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碧罗雪山 巡检电力“天路”

2024-12-17

  近日,云南电网公司怒江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完成220千伏兰福线巡检维护,全力保障迎峰度冬期间电力供应,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图为巡检期间,云南电网公司在碧罗雪山开展多旋翼重载无人机运输电网线路设备试验。 陈波 摄

  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巡线员在碧罗雪山上进行输电线路巡维。

  云南碧罗雪山巍峨磅礴,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峰多达十几座,巨大的海拔落差造就了这里诡谲多变、恶劣至极的气候,也为其披上了一层神秘且危险的“外衣”。

  这层“危险外衣”下,隐匿的不只是探险的艰难险阻,更是关乎民生的重大考验。由云南电网公司负责运维的两条电力天路——220千伏兰福线和220千伏福剑线就矗立于碧罗雪山上,是怒江大峡谷连接主网的重要通道。

  近日,云南电网公司怒江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巡线员周兴宏和字相福来到雪山脚下,他们要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完成220千伏兰福线的巡检维护,确保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众温暖过冬。南网报记者与央视记者组成巡线报道小组,跟随巡线员一起出发,感受雪山巡维的苦与乐。

  艰难跋涉勇闯禁区

  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形成了垂直高差达4000米、绵延360多公里的怒江大峡谷,山谷幽深、危崖耸立,鬼斧神工的自然地貌给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海拔高差大、气候条件复杂、路途遥远,碧罗雪山巡检线是南方电网范围内唯一需要在山上过夜的巡检线路。

  “这是水、干粮还有炊事用具。”2日上午10时,周兴宏和字相福带领马帮清点和装运物资。除了生活必需品,此次220千伏兰福线特巡,他们还准备了发电机和卫星电话,当然也少不了云南白药、创可贴、速效救心丸等药品。

  “出发!那就是我们的目标。”顺着周兴宏手指的方向,只见一基基铁塔矗立在高耸入云的雪山之巅,兰福线雪山段92号至145号输电线塔,只能徒步前往,巡检要花三天时间,“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无人区住两个晚上”。

  跟着周兴宏的脚步,报道小组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向上攀爬,刚出发不久,就有人心率猛增、汗如雨下,头发和衣服都湿透了。山势越来越陡,空气愈发稀薄,一位摄影记者还出现临时抽筋、缺氧等症状,不得不暂时放弃拍摄,拄着木棍蹒跚而行。

  “还有多久?走了一半没?”央视记者徐小龙抬起右脚,跟随他走南闯北的徒步鞋鞋底都脱胶了。报道小组一开始还能和巡线员谈天说地,后来实在跟不上了,只能默默地按着自己的节奏走,队伍越拉越长。

  一路上,周兴宏不断给大家打气,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6个年头,翻越碧罗雪山巡线累计120次,是所里的“元老”。周兴宏和字相福所在的怒江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共有29名巡线员,负责运维分布在怒江州雪山峡谷间的线路。这些年,巡线员人均每年徒步爬山2000千米,相当于从怒江州走到广州。

  登山的辛劳,只是巡线工作的门槛。“一路上,我们要观察线路四周的林木高度,看看铁塔有没有外部隐患,还要检查塔材和线路的连接金具有没有受损、缺失,瓷瓶是否破损,铁塔是否变形。”周兴宏介绍,巡线员需要对每一基杆塔的基础、拉线、绝缘子等设备进行全面“体检”,比如,1基塔的绝缘子少的有50片,多的则有200片之多,都需要逐一检查。

  六个多小时后,太阳从东边“走”到了西边,巡线报道小组也来到了雪线附近,松软湿滑的积雪、石路上的冰渣子,让巡线员的神经不自觉地绷紧,一旦重心稍有不稳,就会滑倒在半米深的覆雪中。

