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能建葛洲坝二公司在BIM技术创新方面佳绩频传,从“四川省BIM大赛”到“新基建杯全国BIM大赛”,从参编中国能建BIM标准,到荣获中国能建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BIM技术融合应用成效显著。新质驱动,科技赋能,公司正紧紧围绕“四新”能建战略部署,推进“四大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基建杯”一等奖
创新引领——在人才培养和营造科技氛围上协同并进
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用创新发展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是公司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在众多的新兴技术中,作为促进施工行业发展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深入推广正在为各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深刻转型赋能。思路决定出路,面对科技创新引领的发展趋势,葛洲坝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献忠多次在各类重要会议上指出,要紧跟技术进步的潮流,坚定不移强化信息化建设战略布局,及时引进并大力推广包括BIM技术在内的一系列前沿信息化技术应用,真正实现以科技保安全、提质量、减负担、增效益。
福建华能霞浦项目BIM模型
科技发展,人才先行。通过开展BIM人才引进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公司打造了一支技术精湛、业务娴熟、作风扎实的BIM中心团队,团队成员扎根项目一线,提供驻场技术指导与服务,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同时,公司精心组织各类BIM技术培训活动,涵盖建模、机电管综、Dynamo软件以及BIM取证辅导等多个领域,培训人次累计达437次。截至目前,公司BIM持证人员61人,这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正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沙湾河项目部的专职BIM技术骨干田元昊,是公司第一批通过参加BIM培训成功取证的技术人员之一,培训前的他从未接触过BIM方面的知识,对BIM技术的掌握几乎为零,然而,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他感慨万千:“BIM技术应用是今后工程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培训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改变了我的工作模式,为以后的技术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很有意义”。田元昊的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公司人才培养战略的丰硕成果和深远价值。
今年,葛洲坝二公司成功举办了首届“最美工地”BIM场布建模大赛,为培养和挖掘更多技术人才提供了平台,激发了员工深入探索和掌握BIM技术的热情,通过大赛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加强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了知识共享和经验传承。大赛孕育出的一系列优秀建模成果,为实际工地场布规划提供了极具创意的新思路和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有望在未来的项目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实践价值。
砥砺深耕——在成果转化和应用拓展上锐意进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员与技术有了,实践便成了关键,如何将BIM这曲“大戏”演绎得绘声绘色、余音绕梁,还得靠实际应用。
2022年,公司在四川眉山天府星宸住宅项目开展BIM技术应用试点。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技术人员借助BIM技术,深入开展地基桩长预判及分析,有效避免了中途有孤石等不明地质情况而导致的桩深嵌入度不足等潜在质量隐患,减轻了传统人工进行桩基预判的工作强度。该项目获得2023年度“龙图杯”全国BIM大赛、“新基建杯”和四川省建设工程BIM应用大赛等多类奖项。
雄安站枢纽片区1号地项目一期工程智慧工地
在河北雄安一期项目,构建起了一座以BIM模型为核心的全要素应用平台,实现数字工地、劳务实名制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以及物料验收等关键管理要素紧密融合。
踏入雄安一期项目营地,一块醒目的显示屏映入眼帘,它以数据和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了各管理要素的关键指标,智能识别项目潜在风险并预警,通过追根溯源的精准分析,确保管理制度落地,帮助项目实现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管理,打造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智能化“战地指挥中心”。该项目获得2024年度“新基建杯”、新城建杯BIM应用大赛等奖项。
在贵州纳赫高速项目,建立了信息化安全集控中心,充分发挥BIM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协同优势,更好地服务现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项目建设,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沟通,为纳赫高速实现通车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
贵州纳赫高速闵家沟特大桥信息化集控中心
共享融合——在科技研发与模式创新上积极作为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公司着眼于未来发展趋势与企业现实矛盾,紧紧抓住互联网与数字化蓬勃兴起的时代风口,将BIM组织划分为公司层BIM中心和项目层BIM小组两个层级,双轮驱动、协同发力,先后在眉山文创、金牛区、雄安一期等多个房建项目推进BIM技术应用落地,取得了阶段性的应用成果,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契合自身发展的BIM应用方法,并发布了公司级《建筑工程BIM技术应用指南》,为后续的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行动纲领。
雄安站枢纽片区1号地项目一期工程
为探索BIM技术在水利水电项目中的应用,选取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为数字化标杆试点项目,将BIM、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工程建设与管理环节中,创建了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研发了BIM模型网格化剖切方法,开展了BIM+无人机收方和土石方平衡智能调配应用,全面展示了数字化手段在重塑项目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方面的强大变革力。
截至目前,BIM应用项目实现了自主建模并在技术层面形成了三维场布、二次结构优化、管线综合、施工进度模拟、三维交底等标准化BIM应用流程,各项目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将无人机、GIS、三维扫描等技术与BIM技术有机结合,催生出“BIM+”技术,以“积木式创新”理念巧妙实现了不同技术之间的优势互补与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了BIM技术的应用边界与价值维度。
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在BIM技术应用的道路上,公司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在技术应用方面,积极参与中国能建BIM标准编制,主持多项公司级BIM课题研究,并运用BIM技术制作效果图、投标文件,编制施工工艺交底动画,助力项目市场开发与生产经营。在原创施工工艺研究方面,立足于项目实际,创建公司自有设备施工工艺视频库,并广泛应用于公司在建项目,为公司的数字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项目管理方面,基于BIM与物联网等技术,将施工进度、物资、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信息进行数字融合,提升项目管理质效。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多次举办BIM培训,内容涵盖Revit、Dynamo、3Dmax等BIM软件操作与应用,并积极与同行业优秀企业对标学习,全力提升员工的技术素养与实战能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蓬勃的人才动力源泉。
科技创新浪潮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而来,机遇与挑战交织。未来,公司将围绕中国能建“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继续深化BIM的应用水平,持续优化项目实施流程,全方位提升项目效率与质量,充分释放专业化特色优势潜能,全力塑造高效能、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向着企业更高质量发展道路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