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 凝聚力量:记录者说

2024-10-25

  9月10日,南网新闻中心记者郑喆、帅泉在海口龙华区骑楼通电时采访当地小朋友。 (资料图片)

  9月7日,渡轮上,南网新闻中心记者郑喆、黄昕、李志杰在采访支援队伍人员。 梁军 摄

  9月24日,海南电网白沙供电局余盛本与团队在途中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 徐小琦 摄

  9月6日,台风登陆前,南网新闻中心记者代进在港口码头作现场报道。(资料图片)

  9月12日,南网新闻中心记者刘德欣在海南文昌市冯坡镇福塘村涉水播报抢修情况。(资料图片)

  南网新闻中心短视频编辑宿雪晶与同事们持续策划、制作一线抢修复电短视频,及时将复电现场情况传递给公众。 钟倩灵 摄

  前来支援文昌的基层通讯员徐小琦正在记录文昌鸡养殖场台风复电后的相关情况。 余盛本 摄

  9月28日凌晨3点,《南方电网报》编辑把特刊铺在地面检查每个版的文字图片和版式。 陈克迁 摄

  9月19日,广西电网南宁供电局新闻宣传专责敬敏在海南文昌市锦山镇罗民村采访当地蔬菜基地复产情况。 卜军波 摄

  在南方电网公司党建部的部署安排下,南网新闻中心先后派出17名骨干,各支援单位派出205名专兼职宣传人员,前方后方协同作战,实现正能量和大流量的双向奔赴。在一篇篇生动的报道中展现了南网铁军抗击台风“摩羯”中排除万难、冲锋在前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

  编辑部征集了前后方宣传队伍的手记,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讲述南网抢修复电故事,记录抢修复电难忘瞬间。

  当像蜘蛛一样织网

  南网报记者 刘杰

  把心打开。记者在现场一定要保持最开放的状态,就好像一块海绵扔进水里,把所有的信息尽量吸收到自己大脑。

  我在去海口的班机上就开始采访了。当时在机舱里看到穿蓝色工装的南网员工,果断跑去搭讪,询问是哪家单位,得知他们来自南网产投集团、落地立马去文昌后,立即提出可否一同前往。去文昌的路上,我一直细心听他们讲述抢修复电中的问题、困难及解决办法,得空就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一直观察周边的环境,树木的倒伏、百姓受灾情况等,对一线灾情与抢修复电有了非常直观的了解。

  把心打开还意味着要有同理心,问出好的问题,要有共情能力。在现场,感动遍地都是,当你真的与一线员工同吃、同工的时候,当你真的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这一切时,他们也就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你听。这种共情,不仅是针对我们的员工,还包括海南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甚至包括植物、动物等一切生命体,只有当你脚踩在泥土上,当大家把你当自己人时,故事才会开始流淌出来。

  要善于捕捉、归纳、总结提炼信息。记者最重要的是采访,到了一线要先分析判断出抗灾的指挥体系怎么运作,各个线条可能有什么新闻。千万不要忽视指挥部的信息。此次台风,海南受灾面积很大,海口、文昌、临高、澄迈、儋州等地都有抢修复电的队伍,如果盲目扎进一线,会像大海捞针。所以要从各个指挥部汇总线索、了解全局,然后跑现场。还要有分析判断能力,对海南受灾地域有清晰的理解,知道复电的难度在哪里,也就容易找到新闻。同时还要对各个线条、各个省公司有所了解。如云南电网,我立马想到云南的地理位置最远、海拔最高,很多人没有看到过大海,非常能吃苦、朴实,是个多民族地区,把这些信息归拢后与海南地域特点结合,就能找到新闻。与其相对的是广东电网汕头供电局,这支驰援队伍来自海边和潮汕平原,却被分配到儋州热带密林中抢修,也是一种反差。

  还要学会合作。一个记者再强也不可能有三头六臂,要善于与外部媒体合作,从纷繁复杂的信息里,根据大家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新闻线索及素材。在一线的每一刻,既要收集信息,也要不停地反刍信息,同时做好输出,与各方力量做好配合,形成集体效能最大,因为我们是一体的,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不胜不休。

  凌晨三点的编辑部

  南网报记者 李洁

  “所有人,9月28日做版,务必打好打赢抗击台风新闻宣传最后一战。”休假前几日,一则工作指令在《南方电网报》工作群下达,全体编辑成员闻令而动,再一次筑起新闻宣传最坚实的后盾。

  半个月前,南方电网公司抗击台风“摩羯”纪实特刊策划方案已提交至南方电网新闻中心各级各方。《南方电网报》编辑部依据方案,倒排工期。“编辑盯好各自的版面,及时约稿组稿,打出提前量。”

  9月5日,台风登陆前夕,南方电网新闻中心第一批记者已奔赴海南。

  “全体采编人员进入战时状态!”一声令下,接下来的20余天,南方电网新闻中心17名记者分三批次先后抵达海南抗击台风一线,深入采访报道公司抗击台风“摩羯”抢修复电攻坚战。《南方电网报》连续策划推出7期40版共129篇特别报道,跟踪记录琼岛鏖战始末。

  攻坚战持续了多久,新闻宣传阵地就坚守了多久。

  9月28日,海南全面复电,新闻宣传亦步入最关键阶段。

  “绝对不能掉链子!”《南方电网报》社执行总编辑亲力亲为,两天时间写出特刊综述、评论等重要稿件。

  “稿子审定了吗?”“这里数据替换成最新的。”“我又重新修订了,你再看一眼。”