  18时,众人终于赶在天黑之前,安全抵达海拔3700米的巡线房驻地。

  雪域云端登塔消缺

  怒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三大峡谷,119号线塔是兰福线最高塔位,海拔达4000米,翻过它所在的山脊就能一览峡谷全貌。这个区域气象复杂,不仅风大雾大,还多雨多雷击,因此,在大雪封山前,巡线员都要对这段线路进行精细巡视,开展登塔作业,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天上午10时,周兴宏和字相福准时出现在119号塔基。经评估,这次作业将面临高海拔缺氧、零下低温、线塔覆冰与大风的多重挑战,是一次在极端条件下,存在多种风险的架空输电线路巡视作业,任何闪失都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之前,我们发现这处铁塔曾遭受雷击,检查后判断是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所致,因此我们为其加装了导电性能更好的石墨烯接地装置。”本次登塔的是字相福,只见他熟练地系好安全带、背好工具包,完全想不到他其实去年才成为一名巡线员。字相福介绍,这次登塔作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逐一排查接地装置,确保杆塔接地电阻合格有效,避免因雷击导致线路跳闸。

  一切就绪,字相福开始谨慎、缓慢地登塔,同时对螺栓、塔材等构件进行检查。到了横担位置,在确认塔材连接牢固后,他小心地翻过横担,来到绝缘子串挂点区域,认真查看瓷瓶、金具、导线。塔下,工作负责人周兴宏眼睛都不敢眨,紧盯着塔上的情况,丝毫不敢放松对字相福的监护。

  任务完成后,字相福小心翼翼地回到塔基。看着唇色有些发紫的字相福,周兴宏赶紧将提前准备好的氧气包吸管递给他。等到字相福的面部恢复了血色,周兴宏悬着的心才算放下。

  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之巅登塔作业,考验的不仅仅是作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还有身体和心理素质。字相福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登塔时小腿发抖、寒毛直竖,才上去不到10米,往下看到峡谷深渊,吓得面如土色,风刮过铁塔晃动,更是让他心惊胆战、浑身颤抖。

  “没想过自己能挺过来,多亏了老师傅的帮助。”字相福回想起工作一年来的经历,心中满是感激。2023年11月,他与两名老员工一起开展兰福线巡线工作,在能见度不到10米的大雾和积雪中,周兴宏用身体为后来者趟出一条相对安全的道路——这一幕,字相福一直记在心里。

  以老带新,一直是怒江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的传统。在日复一日的传帮带中,新力量练出了一身“钢筋铁骨”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老师傅精湛的技术技能也得到了传承。

  历时3天,巡线员完成了11公里输电线路、46基铁塔的特殊巡检,赶在大雪封山前,消除了47个输电线路隐患。回程路上,周兴宏感觉轻松又幸福——大伙儿的付出能让乡亲们用好电,温暖过冬。

  文/图 南网报记者 许晓冰 褚浩霖 通讯员 陈波 马莎 飞若力 龙行娟

  100斤设备飞上高山

  重载无人机4000米海拔吊运电力物资。

  “启动准备!起飞!”云南电网公司规划建设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室高级经理王方敏用对讲机指挥位于起点的无人机操作员。片刻后,轰鸣声从远处传来,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吊装着两套220千伏输电线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逐渐出现在众人视野中。工作人员熟练操作,无人机垂直上升到与铁塔几乎相同的高度,再匀速飞向119号铁塔位置,平稳悬停在铁塔上方,将避雷器准确运送到预定位置,过程仅耗时15分钟。而后,无人机原路返回,顺利降落在起飞点,试验圆满成功。

  这是本次特巡的一项重要任务——验证多旋翼重载无人机在高海拔雪山地区进行电网线路设备运输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效果。

  “我们结合线路实际情况,选用八旋翼十六桨的200公斤级多旋翼重载无人机。”王方敏说,“单机荷载能力理论爬升高度可达5000米,具备近地面低空抛投和定点降落投放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地形运载。”

  在电网建设和运维项目中组织运用重载无人机运输,解决山区机械化施工的难题,这方面,王方敏经验丰富。此次,他和团队计划操控无人机从碧罗雪山巡线徒步起点(海拔2000米处)起飞,将50公斤电力物资运送到119号铁塔位置(海拔4000米处),直线距离超过5公里。

