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159.9,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59.9%,同比增长17.5%;其中,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222.6,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122.6%,同比增长24.9%。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非化石能源及其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
12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98.0,“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增长了98.0%,年均增长18.6%,同比增长23.8%;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指数为130.1,“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累计增长了30.1%(比重从2020年底的44.8%提高至2024年12月底的58.2%)。其中,12月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257.4,“十四五”以来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增长了157.4%,同比增长32.6%;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指数为169.2,“十四五”以来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累计增长了69.2%(比重从2020年底的25.7%提高至2024年12月底的43.4%)。
12月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规模指数为156.2,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56.2%,年均增长11.8%,同比增长16.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指数为120.7,比2020年基期比重增长了20.7%。其中,12月新能源发电量规模指数为235.0,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135.0%,年均增长23.8%,同比增长22.9%;新能源发电量比重指数为181.7,比2020年基期比重增长了81.7%。
12月,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105.6,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5.6%,同比下降2.1%。其中:
12月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15.0,“十四五”以来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增长了15.0%,同比增长3.8%。12月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指数为75.6,“十四五”以来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累计下降了24.4%(比重从2020年底的55.2%降至2024年12月底的41.8%),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持续下降。
12月化石能源发电量规模指数为118.1,比2020年基期增长18.1%,年均增长4.3%,同比下降3.4%。12月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指数为91.3,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与基期相比累计下降8.7%。
月度全国电力供应系列指数(CNESI)表一
月度全国电力供应系列指数(CNESI)图一
月度全国电力供应系列指数(CNESI)表二
月度全国电力供应系列指数(CNESI)图二
附注
一、全国电力供应系列指数所包含的指标
全国电力供应系列指数英文简称为CNESI(China National Electricity Supply Index)。全国电力供应系列指数所包含的指标有: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下面包含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每个发电综合指数选取的指标均包括发电装机规模及比重、发电量规模及比重四个指标。以这四个指标为基础,各赋予一定的权重(产能、产量、结构三个维度按均等权重考虑,即装机规模、发电量规模权重均为三分之一,装机比重、发电量比重权重分别为六分之一,合计三分之一),采用指数加权法合成出发电综合指数(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下面的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也是根据新能源发电产能、产量、结构三个维度采用指数加权法合成)。通过电力供应系列指数可以反映自固定基期以来的非化石能源(包括新能源)/化石能源发电产能及产量增长趋势、结构变化趋势的综合情况。所涉及的指标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行业统计数据。
二、月度指数周期、基期
月度系列指数以月度为周期进行编制,选择将2020年作为固定基期(以各指标的2020年基期为100),以反映相关指标自“十四五”以来的累计变化情况。对于发电装机规模等反映截止到某一时点为止的能力指标,选择固定基期当年年底这一时点值作为基期。对于发电量等反映某一时间段的指标,选择固定基期当年同月数据为基期。为平滑实际统计数据中的异常或随机波动,固定基期当年的各月数据不是直接采用统计数据,而是采用加权平均值法给固定基期各月数据赋值。
三、指数计算
首先对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各项指标当期值除以基期值)。对于综合指数,使用指数加权法计算综合指数进行综合评价。指数加权法基本公式为:综合指数S =ΣPi * Wi。其中,Pi是第i个分指标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测评值,Wi为第i个分指标的权重值,该值乘以相应的权重Wi可得到一个分指标的分值,分别计算出各项分指标的分值后再进行加总得到各综合指数。
四、相关指标注释
1.非化石能源发电类型包括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新能源发电类型包括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
2.化石能源发电类型包括火电中除生物质发电以外的其他火电类型,主要包括煤电、气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