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研究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首次发布中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填补了我国缺少本土化电力碳足迹因子的空白,供各行业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使用。
电力是基础性、公用性行业,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电力碳足迹标准与核算,在支撑电力行业及上下游产业碳足迹核算、促进全社会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碳足迹因子,是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来衡量电能产品的总排放量,它反映的不仅是电力生产过程中直接二氧化碳排放,而是从燃料获取如煤炭开采、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生产运行、电网建设及输送等环节的整体碳排放。
按照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主管部门部署与指导,以国际标准框架和中国国家标准为指南,中电联牵头主要电网、发电、电力装备、上下游产业、研究机构等80余家单位完成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等七项(第一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立项,有效丰富了基础能源类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下一步按照《指引》要求尽快完成国标制定;与此同时,完成了九项电力产品碳足迹团体标准(增加生物质发电和输配电)制定与发布,规范各类电力碳足迹功能单位、系统边界、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关键内容。在电力碳足迹因子核算上,以初级数据(通过直接测量或基于直接测量的计算得到的过程或活动的量化值)为主,通过“以标准编制支撑因子测算,以因子试算完善标准文本”的方式,形成了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这是彰显负责任大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成果。
原文链接: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中电联首次发布中国电力碳足迹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