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二十年风雨兼程,华电四川从谋篇布局,到扎根巴蜀,从水火交融,到风光旖旎,用一次次磨砺成长,一次次坚定蜕变,实现华电在川事业的崭新飞跃,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华电四川公司改革发展二十周年座谈会上,四川公司负责人感慨万千。
同样心潮澎湃的,还有参加四川公司二十周年活动的翟玉兰。作为四川省电力行业“电力安全应急”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获得者,从关停的火电企业五通桥公司到水电企业泸定公司,二十年的时光,从青春少艾到风华正茂,她所走过的转变之路,正是四川区域秉持创新奋进、奋勇争先的华电文化擘画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头是春山,在这个可敬可爱的时代里,华电四川人心中有梦,眼里有光,他们用创新、奋进、再出发三个关键词,将春华秋实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创新
听到企业要关停的消息时,翟玉兰刚刚23岁,作为五通桥电厂锅炉仅有的2名女司炉之一,还没来得及享受职业成才的喜悦,就先感受到了企业将要关停的猛烈风暴。
“我们电厂要关停了?”“那我们这些职工怎么办?”五通桥电厂即将关停的消息一经宣布,就在职工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彼时四川公司刚成立不久,拿着一把不算好的“牌”:产业结构中,老小火力发电厂“一枝独秀”,其余产业市场份额严重不足,清洁能源比重仅为25%,资产负债率高达94.58%。老小火电多、经营效益低、发展质量不高、稳定压力大等问题凸显,企业拥有员工近万人,单位装机用工更是高达每万千瓦30余人,被戏称为无资产、无效益、无前景的“三无”企业。
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下达,“家底薄弱”的四川区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大刀阔斧开始了自己的涅槃之路。
在当时关停老小火电,不仅需要一个‘高瞻远瞩’的眼光,更需要一股‘壮士断腕’的勇气。”四川区域清楚明白,“上大压小”的政策,绝不是一项“可上可下,可左可右”的打商量,而是一道“坚决服从,必须执行”的死命令,同时还是一个“弯道超车,势在必行”的逆转契机,是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的绝佳机遇。
一厂一策的提质增效专属方案被“量身定制”出来,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处僵治困”工作进入快车道。22台共204万千瓦老小火电机组先后关停退出,攀枝花分公司等8家“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工作按期完成,雅安、瓦屋山公司等4家单位完成注销,提前超额完成“瘦身健体”。
精准施策将关停电厂设备资产挂牌并实现成功转让,转让价格高出评估值20%,有效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切实加强与电网等企业沟通协调,积极推进电费等债权回收;通过交由地方政府收储、“以气代煤”发展调峰燃机项目等方式,因地制宜全面盘活关停电厂土地,落实一揽子补偿金额。多管齐下、协同推进的整体方案和举措,极大缓解了机组关停资金压力,也让富余人员的安置前景明朗。
在五通桥电厂关停后,翟玉兰与同事们以“火转水”的形式完成技能学习培训,和攀枝花发电公司河门口电厂、豆坝电厂、宜宾电厂、黄桷庄电厂等老小火电职工一道陆陆续续被选聘到四川、安徽、河南以及内蒙古等华电系统的11家企业,最终5207名富余职工被妥善分流安置,曾经是企业包袱的富余人力资源成为了四川区域阶段性的人才“蓄水池”,职工在正向流转中释放出自己的价值,真正实现了每一名员工有岗位、有工作、有出路。
职工新活力被激发出来,紧跟集团公司“六个一流”发展要求,四川区域加大“走出去”步伐,所属基层企业充分发挥发电运维及检修等优势,扎实推进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电厂、越南升龙、土耳其锡洛皮电厂等项目,大力拓展印尼占碑等优质“走出去”项目。在越南升龙、土耳其等项目开展工程检修和运维,“走出去”职工277人。依托华电西南区域水电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中心,大力拓展技能培训业务,承担非洲几内亚苏阿皮蒂水电站运行管理与设备维护学员培训,让30多名非洲学员学成归国,成为几内亚水电事业的“中流砥柱”。
奋进
“2022年8月3日,广安公司日发电量5704.8万千瓦时......”听着电话里传来的数据,张华东紧了紧手里的行李箱加快了脚步,作为四川省最大火力发电厂燃料供应部主任,节节攀升的发电量不断提醒着他要尽快续上发电机组的“口粮”。
2022年夏天,一张全国高温地图宣布了电力迎峰度夏尖峰时刻的到来。此时的四川面临着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三最”叠加局面——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最少降雨量、最高电力负荷,各流域来水较往年偏枯六成以上,多个水电站水库蓄水消落至死水位,出现“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水电发电能力断崖式下降,造成全省供电支撑能力大幅下跌,复杂严峻的形势,给电力保供出了一张比以往更为严苛的考卷。
关键时刻,四川区域闻令而动,切实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所属火电企业全力以赴,开足马力保证生产。作为水电大省,往年夏季丰水期,让位于水电消纳,火力发电厂主要起调峰作用,基本以最低负荷运行,出力占比一般不足10%,面对突然转变,一时间各火力发电厂库存“口粮”纷纷告急。
