。结合集团公司区域人身伤害事故通报,组织编写《防人身伤害事故案例》,将安全要求压实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通过案例学习,员工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违章操作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遵守安全规程。

精准培训,提升安全技能水平。安全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技能的关键。宿州公司摒弃传统“一刀切”的培训模式,实施“差异化教育”,确保培训内容贴近实际、培训效果显著。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例如,针对运行人员重点培训设备操作规范,针对检修人员重点培训高风险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掌握岗位所需的安全技能。摒弃传统教材,选择与岗位实际紧密相关的“四不伤害”案例,制作成模块化教案。通过部门主任主讲、员工互动讨论的方式,形成生动活泼的培训氛围,让员工在案例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编发印制《安全生产禁令事件汇编》《电力生产“误操作”事件汇编》两本“口袋书”,要求员工随身携带、随时学习。同时,职能管理人员根据施工作业内容,随时现场拷问,确保员工将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浸润,营造浓厚安全氛围。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发展的灵魂。宿州公司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将安全理念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安全月活动”“宿电大讲堂”“自查自纠反违章日报告”等活动,将“不监护不工作”“只要想全做细,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等安全理念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创新打造“六位一体”安全目视化管理模式,在7S示范区设置安全生产“十条禁令”宣传牌、“不安全行为”曝光台,建立安全文化长廊,定期开展“管理人员每周一考”,从视觉上强化安全要素,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该公司以荣获“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为契机,坚持打造宿电特色安全品牌。通过编制“防人身事故考核措施”,明确人员行为“红线”和管理“底线”,并将具体要求目视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效遏制了生产现场违章行为。

对标管理,构建安全长效机制。宿州公司通过创新实施安全对标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构建起安全监督新常态机制。将安全对标分为运行、维护两个组,将部门全员对标、两票管理、不安全事件、隐患排查治理等八项工作作为考评内容,每月量化积分排名,并根据排名进行奖惩。这种正激励的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针对高空作业、停送电操作等九项高风险作业,持续开展反违章专项整治。通过公司领导带队综合检查、环保技改纠察通报等方式,确保高风险作业的安全可控。创新推行防腐防火“三个两”工作法,即内外“两”管控、过程“两”重点、前后“两”交清。通过设置重点防火区域、严格施工过程监督、完善交接手续,全面助力检修重点时段管控升级。

安全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宿州公司将继续秉持“生命之上 本质安全”的理念,不断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方式方法,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打造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品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