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新能源赛道“逐梦人”——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集体华能吉林新能源公司

2024-05-24

飞云之下,在辽阔的松嫩平原上,1164座白色风车迎风转动,向外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构成一道现代化的独特风景。如今,华能吉林新能源公司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已突破290万千瓦,成为吉林省内装机容量最大的新能源企业。

近日,该公司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对企业绿色发展最大的肯定和褒奖。在这项荣誉的背后,是一群华能吉林新能源人敢闯敢拼、向“新”而行的故事。

“小举措”彰显硬核担当

华能吉林新能源公司“风机检修责任制”,已经持续开展了5个年头,11家风电场、102名检修人员共同组成的检修“铁军”,早已将风机检修的职责铭记于心、融入血脉,他们始终坚守在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岗位上,为千家万户源源不断的输送“绿电”。

“J01-J15风机无通讯,现场人员请立即确认风机状况。”主控室内响起了急促的调度电话。

农历正月十六,华能四平风电场受极端雨雪冰冻天气影响,风机叶片覆冰严重,6条输电线路因低温凝冻故障跳闸。接到通知后,检修班长张秉龙带领组员立即赶赴现场。为恢复风机运行,他们争分夺秒地进行抢险作业,顾不上现场风雨交加、冻雨刺骨,用双手托举雨伞搭起“临时作业现场”、登上80米高风机开展除冰工作。经过20多小时的昼夜奋战,随着故障光纤熔接完成、风机覆冰融化,终于让6条受灾发电线路、126台停运风机全部恢复运行,打赢一场漂亮的“绿电”保供攻坚战。

“设备检修责任制”实施以来,吉林新能源公司“控非停”治理水平明显提升,2023年风机可利用率达到98.04%,同比提升0.12%,集电线路和SVG设备跳闸次数同比下降21.05%,发电量和利润实现了“双丰收”。

“小平台”赋能数字化管理

在华能吉林新能源公司智慧化数字化智能化风场管理的“套餐”里,不仅有耳熟能详的智慧运维平台,还有智慧检修平台这个“杀手锏”。

近年来,华能吉林新能源人不断推进数字化建设水平,积极探索“云大物智移”与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大力开发智慧运维、智慧检修平台,有效发挥智慧运检优势,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驾护航。他们通过数字化应用赋能,创新提出以“智慧运维、状态检修”为引领的精细化生产管理模式,通过集控中心取得电网公司直调权,把新能源场站的运行人员集中到本部管理,通过阵地后移、运检分离的方式,实现了新能源场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H38号机组发电量降幅较大,安排现场人员检查一下。”新能源集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慧运维平台——低效风机挖掘系统查看低效机组情况,现场检修人员根据指令,第一时间精准定位、检修“带病”风机,高效解决了风机风向标定位失准的问题。

智慧运维平台上线以来,新能源集控中心结合风速、功率曲线等数据开展低效机组筛查,仅2023年就筛选出123台次低效机组。通过对低效机组的治理,累计提高发电量443万千瓦时。

在智慧运维的基础上,他们大胆探索、提升检修水平,联合华能清能院研发智慧检修平台,以大数据分析深度挖掘机组潜能,将“状态检修”和“机会检修”相结合,制定精准检修“一机一方案”,实现一次停机开展多种工作项目,有效提升机组状态性能和挽回损失电量能力。同时,引入“时间管理”概念,直观呈现每台风机的例行性、周期性工作,并对超期的工作进行提醒,避免因风机数量庞大出现少数风机不能按时开展例行性和周期性工作的情况。

“小创新”推动技术快发展

华能吉林新能源公司精益化管理的“百宝箱”,也离不开奋战在电力一线的科技“尖兵”,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不断推动新能源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风速风向仪作为提高风机利用率、保障安全性、降低运维成本的重要一环,安装在距离地面超100米的风机机舱外尾部。对于检修人员而言,检查风速风向仪是一项既危险又费时费力的工作,如何提高检查风速风向仪的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成了一个技术难题。

为攻克这个难题,14年扎根风电场一线,有着“科技达人”称号的李景伟,思考着破题之法。他敢想敢干,组建了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分析、反复测试,将不同型号的风速风向仪通信协议载入到检测装置之中,最终成功研发了便携式风速风向仪检测装置。这个手机大小的检测装置,已推广应用在11个风场、20余种风机机型上,实现了不用爬风机、在地面就能检查风速风向仪的目标。

凭着这股韧劲,他们不懈努力、不断攻关,先后成功研制出变频器功率开关管总成测试装置、安全链教学模拟仿真测试平台等成果,切实降低了检修成本,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

“创新突破”精神引领下,吉林新能源公司各场站技术骨干自发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室联盟”,聚焦新能源领域监测与安全预防关键技术,研发了新能源场站实时数字仿真平台和控制系统,提升了新能源电站装备可靠性和管理水平。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创新工作室,团队攻坚的脚步不曾停滞。近年来,他们共申报专利97项,获得专利授权59项,获得省部级创新成果奖20项,发表国家、行业期刊论文9篇。

绿色创新的种子已经播撒,向“新”而行的华能吉林新能源分公司生机勃勃。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指引下,华能吉林新能源人将依托吉林省优质风光资源,抢抓“陆上风光三峡”开发建设机遇,锚定建成“千万千瓦风光基地”奋斗目标,用实干创新书写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跃升画卷”。

http://www.cnenergynews.cn/dianli/2024/05/15/detail_20240515160374.html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矩阵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app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