四川区域迅速成立以公司领导任组长的两个电煤保供控价工作组,采取“一对一”包保机制,分区域设置7个保供工作专班,“一厂一矿一策”制定采购方案,调动一切力量多种途径落实资源和运力,全力争取低价长协超额兑现、中价长协足额兑现、高价长协根据发电形势控制兑现,千方百计推进燃煤组进和调运工作,高效保证电煤充足。同时,各电厂燃料管理部门根据机组需求制定合理的配煤掺烧方案,实行一炉一策,用好高热值煤,确保机组“吃得饱、吃得好”,为持续“应烤”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四川区域3000余名一线生产职工24小时待命,60支党员服务队、71支党员突击队,上千名党员奋战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保供担当。7月8月迎峰度夏期间,四川区域9台火电机组迎峰而上,连续76天发电量破亿,完成发电量同比增长30.96%,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支撑起了城市发展的脊梁,工厂里机器重新开启,休闲场所里人们再次乐享生活,而这一场有史以来最难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对于四川区域来说,又是一场极具挑战的突击“小测”。在企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他们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破解了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的种种不利局面,众志成城全力拼搏,交出了跳起摸高、逆势上扬的高分答卷。
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作为接近震中区域的最大库容水电站,四川区域宝珠寺电厂所在地区震感异常强烈,造成宝珠寺电站紧急停机,紫兰坝电站全部停运,厂用电消失,川北电网一度处于全面崩溃边缘。关键时刻,华电四川人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让发电机组重新带上负荷,成为灾区第一个并网的电厂,为川北电网重新注入宝贵的电量,多批队伍不顾余震危险相继奔赴汶川灾区,参与红叶二级电站震后抢险,并于灾后第三天成功抢修出三号机组,为重灾区带去光明和希望,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2020年8月10日,雅安、眉山等地降大暴雨,雅安局部降特大暴雨。受强降雨影响,青衣江洪雅段水位暴涨,突破历史极值,入库流量一度达到13500立方米每秒,超过电站5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险情,四川区域雅安公司立即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30余名党员组成的抢险突击队冲锋在前,迅速对水津关电站采取停机避峰措施,12孔泄洪闸、3孔冲沙闸全开泄洪,确保大坝、堤防、泄洪闸等挡水泄水设备设施安全,并与地方防汛办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冒雨涉险翻山、过沟,在滑坡山体和塌方路段逐一排查险情,一个个伟岸刚硬的身影站成了巨浪之下的“中流砥柱”,排成了洪流之中的“钢铁长城”。
再出发
青藏高原东南,雅砻江下游西岸,一颗高原明珠熠熠生辉,它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盐源。怀揣绿色梦想,又一次,四川区域站在了追风逐光的新赛道上。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任何熟练的技术技能员工能立即投入,四川区域首个风电项目,盐源公司凉风坳风电场是一块实打实的“硬骨头”。
简单的几件行李,厚厚的图纸资料,盐源公司生技部专责葛思浩和他那些从火电、水电跨界到风电的“新手”同事们,拿出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从头学起、从零干起,用永不认输态度的与项目“死磕”。
为保证凉风坳风电场早日具备开工条件,葛思浩和同事们反复研读政策,查阅资料,积极与地方各级政府沟通协调,共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凉风坳风电场建设前期准备通过层层“关口”,拿到了开工建设“许可证”。
2015年10月11日,筹备已久的盐源凉风坳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同年12月30日,观塔坡、牦牛山、小高山三个风电项目装机共25万千瓦获得核准。4年后的同一天,大河、长坪子两个风电项目装机共22万千瓦,如愿实现“竞价双核准”;2021年12月10日,白乌风电项目12万千瓦取得核准批复;间隔短短3月,四川区域一气“核”成沃底、大坝梁子、后龙山、白杨坪四个风电项目装机40万千瓦。
至此,四川区域华电新能盐源公司12个风电项目共计核准108.9万千瓦,“百万风电”目标跃然眼前。
与此同时,四川区域积极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紧跟社会电力需求,抓机遇、开新局,从在亚洲第一台最大循环流化床锅炉,到国家能源局首批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从雄踞西南榜首的四川最大火电厂到支撑四川迎峰度夏的“保供重器”;从华电集团第一亏损大户到“五星级”发电企业;从华电在川首台风电机组,到初具规模的风电大基地建设……
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重型燃机示范项目火热开工建设;
华电在川首座屋顶光伏、首个水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
公司装机容量即将迈入集团公司千万千瓦区域行列,一个崭新的水火风光储多能并举的发展局面已然形成。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回首廿载路,四川区域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艰难险阻,经受住了市场变革的种种考验,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电四川特色、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奋进之路,一步一个脚印发展为四川省最大的综合发电企业。
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对于华电四川来说,始终把企业的改革发展根植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伟大事业之中,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他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贡献四川力量!