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研究部署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工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公共充电桩布局建设,统筹推进调查摸底和政府对接行动、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行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行动、供电优质服务行动、车联网平台服务提升行动、新技术新模式创新示范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有力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乡村振兴。
8月18日,农历七月初三,是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的集日。6时20分,861路公交车司机李连军到达独流镇公交站,为发车作准备。
“我们镇农历逢三、逢八赶大集,今天早上赶集的乘客会多一点。”说着,李连军利索地发动车子。6时30分,861路准时出发。这是新能源公交车,行驶起来平稳、安静。当天预报最高气温有33摄氏度,清早已有些闷热,车里开着空调,让人感觉凉爽。
国网天津静海供电公司“村村通”公交充电站建设项目工作人员指导公交车驾驶员使用充电枪充电。
861路从静海区始发,经独流镇,一路向李家湾子村深处延伸,全程20公里,车程约40分钟。出了独流镇,车驶入乡间小道,一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道两边已有村民在等车,有挑着自家蔬菜去镇上售卖的大娘、去赶集的村民、去城区看病的老人……李连军熟络地和乘客打招呼。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村民的生产生活、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村民渴望方便又快捷的公共交通。2018年开始,静海区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并在此基础上,以村村通公交车为目标,以绿色共享为导向,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和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
新能源公交车要开到广阔的乡村去,充电桩得先下乡。得知静海区准备在村与村之间试点推广新能源公交车“交通互联”,静海供电公司第一时间与静海区交通局建立常态联系,摸排区内已有的充电设施。
静海供电公司营销部综合能源服务部市场拓展工李朝阳是“村村通”公交充电站建设负责人。“村村通”公交充电站分散在静海区10个乡镇,建设环境复杂。为了确保布局最优、如期完工,李朝阳和同事在项目建设前期充分调研、反复摸排新能源公交车续航标准及行驶路线,并多次与交通局、乡镇城市建设办公室、村委会等沟通交流,开展项目施工点位实地勘测、施工时间精算、施工设备进场等协调工作。
经过马不停蹄的调研和建设,覆盖10个乡镇包括18个站点的30台充电桩分布在相关村委会、村民健身广场等地,让村民出行更绿色、更便捷。
目前,静海区已开通的19条“村村通”新能源公交车专线,成为连接13个乡镇的交通毛细血管,也成为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的“惠民线”。
新能源公交车好不好开,司机最有发言权。李连军过去跑货运,从塘沽到广州,和另一名司机轮流开,单程要两天两宿。过了50岁,他身体有些吃不消,正赶上独流镇的车队招人,便应聘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最早开的还是柴油公交车,村里站点没有那么固定,可以随停随上,我们得一直踩着离合器配合换挡,很费劲。”李连军回忆。
2021年,861路从柴油车换成了新能源车,6辆崭新的“村村通”新能源公交车上路了。“车上一个油门、一个刹车,开着不累。”李连军说。
不仅司机省劲,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费用也低。静海区汽车客运公司副经理魏志起介绍,每行驶100公里,新能源公交车就比柴油车省五六十元。
要算经济账,还要算环保账。截至2022年年底,静海区“村村通”公交投入60辆新能源公交车,年充电量达19万千瓦时,与柴油车相比,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近100吨。“‘村村通’公交车换成新能源公交车后,老百姓和企业都享受到了绿色出行的实惠。”魏志起说。
天津市静海区“村村通”公交车在新建设的充电站完成快速充电。
发车20分钟后,861路到达独流镇政府。去赶集的村民提着自家地里种的蔬菜下了车,拐个弯就到市场,正好能赶上集市销售的高峰期。
绿树成荫,道路平直。861路又行驶了20分钟,远远地已经能看到静海城区。40分钟的车程,人上人下、走走停停。此时,静海的街道已是熙熙攘攘,进城的公交车陆续到达,开往各乡镇的公交车分头驶出。一辆辆绿色公交车将城市与乡村紧密相连,为乡村发展打通道路,为居民生活带去便利。
7月,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若干举措》,进一步释放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部署,静海供电公司实施调查摸底和政府对接行动,进一步对接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地方政府制定服务举措,做好乡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及储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充电需求也日益旺盛。今年,静海供电公司与汽车客运公司协商后,调整了王口等15个站点17台充电桩的运营模式,使公交充电站也能面向个人开放充电,助力更多新能源汽车奔跑在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