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供暖季以来,青海省最大集中供热热源点――黄河公司西宁热电公司聚焦存量提质,从安全生产、设备管理、科技创新“三个维度”保障迎峰度冬热力供应,确保群众温暖过冬。2024年全年供热量530.19万吉焦,同比增长18.54%,重要辅机单系列燃煤供热机组连续两年实现“零非停”。
练好安全“内功”
在2号机组C级检修现场,维护部技术员黄旭初正在为青年职工李静讲解锅炉主保护炉膛负压开关校验作业要点。黄旭初全面细致梳理作业流程,对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确保校验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西宁热电公司全面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编制《2024年风险数据库和风险概述》,建立561项作业任务,辨识风险9000多项,从源头防范了“人、物、环、管”各类安全风险。创新“对照事故案例查隐患工作法”,建立了电气、汽机、锅炉、热工、硫化、供热6个专业事故事件案例库,通过“三铁”反“三违”,加大对违章的查处和奖惩力度,仅2024年就发放反违章奖励4.18万元。2024年11月,西宁热电公司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认证。
为严格将“三个一切”、“三个一律”、承包商一体化管理要求落实到班组和生产现场,西宁热电公司将员工派驻承包商班组担任班组长,全过程参与、督导承包商班组安全管理,实施承包商规范准入机制,与承包商人员签订互保协议“结对子”,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方式,掌握承包商全员身体状况和作业行为。建立承包商“一企一档”“一人一档”档案,确保人员时时受控,进一步提升了外部人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守护设备“心脏”
“非停”是电力行业标准中衡量设备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发电机组非停不仅会对供电产生影响,还会造成设备损坏、威胁人身安全等。
西宁热电公司辅机均为单系列设计,任何一台辅机设备发生故障都将导致主机停机,设备可靠性尤为重要。公司始终将杜绝“非停”作为重点任务,以精益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行点检定修制,按期、优质完成了1、2号机组A、C级检修,并升级完成了辅机设备的定修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和灵活性,保障了供热热源稳定。
此外,西宁热电公司还针对性开展技术升级改造,先后完成各系统阀门泄漏治理、高温过热器管排更换等,通过量化可靠性指标,超前谋划设备治理,消除了主汽门门杆卡塞等重大隐患。
创新催开“效益花”
西宁热电公司致力于建立健全优化创新工作室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火电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机组经济运行方面深钻细研,加大对创新工作成果的总结、提炼与转化。
2024年12月3日,西宁热电公司两台机组进行30%负荷深度调峰运行,1、2号机组均深调至105兆瓦,1号机组高背压方式带供热运行,2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带供热运行,供热一网流量达到7500吨/小时,满足公司承担的1110万平方米热用户的高质量、稳定供热要求。
西宁热电公司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高背压直接加热热网循环水”项目,在保障优质稳定供热和实现节能降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单机供热期可降低供电煤耗约23.1克/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约2.3万吨,节约成本近2300万元。
得益于科技创新项目的深度实施,自主研究开展的“两机一塔间接冷却循环水扩大单元制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有效增加了机组夏季带负荷能力,降低供电煤耗约1克/千瓦时,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扇区联络配水环装置及间接空冷设备》授权,荣获中国职工技术协会2024年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