  “采用无人机运输,最大的优势是高效和安全。”王方敏以试验为例作解释,以往马帮运送设备物资到119号塔,最快也要6个小时,此次无人机运输按照每秒20米(每小时70至80公里)的速度设定飞行,单程15分钟的运输效率,较传统运输方式提高至少20倍。

  亲眼见证试验的巡线小组更是兴奋和期待。

  周兴宏对2010年冬天的抢修记忆深刻:由于托运物资的马匹无法在厚达10米的积雪里行走,巡线员只好背着物资上山,每个人负重都在40公斤以上,每走十米就要停下来休息、吸氧。从一线工作者的角度,他们不会因为巡线工作的艰辛而怠慢工作,但不代表他们不渴望通过智能化和机械化的力量来改进工作、减轻压力。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怒江州更是98%以上的面积为高山峡谷,让输电线路施工材料运输成为难题。云南电网公司自2022年起便将重载无人机应用于电网建设领域,这次高海拔、高落差、长距离、强风速实际场景中重载无人机运输的成功验证,标志着国内高海拔地区采用重载无人机开展电网运行维护作业取得实质性突破,为今后同类作业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海拔3700米的无眠夜

  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在狂风中搭起帐篷。 

  “真是自找苦吃啊。”即便我常常参加户外活动,此行还是忍不住发出感慨。

  碧罗雪山海拔高、积雪厚,常年平均风速超过6级,夜晚气温更是低至零下10摄氏度。晚上9时,我用衣服帽子把自己裹成“粽子”,缩进睡袋中,但还是冷得头疼。

  三个小时前,我们在巡检员的“哄骗”和鼓励下,总算抵达当天目的地——东“救命房”。砖混结构的巡线房为巡线员和上山的村民提供了安全的避难所,故称“救命房”。因特巡房中已入住了12名线路施工队员,我们只好选择在房子旁边搭起大通铺帐篷过夜。

  然而,在雪山上搭帐篷远比想象中困难。由于常年冰雪凝冻,土地变得十分坚硬,单靠人力只能把撑杆勉强扎入浅层土。山区不断刮起阵阵大风,刚刚立稳的帐篷还没来得及用风绳固定,就被风吹倒了。

  反复折腾了几次都不成功,众人开始有些慌张,太阳下山、气温骤降,要是没有个栖身之所,大家都将暴露在极端环境中,后果不堪设想。

  “分头行动,把能用的绳子和大石头全找来!”大家集思广益,用小刀在帐篷底部切开一个个小口,用绳子穿过小口系在石头、树根上,同时使用地钉和风绳加固,再搬来竹子、树枝压在帐篷的下风侧,增加帐篷重量。外部稳住了,大家赶紧将背包、摄影器材等重物搬进帐篷压住边缘,再铺设好防潮垫和睡袋,才算是有了一个遮风避寒的“港湾”。

  到了凌晨,雪山上的气温已降至零下。我闭上眼睛,如猛兽呼号的风声、发电机的轰鸣声、众人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和受寒后止不住的咳喘声,声声入耳;被大风吹得摇摇晃晃的帐篷到处透着寒风,睡袋和层层衣物也无法抵挡地面渗出的阵阵寒气。

  极度疲倦与极度寒冷交织,实在难以入眠。不禁想到巡线员积年的辛苦,这样的煎熬与考验,于我只是一次,于他们却是一次又一次。

  铁塔耸立在人迹罕至处,不论寒冬酷暑,巡线员都会长途跋涉,用脚丈量着每条线路之间的长度,搭起温暖与光明的桥梁,这又是怎样的豪情担当?

  第二天,在巡线小组完成铁塔检修后,我抓着周兴宏问出憋了一整晚的问题:“这一年年的,怎么坚持过来的?”

  “咱这个线路点亮了怒江州的千家万户,想想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周兴宏说,“路很难走,总要有人‘自找苦吃’吧。”

  南网报记者 许晓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