  报社编辑部,电话声、讨论声此起彼伏,周六原本空荡荡的办公大楼显得无比热闹。

  深夜,突发情况还是来了——

  “《海南日报》为抢修复电队伍送行的通稿还没审定吗?”一个电话打给了身处前线的记者。

  嘈杂的环境中,回应迅速而坚定,“我就在现场,稿子一来我就发给你。”

  每个人,如同精密的齿轮,高效有序,千锤百炼,带动特刊8个专题版渐渐浮出水面:4.1万人用舍己为民的家国情怀、永不言败的集体宣言、不胜不休的无畏品格,诠释了“央企的样子”……

  新闻战线20天连轴转,无论是深入一线采访的记者、通讯员,还是后方坚守的编辑团队,拼尽全力,只想让前方的“劳动号子”喊得更加响亮,传遍五省区,传遍各个媒体平台,让“央企的样子”从抗风现场,穿过笔尖、镜头、报纸、屏幕,跃然而至所有人眼前。

  “清样了。”凌晨3点,编辑部终于安静下来。“头疼。”有人后知后觉摁住发胀的太阳穴。

  有人瘫坐半晌,感叹道,“台风别再来了……”听闻此言,大家会心一笑。只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当需要再次冲锋时,他们依然义无反顾。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广西电网南宁供电局 敬敏

  作为此次抗击台风“摩羯”的随行宣传人员,直到此时此刻,我的内心仍热血澎湃,在抗击台风“摩羯”的抢修复电现场,有几个“没想到”。

  没想到台风的影响遍及细枝末节,第一天去工作现场,当我看着手机信号从5G变成4G到没有的时候,我感觉我的生活至少倒退了15年。但在南宁供电局的统一物资集散点,小伙伴们的KA频段便捷式移动卫星站显示出了“作战通讯兵”的神力。有了通信保障,当天边采边拍边剪辑,磕磕绊绊终于把第一现场发了出来,登上了新华网,实现了当天采稿、当天刊发,做到了应急新闻的短平快。

  没想到我们的抢修节奏这么快。登岛即领任务,我们作为统筹队伍,连夜填写一张近500人的工作单,克服诸多困难相互接力,先锋队员在离线地图上标注了故障点,飞手用无人机进行线路勘察,各个队伍进行异地抢修经验共享,高效运转,各自忙碌,做到了行军作战式的战斗。

  没想到当地民众如此淳朴和热情,当地民众看到抢修队员顶着太阳、暴雨仍然坚持抢修,主动送来水、椰子、月饼。那种身为南方电网的一员,积极参与到这场充满大爱的抢修行动中的真诚与奉献,让每一个南宁供电局的抢修队员都成为南方电网形象的最佳代言人,行动无声却鱼水情深,桂琼一家亲。

  没想到大家此次对新闻关注如此之高。一般干新闻的才爱看新闻,而此次,我真切感受到了新闻对于现场工作者的非物质鼓励作用。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许并不希冀多么高的荣誉,而新闻镜头的一次关注,文字稿上的一句您辛苦了,都可以让抢修师傅们发给家里,自豪好久。新闻报道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给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因此,我们每一个前方后方的新闻工作者早起也好、熬夜也好,都不舍得让新闻素材窝在手里,都不想停下记录的步伐,都希望我们的员工被更多人看到。

  最后我想说的是,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肩上有担当,脚步有力量。这就是南网铁军,抗风英雄们。

  那是一直都在的光

  海南电网白沙供电局 余盛本

  台风,对于我们海南人民来说,是每年夏秋不变的话题。从我记忆中的“达维”“威马逊”,再到眼前的“摩羯”,每一场台风都是大自然的一次严峻考验。

  “达维”来临时,我尚年幼,对台风的印象模糊,只记得窗外狂风呼啸、树木折腰。学校宣布放假,我因此得以免去上学的困扰。而台风过后,我便帮助父母重新整治被毁的农田,还得到野外捡拾被风吹倒的树木作为柴火。

  “威马逊”肆虐时,我远在外地求学,它的威力是通过视频和图片传递给我的。那是一场遥远的灾难,虽未亲历,却能感受到它的残酷与无情。

  而“摩羯”,它在我31岁的这一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刻进了我的生命。9月6日下午,“摩羯”登陆,至9月8日,两天的沉默,让我对文昌的父母牵肠挂肚。在白沙,我焦急地等待着,心中有个声音告诉我,平房下的他们,定会安然无恙。

  终于,表哥发来的照片穿过风雨,抵达我的手中。父母的笑容,熟悉的文昌鸡,依旧屹立的老屋,让我心中悬着的巨石缓缓落下。

  作为海南电网公司的一员,我被调派回文昌,这片我深爱的土地。19个日夜,我与团队在风雨中穿行,记录着电网人的坚守与奉献。从翁田到铺前,每一步都是对家园深情的回应。

  在这片土地上,我看到了光,那是一直都在的光。它不在台风的狂怒中熄灭,反而在灾难的阴霾中更加明亮。那对以车为家的电网师徒,那坚守翁田的“送电人”老陈,那守望相助的“电哥电嫂”,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黑暗中的文昌。

  我们穿梭在风雨中,淋着大雨,蹚过泥水,穿过荒地,只为捕捉那些感人的瞬间。他们的脸庞憔悴,但眼神坚定,他们的身躯疲惫,但动作有力。当问及他们灾后最想做的事情,竟是那样的一致——“睡觉”。这简单的愿望,背后是无尽的辛劳与付出。

  责编 卢翛楠 张曦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