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东煤炭洗选中心大柳塔选煤厂,外形多样、功能各异的洗选智能设备正在忙碌着。拣矸石机器人、拣杂机器人、智能板框压滤机,“新工友”工作的场景愈发常见。
这些意想不到的背后,藏着青年创新人才的成长密码。设计公司“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工作室发掘团队成员的优点,努力提高青年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累计完成智能化矿山改造项目13项,其中3项均为神东矿区首创。在公司“百日大会战”期间,完成5座选煤厂煤泥水系统改造项目,改造后煤泥平均水分降低了2.78%,发热量提高近200大卡,每年减少近十万吨生产用水,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图为各专业的青年设计师们讨论设计方案
青年人的活力在于与时俱进,青年人的优势在于善于探索,勇于创新。
“神东首台圆振动筛在洗选中心哈拉沟选煤厂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该厂筛分车间生产过程中,大块物料冲击破坏筛板,材料耗损增加,大块物料容易卡堵溜槽的难题。然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机遇,更是个挑战。”在洗选中心哈拉沟选煤厂紧张忙碌的筛分车间里,“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方治民告诉记者。
此前,洗选中心哈拉沟选煤厂筛分车间主要使用棒条筛进行原煤预先分级,这种方法对不规则形状大块物料筛选效果不佳。生产过程中,大块物料冲击破坏筛板,材料耗损增加,大块物料容易卡堵溜槽,降低了生产效率。且筛上物产率过高,下游破碎设备入料量与设计能力相差较大,造成破碎机持续高负荷运行,故障频繁。从洗选中心一线走出来的方治民深知改造棒条筛能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于是和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
“要改造设备,从管理者到操作人员,既无‘老人’,也无‘老师’,更无经验可借鉴,只能在摸索中前进。”方治民说。
“这正是青年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契机。”关键时刻,设计公司决定调动和发挥“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工作室员工的激情、活力优势,在这场没有赛道标准线的赛场上冲在最前面,跑出速度和质量。
“新技术的问题,还要靠新思想、新方法来解决,创新是最有效的途径——如果能通过创新,将别人的技术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将现场实用的小方法、小技巧融入到生产作业中,不但能提高检修质量、提升作业劳效,还能让一批批年轻人通过创新收获成长。”方治民说。
“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工作室主动出击,从提升生产效率入手,在公司范围内首次引入圆振动筛,替换该厂筛分系统中的原250棒条筛。
图为青年设计师在车间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当时没有厂房的图纸,只能在现场重新测量,圆振动筛比棒条筛尺寸大,安装非常困难,还要考虑设备上下游的连接,溜槽角度的设计,既要保证来料的原煤能够均匀分布在振动筛面上,又要保证振动筛的筛上物和筛下物的正常流动。”方治民回忆着说。
方治民和团队成员们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项目竣工后经过运行评测,使用圆振动筛后,下游弛张筛的入料量减少114吨/时,提高了选前脱粉效果,入洗煤泥量减少7.4吨/时,煤质发热量提高10.3大卡,一举攻克了原煤选前分级的这项技术难题。这一技术攻关不仅在洗选中心哈拉沟选煤厂运行良好,还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一线工人和领导们都非常认可,实实际际解决了员工的痛点。”方治民说。
煤炭工业设计,对于大家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少有人了解设计师的工作日常,而方治民和团队成员们基本都是从一线中来,了解一线工作,并到一线中去。“多去现场解决生产难题,脚踏实地,用设计图纸去保障生产,让设计活起来,让图纸动起来,让理念看得到,让理想可触摸,在自己的岗位上,用一幅幅精准的图纸,助力公司智能化矿山建设,这就是我们‘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工作室的宗旨。”方治民说。
“成为‘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是公司‘青马工程’的用心培养,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也能够独立解决许多洗选专业方面的问题。”方治民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青年科技人才不仅是当下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更是未来科技队伍实力的决定性力量。一直以来,设计公司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把加强青年员工的教育培养作为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抓党建育大才,构建党政工团一体化培养新模式,加快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倾力打造青年动力“引擎”,不负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图为青年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讨论改造方案细节
学习是进步的不竭动力,尤其是对于青年来说,提升学习能力才能赋能青年成长。“我们把强化教育培训作为提素赋能的主渠道,加强青年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让广大青年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设计公司二级专业师李山说。
为培养青年员工的担当精神和责任心,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工作室制定攻关方向及目标,鼓励青年员工主动领取攻关课题,工作室青年骨干赵景文主导的《补连塔选煤厂选前智能排矸》、胡文才主导的《大柳塔选煤厂智能除尘项目》等课题,均给车间生产带来了较大收益。工作室以“新老互助,共同成长”培养方式,通过老员工传授新员工工艺改造的经验与技巧,新员工通过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了解给老员工进行理论分析,弥补了新、老员工的不足,加速了人才培养和青年员工成长的进度。
一项项成果的背后,是设计公司“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拼搏、体制的支撑、平台的赋能、人才的聚力,在神东这片创新热土上,闪耀着青年创新人才创意交辉的青春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